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必须对“语法”这个概念有较好的理解与认识。那么语法到底是指什么?“语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按广义理解,语法是指语言所遵循的一切法则,这包括语言自身内在的种种结构规则和语言使用的种种规则;而语言自身内在的种种结构规则又包括语音规则、语义规则、构词规则、句子构造规则、篇章构造规则等等。这种按广义理解的语法也有人称之为“大语法”。按狭义理解,语法仅指语素之间、词语之间、分句之间的组合规则。本书所说的语法是按狭义理解的语法。
按狭义理解的语法到底是指什么呢?平时我们常听人说:“语法是人们说话时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这是一种通俗的、不是很科学的说法,因为说话时所要遵守的规则不限于语法规则,还有语音规则、语义规则、语用规则等。后来一般认为比较科学的说法是,“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这个说法,所指范围比较明确了,但是缺乏概括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说法(一)没能说明由什么来组词,由什么来造句;(二)按这种说法,有些组合规则概括不进去,譬如说“形声字”这个词,它的内部构造是:
“形声字”里的“形声”不是词,但又不是一个语素。对于“形声”的内部组合,上面的说法就概括不进去。同样,“戴红帽子的人是我小学时的同学”,这句子里的“戴红帽子的”“小学时的”,既不是词,也不是句子,这样的组合,上面那个说法也概括不进去。
到目前为止,比较科学的说法是: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为什么说这是比较科学的说法呢?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就外在语言来说,“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作为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体,有大有小。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整套规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