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中华古礼精髓概述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曾说:“中华礼仪之邦,它的意思是我们中国人把我们的所有的理念都要通过‘礼’来展现出来。我们的礼的背后,都有五千年的文明,要体现的是我们中华的人文精神。”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俗纷杂的国家,维持长期统一是非常艰巨的工作,直至16世纪明朝中后期,我国经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社会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文明特征。我国古代在意识形态上拥有最为完备的礼制仪法——儒家礼仪文化体系,即为礼乐文化。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礼节和仪式,而是对历代礼制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已故著名史学家钱玄先生曾说:“今试以《仪礼》《周礼》及大小戴《礼记》所涉及内容观之,则天子侯国建制、疆域划分、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役财用、冠婚丧祭、服饰膳食、宫室车马、农商医卜、天文律历、工艺制作,可谓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其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三礼之学,实即研究上古文化史之学。”可见,中国上古礼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将抽象的道德转化成一整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规范,它渗透进每一个民众的衣食住行,主宰着古代国民的思想,也是民众信仰天理、公道和良知的直接表现,更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保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先进思想理念。

1.1.1 礼乐文化内化于心

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仪文化源于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儒家礼仪文化体系的核心。《礼记·乐记》中道:“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乐结合就是天地万物秩序的体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无礼不成乐,无乐不成礼。礼乐是教化的工具,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乐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儒家极为重视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中庸》说:“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制礼作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制礼作乐焉。”因为它是以道德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由此确立了道德在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

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就是《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礼经,“三礼”是中国古代最为权威的礼法、礼义的记载和解释,涵盖了中华古礼的主要内容,堪称“礼制百科全书”。《周礼》的原著名为《周官》,东汉末年,因学术声望较高的经学大师郑玄为其作注而跃居“三礼”之首。《周礼》是一部完善的国家典制,本着以人法天的哲学思想,把天地、阴阳、五行等自然法则与治国之道相结合,以天官、地官、春官、夏管、秋官和冬官的官制为架构,从而实现井然有序之理想治国。《仪礼》是现存最早的礼仪典籍,最先取得“经”的地位,是礼的本经,它记载的是先秦的礼仪制度;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从冠婚飨射到朝聘丧葬,无所不备,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在三礼中,《礼记》最晚取得“经”的地位,但却是后来居上,成为礼学大宗,大有取代《仪礼》《周礼》之势。《礼记》内容庞杂,包括《学记》《经解》《中庸》《大学》《礼运》《王制》《月令》等四十九篇,每当涉及对于礼所要表达的富有哲理的人本主义思想,如“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君子慎其独”“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

1.1.2 繁文缛节外化于形

提起中华古礼,现代人更多地会想到封建社会皇权统治下所推崇的妨碍人性自由、平等的“君臣之礼、父子之礼、男女之礼”等精神枷锁,但是对古礼的完备体系及其构成知之甚少。清华大学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研究的彭林教授说:“礼乐文化是先秦儒家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所以,现代国人应该立足于更为全面地了解华夏传统文化的角度,更为客观地看待历史,以免以偏概全而有失偏颇。

中华古礼以“乐”内化人心,以“礼”外化于形,“礼”渗透进古代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应该说是形神兼备,堪称人类史上的经典。《礼记·礼器》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中庸》有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意思是说大的礼有三百,小的礼有三千,数字当然为虚言,但是古礼的名目繁杂确为事实。《周礼》中便正式确立了“五礼”体系,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此后历朝历代无不以此为纲要制定国家重大礼制仪法。

《礼记·祭统》提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五经”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吉礼为“五礼”之首,是商周时期最大的政治活动,主要是为了祈福而对天神、地祇、人鬼三类的祭祀典礼,每种类别又依照尊卑细分为若干等级。天神很多,包括昊天上帝(或称天皇大帝)、日月及其他各司职星辰,其中祭天是国家最重大的典礼,只有天子才可为之。地祇是泛指世间百物之神明,如土地、川泽、庐舍等事关生计的众神祇,具体分为大、中、小三等。人鬼即祖先灵祗。凶礼是指救患分灾的礼仪,具体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军礼是征兵讨伐、均平土地、狩猎活动、营造修建、戡定疆界等礼仪,具体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和大封之礼。宾礼是天子接见诸侯及其相互会盟、接见宾客的礼仪,包括朝礼、相见礼、藩王来朝礼等。嘉礼所涉猎的范围最广,它包括人际交往中很多层面的礼节和仪式,如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燕飨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巡守礼、即位改元礼等。

上述只是中华古礼的基本框架,呈现到生活实践中绝非单纯形式化的走过场,而是通过相应严苛的礼制仪法具象为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首先,中华古礼等级森严,具体礼数因人们的身份、地位等而有严格差异。比如以宗庙的数量多寡表现身份的贵贱;以所使用礼器的大小、繁简显示地位的高低;以着装质地纹饰的不同区分尊卑等。其次,古礼讲求音容笑貌,即行礼者的体态、容色、声音、气息等皆应与所行之礼相呼应。正所谓相由心生,行礼者重在表达内心情感与思绪,所以理应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礼记·玉藻》中有云:“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最后,古礼重义,此“义”即德行道义,这也是中华古礼的核心价值,也是前面所提到的古代民众的根本信仰。凡此种种,皆有繁冗的礼制仪法对人们加以约束和规范,程式化的生活铸就了华夏文明(图1.1)。

图1.1 中国古代作揖礼和跪拜礼

1.1.3 历史悠久固化于制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层次的不断提升,中华古礼逐步完善。同时,错综复杂的礼制仪法在古代中国的朝代更迭中不断得以强化,直至封建皇权统治的瓦解。唐朝经学家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礼实则为区别文明与野蛮的标志。中国古礼的起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变革阶段、强化阶段及发展阶段,既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也有被执政者选择性地利用和篡改而有悖于人文精神的腐朽糟粕,中华古礼一直与华夏文明相生相伴。

礼的萌芽阶段始于原始社会,从夏朝以前,也就是公元前21世纪以前算起,这段时期是我们的华夏祖先从野蛮蒙昧向文明进步过度的漫长岁月。此时期的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祀仪式;出现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恭敬的动作。礼的形成的关键期是夏商周三代时期,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三礼”中的《仪礼》和《周礼》就是撰修于这一时期,其中的“五礼”已经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另外,这一时期也形成了一夫一妻的对偶婚制,制定了婚礼制度,对婚配双方的血缘关系做出了严格限定;“跪拜礼”已经有了明确的尊卑等级之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中华古礼进入了变革时期,群雄纷争,战乱四起,剧烈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在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学,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非常重视“礼治”。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儒学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成为执政者所推崇的政治工具。

礼的强化时期是从秦汉时期到清朝末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这一时期的礼制仪法对国家民众意识形态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完整。但是,这一时期的礼仪也进一步被强化为执政者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工具,“礼”被片面地误读和利用,以至演化为以“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为特点的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随着封建皇权统治的解体,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礼仪转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旧式传统的繁文缛节被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等新观念所取代,新的国际化的礼仪标准和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

知识小典

“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

西汉的董仲舒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即仁、义、礼、智、信,以此作为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一切言行都要符合忠孝节义;妇言——说话要小心谨慎;妇容——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妇功——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四德”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评判标准,即“三从四德”。 WAVG0lnztdJCTVHmkFZdsDfIrVIWXLL3gEn4d8xAC6fl73U/ltiBNu/lC9OCfw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