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至博大而尽精微

李近朱

新中国第三代邮票雕刻师董琪编著的《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一书,即将出版。这部书以中外“雕刻凹版”艺术为主线,多层面多视角展示了这一界域的来龙去脉与魅力。与雕刻凹版要有聚焦一样,“雕刻时光”叙说的聚焦点,正是人们熟悉的邮资凭证,即有着“国家名片”誉称的博大而精微的邮票。

《中庸》有曰:“致广大而尽精微。”艺术大师徐悲鸿曾易之“尽精微而致广大”,为美术学院校训。古语今用,使其所涵更广。面对本书,再易之,以作序题,曰:“至博大而尽精微。”这本书所阐释的,正是为“至”方寸邮票所蕴含的“博大”内容,雕刻艺术家是怎样地“尽”了“精微”。

说到雕刻凹版,这部书涉及邮票,也涉及邮票以外的内容,如钞券等超出“微型”尺幅的载体。但全书叙述的主体,依然是“精微”的雕刻艺术品——邮票。为了让受众更深入地认识和认知邮票中的雕刻凹版艺术,在进入这个主旨内容之前,本书回顾了中外雕刻凹版的历史;并以“雕刻凹版与版画”“雕刻凹版与印制”为题,从大美术范畴和社会应用领域,简述了世界版画史和邮票的印制过程。在勾勒出雕刻凹版艺术大背景的基础上,作者才以“至博大而尽精微”的视角,落笔于邮票这个“微型艺术”中的“微型艺术”——邮票的雕刻凹版。

这部书回顾了中国邮票雕刻凹版的发展历程、时代背景、名家名作,让还在躬耕于方寸艺术领域的邮票的雕刻家、设计家、集藏家、印制专家以及美术家等人物出面,以见证者、亲历者、评论者等多个视角,讲述了邮票以及在邮票中“尽精微”的艺术创作。就这样,《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这部书引领着我们走近了以及走进了邮票设计与雕刻的艺术世界。

自1878年清代“大龙邮票”问世以来,人们在方寸“阅微”之中,回望了中国邮票百余年的履迹。从中国第一套雕刻版邮票,亦即大清邮政正式发行的“蟠龙邮票”始,到民国时期,以至在解放区人民邮政时代,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岁月中,邮票雕刻凹版这项“精微”艺术,成为邮票设计与印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有大量雕刻版邮票的精品传布于世。即使在战争的艰苦时日里,雕刻师们仍用简朴的石版、木版雕刻下的线条,留住了变幻的时代风云。在方寸画幅中,邮票精彩地表现了时代与社会的万象大千,也在精雕细刻的线条中,蕴涵着雕刻凹版的不凡技艺和魅力。

历史上,钞邮券的雕刻同根同源。钞券的雕刻艺术家,同时雕刻着邮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9年邮电部组建专业的邮票雕刻团队,十余年间新中国第一代邮票雕刻家中的五位大家,均来自于印钞界域。目前,传承至第四代的中国邮政年轻的雕刻师,已出现在邮票的方寸舞台上。历经百余年来的传承,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雕刻版邮票,成就了中国雕刻凹版艺术的精品与经典,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尽精微”雕刻下的线条,犹如一道道“年轮”,见证了中国邮票艺术的前行履程。方寸天地间,一个多世纪的过隙时光,几代艺术家的人生岁月,提炼出一句诗意话语: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朗朗四字,叙说了中国艺术家如何以博大精微的匠心,雕刻出了中国邮票的精彩;道出了中国雕刻版邮票如何在岁月的积淀中,呈现出直击人心的艺术力量。

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董琪作为中国邮票雕刻承上启下的第三代雕刻师,是一位集雕刻、设计与绘画于一身的青年艺术家。在躬耕方寸天地之时,她有感于雕刻凹版在邮票这个“至博大而尽精微”领域的丰富表现力,在相关部门和领导支持以及专家学者的帮助下,悉心采撷、编撰,出版了这部研谈雕刻凹版艺术以及中国雕刻版邮票的书。

《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这部书的口述部分,以与亲历者的面对面访谈,用现身说法与具体的艺术实践,真切真实地回望了百余年来中国邮票雕刻版技艺的发展历程,并论及中国雕刻版邮票的艺术成就与成因。书中,董琪所访谈的诸多名家,从不同角度聚焦在邮票的雕刻上,解读了犹如“年轮”一般的中国雕刻版邮票的历史沿革,解释了雕刻版邮票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的特点;将雕刻版的“点线”力量,特别是“线条的力量”,严谨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为基础,董琪完成了这部既有专业水准又具可读性的关于雕刻凹版艺术和邮票雕刻艺术的著述。

本书还以邮票雕刻创作为主体内容,经由多方佐证,对于雕刻版邮票的特征与防伪优势,作了准确叙述与翔实描述。书中,多位邮票雕刻家和设计家以自己的作品为例,以亲历的事实,具体讲述了雕刻版邮票复杂而精深的表现手法,并提升性地揭示出雕刻版邮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所蕴涵的文化力量。

本书还概括了雕刻凹版技艺的共性,提出“线条的力量”这个概念。诚然,绘画中“点线”的刻画往往见功力,显风采;但置于邮票这个微型空间中,“点”与“线”,特别是“线条”,更能成为邮票一展艺术之美与技术魅力的重彩。全书以人、事、物,探索了“至博大而尽精微”的艺术效果与艺术规律。

本书还具象表述了在邮票的设计与印制中,雕刻版往往在1毫米极其精微的高密度间,容下多达十余条布线,并实施精细、精密、精湛的传统手工雕刻或现代电脑的数字雕刻。这个“微型艺术”的创作过程,其技术含量之高,艺术水平之高,以及对于雕刻师在绘画功底和对于作品解读与领悟等方面的要求之高,堪为邮票方寸艺术创作中的一个制高点。这个并不简单的三“高”,恰恰彰显出雕刻版邮票作为“微型艺术”所独有的一种“艺术科学”特质。全书以亲历者的视角,阐释了雕刻技艺在科技时代的演变与发展。

邮票是“微型艺术”。雕刻凹版运用在邮票中,是“微型艺术”中的“微型艺术”创作,亦即为“至博大”,穷艺术功力而“尽精微”。百余年来,邮票雕刻版所体现出的高超的艺术造诣,以及精湛的技艺水准,有赖于雕刻艺术家所具有的大国工匠精神。他们之中的艺术大家和前辈,有的已经辞世;但其后几代人的忆往与追念,依然奉他们为“雕刻时光”的“主角”。几代人共同展陈深蕴艺术造诣的艺术成果,以文字和口述的亲历亲为,记录了这些艺术家在邮票上是怎样刻镂下一道道艺术“年轮”,是怎样创造了雕刻版邮票的艺术辉煌。

贯穿本书的主线,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尊崇。全书所传播的,不仅仅限于“尽精微”的艺术与技术层面上的表述,更以中国传统艺术丰厚博大的视野,表达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已取得的成就和成功,正为中国邮票雕刻版的前行与进步,作出有意义的启示。

在缓缓流逝的时光里,在方寸微型的画幅中,这些大国工匠在“尽精微”的漫长岁月中,执着地雕刻着。

这是“雕刻时光”。这个“雕刻”,雕刻了历史的悠久,雕刻了艺术和技术的瑰丽,也雕刻了方寸邮票的未来。读这部书,人们不仅观看了“时光”掩映中的雕刻画面,还在追寻“年轮”一般的“时光”在邮票线条之中留下的历史印迹。

这是“雕刻时光”。人们看到了“雕刻”,也看到了“时光”。这雕刻,在于它展现了自身的魅力与感染力,还在于它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与博大。这时光,在于它叙说了雕刻凹版的前世与今生,还在于它探看了邮票雕刻凹版艺术的广阔未来。

在本书中,可以读到“博大”,那是邮票作为“国家名片”的本质本真,是邮票所包容的价值重量;而“至”,则是邮票在艺术表达上的一个期望与目标。

在本书中,可以读到“精微”,那是邮票运用了雕刻凹版艺术,在微型艺术中创造着“微型艺术”;而“尽”,则是艺术家在邮票创作中所付出的心血与才华。

面对已走过140年风雨历程的中国邮票,特别是近70年的新中国邮票,这部书作为雕刻凹版艺术诸多课题的一个记录,它的价值也会“雕刻”在中国邮票的设计与印制的现实与历史中。

向“至博大而尽精微”的邮票雕刻凹版艺术致敬!

恭祝本书的出版。是为序。 nzaamdXOHpGEaqZvkKAH1eR5ut1QxlQNXpHxdvzqh9VCgKMMdXtGjOnDi9AiZh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