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入隋后韦氏势力的巩固与发展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立隋,杨坚践祚之后推行一系列政治革新,对隋唐两代政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韦氏家族在隋唐两世如沧海扁舟,时而遭遇骇天 巨浪,时而享受风平浪静、顺风顺水之发展机遇,最终成为全国巨族。

北周中期以降,宇文护连续鸩杀闵帝、明帝,并屡屡对关陇集团的功臣元勋举起屠刀,加之宣帝荒淫昏泯、残暴不堪,朝野公愤,杨坚遂乘势而上,先以丞相辅国,后夺权称帝。在杨坚夺权前后,韦孝宽等关陇集团核心成员成为其最早的支持者 。当然,在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韦氏家族内部也有不同政见者,但只能服从整个家族利益,随家族首领投向杨坚。

及高祖为丞相,尉迥险图不轨,朝廷微知之,遣艺季父孝宽驰往代迥。孝宽将至鄴,因诈病,止传舍,从迥求药,以察其变。迥遣艺迎孝宽。孝宽问迥所为,艺党于迥,不以实答。孝宽怒,将斩之,艺惧,乃言迥反状。孝宽于是将艺西遁,每至亭驿,辄尽驱传马而去。复谓驿司曰:“蜀公将至,宜速具酒食。”迥寻遣骑追孝宽,追人至驿,辄逢盛馔,又无马,遂迟留不进,孝宽与艺由是得免。高祖以孝宽故,弗问艺之罪,加授上开府,即从孝宽击迥。

此举使韦孝宽一族成为隋朝建立的功勋。不仅如此,在随后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的叛乱中,杨坚也任命韦孝宽为统帅,率领朝廷主力前往平乱,其麾下云集梁士彦、元谐、宇文忻、宇文述、崔弘度、杨素、李询等宿将精英,此番征战事关双方存亡生死,一时间,韦孝宽几乎成为决定北周和日后杨隋历史走向的关键性人物,韦孝宽在杨坚阵营中的分量可见一斑。嗣后,韦孝宽挥军南征,将三方之乱逐一歼灭,为杨坚立国扫清巨大障碍,其本人成为隋代开国的第一功臣而得拜尚书令,京兆韦氏至隋亦成为朝野最为贵盛的家族。

杨坚立国后,消除数民族矛盾特别是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巩固其新生政权的第一要务,这也是当年北魏孝文帝改制的未竟之业。此举之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得以产生胡汉各族都能接受的领导者和国家机构,还在于通过民族和解和融合,才能够形成包容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胸襟与气度,才能创造出日后海纳百川的唐代盛世” 。民族和解也成为消解民族征服式国家体制的重要一步,于是建构新型的国家制度与文化就成为隋代君臣面对的重要课题。这一转型是从征服式的暴力统治向制度性的文治演变,从军功治国向基于儒家伦理的文化管理转变,并以制度的形式重构国家意识形态。杨坚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的行政架构和在地方恢复州县两级管理模式的努力,使得军、政最终分离,国家重回文治轨道。知识性官员取代军事性官员,成为隋代倚重的核心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韦氏家族自魏晋以来由“文”化向“武”质转变的过程中,并未因武废文。也还有相当成员潜心家学,自甘淡泊。韦爱“性清介,不妄交游,而笃志好学。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素,而埃尘满席,寂若无人。年十二,尝游京师(建康),值天子出游南苑,邑里喧哗,老幼争观,爱独坐读书,手不释卷。宗族见者,莫不异焉。及长,博学有文才,尤善《周易》及《春秋左氏》义” ,清淡自守,颇具江左名士之风韵。韦孝宽胞兄韦夐,志趣迥异其弟,风流儒雅、喜好著述,终日自乐于田宅泉林,崇尚简约,不慕奢华,生活素食淡饮,更戒其子曰:

昔士安以蘧蒢束体,王孙以布囊绕尸,二贤高达,非庸才能继。吾死之日,可敛旧衣,勿更新造。使棺足周尸,牛车载柩,坟高四尺,圹深一丈。其余烦杂,悉无用也。

其放达不拘的行为,深印着魏晋名士的影子,在当时士林享有崇高声誉。其子韦世康至隋显贵一时,曾任绛州刺史,率军阻击尉迟迥叛军于河东,全境清肃,确保关中东北门户无恙。然其颇受父风影响,戎马之余性恬淡、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

(韦世康)在州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吾生因绪余,夙沾缨弁,驱驰不已,四纪于兹,亟登衮命,频莅方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实,处脂膏而莫润。如斯之事,颇为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霜早梧楸,风先蒲柳。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今世穆、世文,并从武役,吾与世冲,复婴远任,陟岵瞻望,此情弥切。桓山之悲,倍深常恋。意欲上闻,乞遵礼教,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

其守孝敬礼之风,为隋代官场嘉许。非但如此,一些领军作战的家族成员亦常留意坟典,笔耕不坠。如韦孝宽“虽在军中,笃意文史,政事之余,每自披阅。末年患眼,犹令学士读而听之”;韦师“少沉谨,有至性。初就学,始读《孝经》,舍书而叹曰:‘名教之极,其在兹乎!’……及长,略涉经史,尤工骑射。后任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奉诏为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韦鼎“自幼通达,博涉经史,通晓阴阳五行学说”,先仕于陈,入隋后文帝优渥,授上仪同三司。韦叡兄韦纂、韦阐并早知名,韦叡、韦纂皆好学,韦阐有清操。“时叡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笔者注:叡伯父)谓叡曰:‘汝自谓何如憕、恽?’叡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韦叡四子,皆以学问显世,其第三子韦稜“性恬素,以书史为业,博物强记,当世之士,咸就质疑。……著《汉书续训》三卷”。韦叡第四子韦黯“性强正,少习经史,有文词”。可见韦叡虽代为军职,却世有文辞,文武并修之迹甚明。另有诸多韦氏成员,在战乱频仍的北朝,抚民以静,善施惠政,将经学思想行之于现实,深得士庶称赏。这种文武兼备、尚武崇文的家族文化,使韦氏家族在隋代重文治的大环境下,始终保持旺盛发展势头和巨大发展潜力。

有隋一代,韦氏代表人物主要为韦夐与韦孝宽两支。

1.韦夐共八子,分别为韦世康、韦洸、韦瓘、韦颐、韦仁基、韦艺、韦冲、韦约,号韦氏逍遥公房。仕宦情况分别如下:

韦世康生性慧而沉敏,仕北周,任仪同三司,沔、硖二州刺史。北周建德元年(572),从武帝东征。及北齐灭亡,任司州总管长史,后入朝授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寻又转任司会中大夫。杨坚篡周之际,韦世康以干吏受任绛州刺史,因政绩卓著擢礼部尚书、进爵上庸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户,未几,又转任吏部尚书。后出任荆州总管。时全国共四大总管,扬州、并州、益州总管皆为亲王所领,杨坚对韦世康之宠信可见一斑。韦世康为宦数十年,以“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 为信条。其为官清廉,且无骄矜之色,以谦谦君子之风待人接物,故能“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他为政清静简约,令之所出惟求不扰民,有“卧治”之称。开皇十七年(597)卒于任所,年六十七,杨坚追赠其为大将军。韦世康三子,长子福子,官司隶别驾。次子福嗣,官内史舍人。少子福奖,官通事舍人,后两子皆因杨玄感叛隋而死。

韦洸,字世穆,性情刚毅,才干不俗。少时长于弓马,数从征伐,累迁至开府,赐爵卫国县公,食邑一千二百户。北周末,随叔父韦孝宽征讨尉迟迥,以功拜柱国,进封襄阳郡公,食邑二千户。隋初,突厥南侵寇边,韦洸统兵北御,因功拜江陵总管。公元589年,隋南向灭陈,韦洸任行军总管。灭陈后,一举绥定岭南二十四州,拜广州总管,杨坚许其便宜从事。卒于乱中流矢,追赠上柱国。封襄阳敬公。

韦瓘,字世恭,隋随州刺史,封达安公。

韦仁基,隋龙州刺史。

韦艺,字世文,少时受业国子监。周武帝时数以军功,致位上仪同,赐爵修武县侯,食邑八百户,后出任魏郡太守。因平尉迟迥相州之乱有功,进位大将军,改封武威县公,食邑千户。入隋,韦艺又进封为魏兴郡公,拜授齐州刺史。在州数年,无论士庶,皆称其惠政。后晋营州总管。

韦冲,字世冲,少以名家子任卫公府礼曹参军。北周天和二年(567),随大将元定伐陈,有功。后汾州稽胡骚乱,韦冲请缨平息,拜汾州刺史。入隋,先为散骑常侍,进位开府,赐爵安固县侯。后历任石州(今山西离石)刺史、南宁(今云南曲靖)州总管、泉州检校、营州总管等职。韦冲任境,多为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之地,其持节抚慰,皆诚心归附,边境遂定。仁寿中,韦冲拜民部尚书。未几而卒,其子韦挺,有名于唐武德年间。

2.韦孝宽北周时拜尚书令,封郧襄公。其六子韦谌、韦总、韦寿、韦霁、韦津、韦静,皆仕于隋,号韦氏郧公房。仕宦情况如下:

韦总,字善会,聪敏好学。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纳言、京兆尹,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随驾东征。每率麾下,先驱陷敌,后于并州战亡,年二十九。赠大将军,封河南郡公。天和六年重赠柱国、五州刺史。

韦寿,字世龄,以贵公子早有令誉。北周为京兆尹,以父军功,赐爵永安县候。杨坚为北周相,以其父平尉迟迥乱,拜韦寿仪同三司,进封滑国公。入隋,历位恒、茂二州刺史,为政亦颇具声名。

韦津,大业年间为隋民部尚书,炀帝幸江都,敕其与王世充、元文都、段达等同守洛阳以拒李密,仍检校民部尚书。后仕唐。

除此二支之外,两《唐书》所载韦氏仕于隋者还有:

韦瓒,隋仓部侍郎、尚书右丞,司龙卿,封南皮县伯(后号南皮公房)。

韦遵,骠骑大将军、晋州大总管府长史、龙门县公(后号龙门公房)。

韦弘瑗,隋武阳令。

韦师,入隋为吏部侍郎,赐爵井阱侯,食邑五百户,后擢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兼任山东、河南安抚大使、晋王府司马。终汴州刺史,获善治之名。

韦操(韦师族弟),字元节,性格刚毅,气度超凡。北周末,参与平息尉迟迥之乱,因功擢为柱国,封平桑郡公。入隋历任青、荆二州总管。

韦暮,隋蒲州刺史,封普安郡公。

韦鼎(韦叡之孙、韦正之子),入隋授上仪同三司,任光州刺史,刺光数年,政清民和,境内大治。

综上可知,京兆韦氏进入隋代后,延续了西魏北周以来家族发展的强劲势头。在隋代不到四十年的统治时间里,著名于史籍的京兆韦氏成员共40余人,其中文职者有:大司空、尚书令1人;六部尚书侍郎、九卿7人;尚书右丞、内史舍人等中高级文官者5人。武职者有:大将军(含骠骑)3人,大总管、总管3人,州刺史8人。进位柱国、上柱国5人,爵封国公、郡、县、侯伯者12人。这些高级官爵的取得,充分说明京兆韦氏在隋代发展的灿烂与辉煌。另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韦氏八大著房中 ,平齐公房、彭城公房、逍遥公房、郧公房、南皮公房、龙门公房等六著房皆起于周末隋初,家族之繁盛于此亦可见一斑。政治显贵之余,京兆韦氏也成为杨隋皇室婚姻的重要对象,如仁寿中,隋文帝为晋王广纳韦寿女为妃,为豫章王暕纳韦冲女为妃,为长宁王纳韦师民之女为俨妃,同时又为隋恭帝杨侑(韦寿女生)之外家。这种姻亲关系在加强韦氏家族与杨隋宗室关系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此外,在政治、社会地位迅猛发展的同时,韦氏家族的经济实力也得到空前加强,韦氏除按官品占有数量很大的永业田之外,还享有数量众多的食邑封户。韦氏共有六人配享食封:韦孝宽,食封一万户;韦国成,三千户;韦洸,三千二百户;韦艺,一千八百户;韦世康,二千五百户;韦寿,五千八百户。另外,韦艺还“大治产业,与北夷贸易,家资巨万”。即使经济偶有不及,也能得到族人的帮助,如韦孝宽“所得俸禄,不入私房。亲族有孤遗者,必加振赡”,韦世康“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季弟世约宦途不达,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开皇时期,在隋文帝的干预之下,十六国时期南迁江左的韦氏也终于重返杜陵,认祖归宗,共叙昭穆,与以韦世康为代表的世居京兆之韦氏欢聚宴饮十余日,并共同对韦氏世系进行考校,列出自楚太傅韦孟以下二十余世的昭穆谱系,定为《韦氏谱》,厘为七卷。南北两大韦氏支系在数百年后的合族共谱,在“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而考其真伪”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的大背景下,不仅对于整合家族力量、增强家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整个韦氏的政治、社会地位大有助益,堪为韦氏家族发展过程中的大事。

至此,京兆韦氏在隋代完成了家族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地位的全面提升,家族力量重新整合配置,最终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故史家曰:

韦氏自居京兆,代有人物。世康昆季,余庆所钟,或入处礼闱,或出总方岳,朱轮接轸,旌旗成阴。在周及隋,勋庸并茂,盛矣! yJtO9lfVn2YjUYRH9tBr0XXSULHoPs5bIB2Jzu9fMNmrKWehMAwhcY/VJJUJA8z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