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记忆心理学》第三版的问世,距第一版已17年,距第二版也已12年了。12年间,记忆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Schacter(1985)等提出记忆的多重系统理论后,带有不同功能、结构的记忆系统纷纷成为研究的热点:例如,根据记忆加工和提取过程中的意识参与水平,研究者区分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根据记忆提取的正确性,研究者区分了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根据记忆指向的时间,研究者区分了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根据记忆内容的来源和去向,研究者区分了源记忆和靶记忆;根据记忆的整合要求,研究者区分了情景记忆和场合记忆等……各个记忆系统功能、结构、特性的研究最初以行为实验为主,运用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等方法对其进行验证;近年来记忆研究逐渐印上了神经科学的符号,2009年Larry, R.Squire出版的《记忆:从心理到分子》( Memory: from mind to molecules ),标志着记忆已经从Ebbinghaus为代表的行为实验转化到以神经科学、生物科学技术为支撑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值得关注的是,多重记忆系统为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理论支持。研究者借助实验性分离的方法,在脑成像过程中让被试接受不同的记忆任务或者进行不同的记忆加工,通过比较多种实验条件下脑成像的差异来确定各个记忆系统在神经生理水平上的相互独立性。当然,记忆的脑成像研究不仅仅是对多重记忆系统的论证,它也为记忆领域展开了一个蓝图:研究者可以对脑损伤病人的记忆缺陷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在神经生理水平上探讨记忆缺陷者的病因;甚至有可能去揭开一个意识与脑之间关系的亘古之谜……正如Richard,F.Thompson在他的新书《记忆:通往意识的钥匙》( Memory: the key to consciousness )中所说的那样,记忆将会是解开上述诸多谜题的关键。

本书包括记忆的基本问题、记忆的类型以及记忆的特性三个部分。对于记忆的基本问题,书中回顾了记忆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从传统信息加工的观点探讨了记忆的编码、贮存和提取问题。其中不仅阐述了以往的方法和理论,而且对近年来该领域的新问题也进行了介绍。例如,第三章中,我们介绍了研究者对工作记忆的新近划分,包括短时特征的工作记忆和长时特征的工作记忆。在第四章——记忆与生活中,我们描述了记忆的“七宗罪”,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记忆的脆弱面,同时借助进化心理学来理解记忆对事实的扭曲、遗忘和重构等现象。

本书的第二部分——记忆的类型,共分为四章,分别就该领域广受关注的几种记忆类型进行阐述,它们也是“多重记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元记忆是人们对自身记忆的认知,它主要涉及记忆的自我监控功能,即“我是否确定我记得”;内隐记忆是在记忆自我监控失效的情况下,人们对事件的无意识加工,即“我不记得,但我会做”;前瞻记忆是指人们对未来事件的规划及其记忆以及当未来变成现在时对这些先前规划事件的提取能力,涉及记忆过程中对时间的监控,即“我是否记得在未来什么时间做”;错误记忆是人们对事件的错误提取,涉及记忆内容的监控问题,即“我是否记忆它是什么”。可见,各个记忆类型都有其自身的记忆内容和监控目标,不仅如此,它们也有着各自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神经生理机制和应用范围,在这里都进行了一一介绍。

第三部分——记忆的特性,是就记忆的场合依存性、自我参照特性、源检测特性和情绪性等展开的探讨。其中,记忆的场合依存性主要包含事件所处环境对记忆的影响,以及场合因素本身的记忆提取两个部分,书中对相关研究、神经生理机制以及理论模型和应用等方面都做了阐释;记忆的自我参照特性主要探讨与“自我”相关的加工、贮存和提取,书中不仅介绍了自我参照的记忆优势效应,而且还引述了中国和西方的研究报告,对中西方自我参照记忆的差异也进行了分析;记忆的源检测是人们对事件“来自何处”的提取,研究表明,对事件来源的提取往往比事件本身更困难。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辨清事件来源又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通过了解源检测的心理和神经生理机制,我们可能掌握提高源检测水平的途径;在记忆的情绪性一章中,我们主要介绍了情绪因素对记忆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比如,在闪光灯记忆一节里,专门引述了许多在强烈情绪条件下的记忆研究,就记忆究竟是更准确还是更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关怀和帮助;同时,编辑在体例、图标以及内容上的诸多帮助也是本书完成的重要保证。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除了引用了本人过去的著作及论文,还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汲取了许多学者的实验成果,特别是还包含了我所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类记忆的多重机制及其能力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39)成果。在此我对所有原作者致以深深的谢意。并且,《记忆心理学》第三版的问世,也离不开之前两个版本的工作基础,在此请允许我对之前版本的合作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此外,记忆研究的成果,特别是那些新近的前沿成果,即使在今天仍面临着争议,因此书中不少地方是以探讨和商榷的方式来一一呈现的,以便于读者吸收、质疑和讨论。限于编者的水平,本书内容如有纰漏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杨治良
2011年12月28日
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Fnqb/MubXbMZe2Gbj1+2+cyIK8M3V3TDj3Ac8qyqW+mdS0Jn04wYEjGIcDKGxw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