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弄清纽伦堡成为首个接纳新教的帝国城市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对纽伦堡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特征进行分析。这不仅因为纽伦堡是整个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还因为纽伦堡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得最为充分的城市之一,从而孕育出一批热衷于社会改革的早期资产阶级。该城市在市政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推动了改革,说明有一个较为成熟了的资产阶级在纽伦堡完全掌握了权柄,并且具有改革的意愿。一个帝国的政治中心居然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公然动用自己的权力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这在当时的德国是前所未闻的。在探讨其他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来考察这个地区,尤其是纽伦堡资产阶级的状况及其核心利益。
若要了解纽伦堡的近代性,就要了解该市的工商业发展。 纽伦堡得益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纽伦堡位于德国的中部,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必经之地, [1] 使它无论在经济还是战略上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16世纪早期的纽伦堡以其国际贸易和繁荣的工商业闻名于世。 [2] 一幅作于1493年的木刻版画告诉我们,纽伦堡的城市被坚实的墙壁包围着,其内密布着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见下图)。 [3] 这个城市的政府也如同它的城墙、建筑一般,一群商人出身的权贵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财富,为自己在这个城市的统治建立起严密而又井然有序的权力架构——市政委员会。 [4] 这个权力架构不仅代代相传,而且因为富豪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的互助和婚姻上的联姻,显得关系密切,牢不可破。
作为这个城市核心的领导者是一批依靠经商致富的工商业者,他们从事的行业种类繁多。当时一位纽伦堡歌手孔茨·哈斯(KunzHas)曾经在1490年写了超过700句的诗歌来赞美纽伦堡权贵们的统治和政策是多么的有效和明智,他尤其夸奖了城市作为商业和经济权力中心的地位。最后他提到,纽伦堡的贸易种类包括布料、香料、各种食品、木材、煤炭和石材。 [5] 而最有名的为纽伦堡唱颂歌的歌手当属汉斯·萨克斯(HansSachs),他同时还是一名鞋匠。萨克斯用德文作《赞美纽伦堡》一诗,形容纽伦堡的市民们“是一群勤劳、富有又有势力的人,心灵手巧又爱好和平”,接着还说“纽伦堡拥有一个明智的政府,政府由于对皇帝的效忠而格外出色” [6] 。
1493年的纽伦堡城区
纽伦堡的工商业之所以发展到德国的前沿水平,是因为纽伦堡很早就介入了国际贸易。早在14世纪,纽伦堡就已经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中心, [7] 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和贸易系统,据统计,纽伦堡拥有的贸易特许状和贸易合同多达100张。 [8] 到了15世纪,纽伦堡成为德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大概有25000名居民,加上纽伦堡控制的城郊居住的25000名农民,总人口达到了50000人,成为德国的大都市之一。这座城市得天独厚,有12条贸易路线在纽伦堡汇合,其中2—3条路线直达纽伦堡的主要通口。 [9] 纽伦堡在12条商道上添加上了自己商品的输出,并且在国内国际的转手贸易中大获其利。与纽伦堡有贸易往来的城市包括:沃尔姆斯、科隆、斯特拉斯堡、埃格尔、布拉格、慕尼黑、吕贝克、勒芬以及其他许多城市。从西班牙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他们与纽伦堡都保持着贸易关系。
表一 16世纪早期德国和瑞士城市的领地(单位:平方公里) [10]
工商业者为利润而战,因而开创出了独特的经营模式。为了增进凝聚力,聘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为雇工,以此建立起永久和稳固的联系。 [11] 这样一来,整个家族的人脉都被牵扯到了一体,以此来保证家族利益不会遭到损害,并且可以持续地增长。与此同时,商人们小心翼翼地选择经商的类型,尽量选择稳定、安全的贸易方式,精心挑选合适的商品,使其不会轻易地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贸易和生产在纽伦堡巧妙地融为一体,凭借丰富的经验不断使这种产销结合的方式获得增值。
在纽伦堡,各类商品是由大家族分类承包的。如贝海姆(Behaim)和埃布纳(Ebner)家族专门做香料生意;特策尔(Tetzel)家族做纺织品生意,把布料销往东欧各地;劳道尔(Laudauer)家族购入并出售铜;哈尔巴赫(Halbach)家族专门做葡萄酒生意。纽伦堡的商人也把触角伸向海外,如向遥远的印度进行投资。 尽管如此,有一门生意绝大多数家族却会避免涉及,那就是高利贷生意。总体而言,纽伦堡商人一般从事进出口贸易,他们也以信誉良好享誉欧洲。这些著名的商人家族有塔克(Tucher)、伊姆霍夫(Imholf)、埃布纳(Ebner)、尼策尔(Nützel)、许尔施塔(Schürstab)、福尔克曼尔(Volckamer)、克雷斯(Kress)、贝海姆(Behaim)、希尔福格尔(Hirschvogel)、布罗伊蒂加姆(Bräutigam)、哈尔布瓦克斯(Halbwachs)、劳道尔(Landauer)、迈斯纳(Meissner)。
[12]
这些人许多同时也是市政委员会的成员,甚至是小内阁的核心委员,在1516年前后,担任过市政总理(Losunger)的四位委员安东·塔克(Anton Tucher)、安东·特策尔(Anton Tetzel)、希罗尼穆斯·埃布纳(Hieronymus Ebner)、卡斯帕·尼策尔(Caspar Nützel)全都来自这些商人家族。
纽伦堡也是16世纪德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它从邻近的上巴拉丁(Upper Palainate)获取钢铁,当地有两大位于祖尔茨巴赫(Sulzbach)和安贝格(Amberg)的冶金中心。早在14世纪就已经发明出包铁皮的技巧, [13] 而拔丝技术从15世纪开始被使用,到16世纪完全成熟。 [14] 金属丝作坊在城市周围出现,纽伦堡作为当地的经济中心,不仅控制了钢铁业的发展,同时还保证了铁器的半成品供应,让它们能够制造成各种特殊的产品。在1535年的经营记录中,纽伦堡生产的的物品包括:钩子、刀刃、指南针、刀、针以及军械。 [15] 城市和承包商并没有采用当时在德国普遍流行的包出制(putting-out system)——商家将原料发给农村的手工业者在家里制造,然后把制成品交还给商家发售——而是雇用城市的手工业者生产,再把商品向海外市场销售。 [16]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奥宾(HermannAubin)经过长期对纽伦堡的研究后总结:早期资本主义的商业活动随着包出制的出现而产生,这并不是由于中世纪生产方式的匮乏而导致的,尽管在16世纪时,纽伦堡的国外贸易大幅度扩张,对它生产的钢铁产品的需求极大。 [17]
纽伦堡的制造业依靠的是一批长期运作、高度资本主义化的作坊。这些作坊大多以一个家族为单位,主要的合伙人提供资本和管理技巧,雇用期大概4—6年。从14世纪开始,纽伦堡市民开始扩张他们的经营范围,从罗马到伦敦,都在他们的贸易路线上。他们会把自己的儿子或者外甥送往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德国商馆(FonacodeiTedeschi)学习,那里是纽伦堡商人在威尼斯的大本营。这些年轻人向意大利人学习一些做生意的技巧,如复式簿记、汇票、用阿拉伯数字计算。 [18] 然后再把这些知识写在书里传播出去。 [19]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纽伦堡还是当时南部德国最大的两个印刷中心之一,路德的作品和1525年农民战争的传单许多都是在纽伦堡印刷的。 [20]
结果,纽伦堡出现了一批数量可观的中等收入阶层。 [21] 他们大多是师傅和小商人。纽伦堡的编年史家西蒙·迈斯特林(SigismundMeisterlin)对城市的贸易活动是如何萌芽的有过一番记载。他认为,一共有三种动机使市民们参与大量的商业活动:首先,他们希望透过把儿子们派到外面的世界以让他们积累经验;其次,为城市提供足够的资源,因为纽伦堡的土地贫瘠;第三,让年轻人们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不至于游手好闲。 [22]
然而城市里的穷人数目也不断增加。据统计,16世纪初,纽伦堡的穷人数目估计在12,000到15,000人左右,一间纽伦堡救济院每天要向3000到5000名穷人提供食物。 [23] 美国历史学家布雷迪认为,这是因为在城市里,人力(humanlabor)的价值开始下降。比方说在纽伦堡,矿井的控制权从矿工转到了城市作坊(urbanfirm)手中。当时有三件事促使了这个情况的发生:第一,现代冶炼厂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对资本的需要;第二,矿井的拥有权原来是王权所有的,现在掌握在诸侯手中;第三,这些矿工缺乏行会,也没有社团的政治传统(corporate political traditions)。 [24] 大量穷人的存在,反映出纽伦堡的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都在激化,严重影响到纽伦堡的稳定,而对此进行调整,不失时机地采取缓和矛盾的措施,才是避免社会分裂和政治生态不断恶化的唯一方法。
然而纽伦堡政治生态的不断恶化还不仅仅限于贫富分化,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个城市中,民众被剥夺了参与政治的权利。这个时期的资本家被称之为早期资产阶级,因为他们刚刚从晚期中世纪社会中脱胎而出,还带有中世纪的传统,特别是按照家族的地位和财富获得在城市中的位置。布雷迪教授指出,这个时期的德国公民中有一些人可以称之为“资产阶级”(bourgeoisie),他们是晚期中世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的先驱者。在他们所经营的经济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过程和销售方式都是经过仔细的管理和控制的。 [25] 然而,普通市民在资本化的过程之中,只能作为繁荣的牺牲品而不断地弱化,他们所赖以生存的手工技能再也无法为他们提供显赫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在纽伦堡,工匠、矿工和农民被排除在政治活动以外。市政委员会法律顾问舒伊尔(Christoph Scheurl)在1516年对统治阶级有过一番描述:“普通人(das gemain völklein)没有权力,他们也不应该拥有权力,因为所有的权力来自于上帝,统治权只能属于那些少数得到创造者给予特殊天分的人。 [26] 此外,城市的统治权和商业的统治权都是男性的特权,女性不能参加市政委员会,也被行会排除在外,只有当她们的丈夫去世后,行会才会接受工匠师傅的遗孀继续经营其丈夫的店铺。 [27] 除了在家里操持家务外,还可以在零售业看到她们的身影。纽伦堡的妇女会从事裁缝、商店管理员、货币兑换商和旅店老板等职业。 [28]
纽伦堡社会内部的分化成为该市的最大隐患。萨克森公爵的宫廷神甫约翰·科赫洛伊斯(Johann Cochlaeus)在1512年说出了内情:城市建立在贫瘠的土地上,人们仅靠农业根本无法支撑生活。所以,唯有努力勤奋地工作才能够生存。与那些依靠大自然的馈赠和肥沃的土地富有起来的城市相比,纽伦堡要获得成功显得更加艰难。她的成功必须依赖市民们同心协力。换言之,作为该市领导的市政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能够改良和调节,维护整个城市居民的利益。只有这样,纽伦堡才能避免分裂,并得到蓬勃发展。
[1] Martin Schieber, Nürnberg : Eine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Stadt (München:Beck,2000),pp.42—43.
[2] 关于16世纪纽伦堡的经济情况、社会结构和政治状况,参见Jeffrey Chipps Smith, Nuremberg : ARenaissanceCity , 1500 — 1618 (Texas: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3);Günter Vogler, Nürnberg , 1524 — 1525 : Studien zur Geschichte der Reformatorischen und sozialen Bewegung in der Reichstadt ,pp.12—33;Martin Schieber, Nürnberg : Eine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Stadt ,pp.17—68;Gerald Strauss, Nurember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Stephen Brockmann, Nuremberg : TheImaginaryCapital (New York:Camden House,2006),pp.13—31;Wolfgang von Stromer,“Nuremberg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omics of the Middle Ages”, TheBusinessHistoryReview ,Vol.44,No.2(Summer,1970),pp.210—225;Friedrich Roth, Die Einführung der Reformation in Nürnberg , 1517 — 1528 : NachdenQuellenDargestellt (Würzberg:A.Steber's Verlagsbuchhandlung,1885);Georg Ludewig, Die Politik Nürnbergs im Zeitalter der Reformation .
[3] Martin Schieber, Nürnberg : Eine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Stadt ,pp.43,47.
[4] Martin Schieber, Nürnberg : Eine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Stadt ,p.27.
[5] Stephen Brockmann, Nuremberg : The Imaginary Capital ,pp.16—17.
[6] Hans Sachs,“Ein Lobspruch der Stadt Nürnberg,”in Hans-Jochim Köhler, Bibliographieder Flugschriften des 16.Jahrhunderts , Teil I Das frühe 16.Jahrhundert ( 1501 — 1530 ), Band3 DruckbeschreibungenM-S (Tübingen:Bibliotheca Academica,1996),4008.萨克斯的生平并作品介绍参见Martin Arnold, Handwerker als theologische Schriftsteller , Studien zu Flugschriften derfrühen Reformation ( 1523 — 1525 )(Gö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 1990), pp.56—105.
[7] Martin Schieber, Nürnberg : Eine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Stadt ,p.42.
[8] Wolfgang von Stromer,“Nuremberg in the inernational Ecomics of the Middle Ages”, TheBusinessHistoryReview ,Vol.44,No.2(Summer,1970),p.210.
[9] Martin Schieber, Nürnberg : Eine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Stadt ,p.42.
[10] Tom Scott, Town , Country , and Regions in ReformationGermany (Leidon:Brill,2005),p.238.
[11] Gerald Strauss, Nurember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pp.127—128.
[12] Gerald Strauss, Nurember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pp.130—131.
[13] Hermann Aubin,“Formen und Verbreitung des Verlagswesens in der Altnürnberger Wirtschaft”,in Stadtarchiv Nürnberg(ed.), BeiträgezurWirtschaftsgeschichteNürnbergs ,2(Beirträge zur Geschichte und Kultur der Stadt Nürnberg,11,2)(Nuremberg,1967),p.629.See Tom Scott, Town , Country , and Regions in Reformation Germany ,p.220.
[14] Wolfgang von Stromer,“Verflechtungen oberdeutscher Wirtschaftszentren am Beginn der Neuzeit”,in Wilhelm Rausch(ed.), DieStadtanderSchwellezurNeuzeit (Beiträge zur Geschite der Städte Miteleuropas,4)(Linz,1980),pp.87,89.See Tom Scott, Town , Country , and Regions in Reformation Germany ,p.220.
[15] Hermann Aubin,“Formen und Verbreitung des Verlagswesens in der Altnürnberger Wirtschaft”,in Stadtarchiv Nürnberg(ed.), BeiträgezurWirtschaftsgeschichteNürnbergs ,2(Beirträge zur Geschichte und Kultur der Stadt Nürnberg,11,2)(Nuremberg,1967),pp.635,641.See Tom Scott, Town , Country , andRegionsinReformationGermany ,p.220.
[16] Tom Scott, Town , Country , and Regions in Reformation Germany ,pp.220—221.
[17] Hermann Aubin,“Formen und Verbreitung des Verlagswesens in der Altnürnberger Wirtschaft”,in Stadtarchiv Nürnberg(ed.), BeiträgezurWirtschaftsgeschichteNürnbergs ,2(Beirträge zur Geschichte und Kultur der Stadt Nürnberg,11,2)(Nuremberg,1967),pp.663,666.See Tom Scott, Town , Country , andRegionsinReformationGermany ,p.225.
[18] Thomas A.Brady, German Histories in the Age of Reformations , 1400 — 1650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p.36.
[19] Thomas A.Brady, The Politics of the Reformation in Germany : Jacob Sturm ( 1489 — 1553 ) ofStrasbour g(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7),p.13.
[20] Günter Vogler, Nürnberg , 1524 — 1525 : Studien zurGeschichte der Reformatorischenund sozialen Bewegung inder Reichstadt ,p.16;Adolf Waas, Der Bauernkrieg , Die Bauernim Kampf umGerechtigkeit1300bis1525 (München:Verlag Georg D.W.Callwey,1980),p.224;Thomas A.Brady, The Politics of the Reformation in Germany : Jacob Sturm ( 1489 — 1553 ) of Strasbour g,p.31.
[21] Gerald Strauss, Nurember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p.126.
[22] Gerald Strauss, Nurember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p.126.
[23] Adolf Laube,“Social Arguments in Early Reformation Pamphlets,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German Peasants' War,” SocialHistory ,Vol.12,No.3(Oct.,1987),p.369.
[24] Thomas A.Brady, The Politics of the Reformation in Germany : Jacob Sturm ( 1489 — 1553 ) of Strasbourg ,pp.11—12.
[25] Thomas A.Brady, The Politics of the Reformation in Germany : Jacob Sturm ( 1489 — 1553 ) of Strasbourg ,p.12.
[26] 见附录一,参见Christoph Scheurl, Christoph Scheurls Briefbuch , ein Beitragzur Geschichte der Reformation und ihrer Zeit.2 Band : Briefe von 1517 — 1540 )ed.Franz Freiherr Von Soden and Joachim Karl Friedrich Knaake,Aslen:A,Christoph Scheurls Briefbuch,vol.2.Reprinted Aalen,1962.See Gerald Strauss, NurembergintheSixteenthCentury ,pp.58—67.
[27] Thomas A.Brady, German Histories in the Age ofReformations , 1400 — 1650 ,p.38.
[28] Thomas A.Brady, German Histories in the Age ofReformations , 1400 — 1650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