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历史进入20世纪的第一年,善于归纳总结、思维存在惯性的大部分人都一致认为新世纪必然延续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黄金时代”。白人老爷在“不列颠治下和平”(Pax Britannica)的荫护下,在全球范围内几乎为所欲为。整个19世纪后半叶、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期间,大英帝国的军队所向披靡,任何胆敢制造麻烦的刺头无一不被修理得服服帖帖。唯一难啃的骨头在克里米亚,不过对手是俄国人,饶是彪悍如此的“战斗民族”最后也被迫签署城下之盟。至于殖民地那些“不服管教”的锡克人、阿富汗人、祖鲁人等等有色或“劣等”人种,根本不是英国人的对手。在新时代,可能威胁英国霸权的只不过是白种人内部的几个大国罢了。

1900年,英国同时进行了两场战争。在远东,包括英国军队在内的八国联军以“保护使馆”的名义入侵领土广袤、人口众多的中国。清朝貌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战争结果也自然毫无悬念可言。次年,腐朽的清王朝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英国仅战争赔款就获得约5062万两白银。这段史实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有详细讲述,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管学生们喜欢不喜欢,课本的枯燥结论还是相当精准和严谨的。

很遗憾,这件在中国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世界史中却相对不那么重要,并未在历史进程中掀起波澜。

那时英国人关注的焦点在距离北京1.2万多公里的非洲南部。由白人殖民者建立的两个小小的以农牧业为主的布尔共和国,总人口不到50万,居然将45万英国军队(含正规军、本土志愿军、殖民地军队和南非地方军)打得损兵折将。本来以为将是场“下午茶”式的军事行动,最后变成了血腥残酷的全面战争,英国总共支出军费2.2亿英镑。如果按1900年1英镑可兑换6.43两白银计算,《辛丑条约》支付给英国的赔款不过787万英镑,只有布尔战争军费的3.5%——勉强够上零头。

▲不列颠尼亚是代表英国的拟人化女神。她头戴战盔,手持盾牌和三叉戟,简直就是波塞冬和雅典娜的超强合体,一副不可战胜的模样

当然,英国凭借强大的国力,最后在消耗阶段还是拖“死”了布尔人。就算花钱如流水,对头号强国而言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问题在于全世界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不可一世的不列颠尼亚女神不过是外强中干的“弱鸡”而已,面对封建时代和前工业时代的军队尚可一战,一旦对手也掌握了先进的武器、具备高超的战斗素质并建立了新式战争体制,大英帝国的陆军似乎也不过如此。于是秉承“光荣孤立”政策的英国也只好放下身段,以实用主义为原则选择盟友,甚至连原来根本瞧不上眼的日本也成了拉拢对象。另一方面,野心勃勃的德国蠢蠢欲动,萌生“彼可取而代之”的大国冲动。于是所有人预想的“黄金时代”在14年后以“世界大战”告终,运行百年之久的殖民体系也终究分崩离析。

布尔战争直到现在都还是西方历史研究的热点,也许人们都很好奇,一伙“土包子”是如何将高贵的“女神”拉下神坛的呢? vv03Bgsq5gCADBqvq8mZ3Dj5yQYmm3UStU2DhKJi9m88tWmlHhvNfEiArVwqdd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