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理念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与政治、心理、科学等都有着信息交换。信息技术为特殊学生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网络化支持。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有着较为坚实的理论根基,同时由于特殊教育的独特性和特殊学生的差异及需要,也秉持一系列独特的基本应用理念。

一、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上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和应用了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人权理论、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既需要结合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也需要考虑特殊学生的康复需要和发展特点,人权理论保障特殊学生享受信息技术的权利,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特殊学生学习和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提供理论视角,康复理论有助于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传播理论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其中教育传播学的动态阶段过程为教学设计提供探索的新模式。

(一)人权理论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整个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一部人要成其为人本身的历史。” 人权理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自己神圣的、不可剥夺的、不被侵犯的权利,如生存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权是为实现人类的尊严与价值,承认人权、尊重人权、保护人权,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信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争取教育权利的平等和使每个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获得满足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在此潮流中,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人们把它当作实现特殊教育目的和使特殊学生获得受教育权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科技中发展最迅速、对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极,不仅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便捷的生活方式,也将社会公平的理念植入人心。国际电信联盟将2008年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确定为“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可见,信息技术惠及所有人已成为全社会的目标与愿景,正如2003年在日内瓦和2005年在突尼斯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的宣言指出,峰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知识,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 学习理论注重把心理学的规律和方法与学习实践相结合,是一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特征以及形成机制的应用性学科。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如行为主义学习、认知学习理论、人本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论等。 自从1959年美国 IBM 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理论基础也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发生着演变。 这里介绍与特殊学生紧密相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全新的学习哲学,核心理念正如冯·格拉塞斯费尔德(Von Glasersfeld)所说:“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建构的。” 其基本观点为: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体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要发生变化,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设计。

特殊学生在身体或者心理上存在发展障碍,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普通学生有所区别,在知识建构上有其独特之处。特殊教育教师基本上都是普通人,在对特殊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是以正常思维进行的,比较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习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这个弱势。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可视化、交互性的特点可以为特殊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特殊学生的“协作”学习和“会话”学习,提高他们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合作精神及独立性。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整体性,要让学生自由发展。这里的“自由”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原则上主张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坦诚对待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不应该是不平等的权威与依赖者之间的关系,而应该是师生双方参与、双向沟通和平等互助的关系;在教学方面,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全部责任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着的环境和自己,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可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

特殊学生由于障碍类型和程度不同,个体间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人为本”,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帮助实现个性发展。同时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和家长,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现互动和双向沟通,积极为特殊学生的学习和康复献出真心、耐心和细心。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些观点与信息化社会所建构的新的学习方式相一致,特殊学生作为社会边缘群体,要想回归主流社会,更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享受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紧密联系的纽带关系和人本主义情怀。

(三)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的基本规律,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作用。教学中师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等的研究都是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学理论建立在学习理论之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关注教学的程序和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网络教室等赋予了传统教学环境和方式新的内涵。教学理论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斯金纳程序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教学理论、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等,而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现有条件下以最小代价取得相对最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最优化,比较符合特殊教育的需求。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在全面考虑教学原则、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方法手段等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从而保证教学过程发挥相对最有效的作用,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巴班斯基还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并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立足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效率,努力做到付出最小代价取得相对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殊学生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要求教师采用色彩丰富、内容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形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创造适合其需要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达到康复和教育双重目的。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结合可以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也可以使特殊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最优化势必激励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出教师创造创新的火花。

(四)康复理论

康复是特殊教育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有别于普通学校的重要特点。康复理论比较广泛,包括传统康复理论(如反射控制理论、阶段控制理论、系统控制理论)、现代医学理论和整体康复理论等。缺陷补偿理论是特殊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缺欠,将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方面得到补偿”。

我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有着尊老、慈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我国人民很早就能科学地解释残疾发生的原因及现象,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聋,无闻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特殊教育飞速发展,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缺陷补偿理论。补偿是指“在机体失去某种器官或某种机能受到损害时的一种适应,是一种与正常发展过程不完全相同的有特殊性的发展过程”。比如:视障学生由于丧失了视觉功能,因此要加强他们在听觉和触觉上的能力;听障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语言和听力,为了补偿他们在听觉上的障碍,就需要加强他们的视觉观察力和头脑分析能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体现补偿性原则。在视障学生教学中利用他们发达的听觉,对于难于理解的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播放表现这种情景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听障学生教学中较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不能用语言(手语)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利用教学软件等手段来完成,既回避了烦琐教学语言重复无效的使用,又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对新知识有了认识,从此攻克语言障碍这一难点。

(五)传播理论

人类对传播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研究内容从原来新闻学研究的“新闻传播”转移到“信息传播”,主要探讨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译为交流、沟通、传通等。现在一般把传播看作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或受传者借助一定的媒体形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目的是实现有效的沟通。

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按照传播的内容不同,传播可分为新闻传播、教育传播、经济传播、娱乐传播、科技传播和服务传播等。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包括六个阶段的连续动态过程(图1-1)。

图1-1 教育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

在当今教育传播活动中,信息技术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传播活动中重要的中介。就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来说,需要注意到信息是一个双向的传播,既有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也有学生传递给教师的需要及反馈。教师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在传播技能方面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态度方面给予学生温和鼓励,同时需要注意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保证师生间、同伴间、家校间沟通顺畅,促进特殊学生的康复发展。同时,也需要从学习内容出发,分析其适合通过哪种感觉通道传递给学习者,以便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二、基本理念

国家教育部在《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全面推进“十五”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基教司“十五科研课题评审”后记》中提出:从2001年起用5年至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而特殊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特殊的教材和教法来弥补特殊学生的各种身心缺陷,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信息技术教育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的特点,符合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改善他们将来的生活质量。特殊教育学校应在明晰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办校理念指导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提高特殊学校的信息素养。

(一)开发潜能,发挥优势

特殊教育学校应注重以人为本,促进潜能开发。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潜能发展观强调人的发展是不断发掘自身内在的未开发出来的综合能量的过程,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潜能的人,只有潜能没有被充分发展和发挥的人。 特殊学生也是具有潜能的人,只不过是由于其生理或心理缺陷,潜能未被充分开发出来,而有时过度重视缺陷补偿,会忽视特殊学生的优势发挥。信息技术具有互动性、直观性的特点,为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和优势提供空间。学校为视障、听障、智障、脑瘫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特殊学生提供集图形、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综合刺激,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使视障学生的听觉优势、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智障学生的动手能力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促进特殊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

(二)补偿缺陷,促进发展

根据康复理论及特殊学生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补偿或代偿学生缺陷的基本方式有以下两种。

1. 着眼于改进特殊学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通道

特殊学生,特别是有感官缺陷的学生如视障、听障等,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们在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某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及其输入与输出装置的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使其更能适合特殊学生的需要,再加上大量适合特殊学生的软件的开发与利用,所有这些恰好能够或至少部分能够弥补特殊学生信息传输与处理方面的障碍。

2. 着手提高特殊学生的环境控制力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特殊学生回到主流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然而特殊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陷,这使其控制环境的能力受到局限。特殊学生无法控制环境,也就无法独立生活,不能独立生活,回归主流社会就是空想。幸运的是,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环境处于特殊学生的控制中这一理想正在成为现实。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驱使一些小机械、小工具,从而使有严重生理缺陷的人、没有足够力量和精力的人得以利用机器人来满足个人需要、控制环境,如人工智能、适时计算、环境定向、谈话的输入与输出、辅助日常生活等。在机能训练方面,如为听障、语言障碍学生配备的发声、说话装置与多媒体计算机联结,使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及时得到经过处理后的反馈信息(如口型、舌的位置、发音的波谱及其与正常语音波谱的比较),进而提高言语与语言矫治的质量。

信息技术为特殊学生康复训练、生活学习、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校为脑瘫学生设置模拟运动教室、为自闭症学生配置语言矫正训练软件等设备,为全体师生构建校园网,让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联系,及时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使其生活发展处于信息无障碍的环境中,方便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促进学生的康复。

(三)个别化教学,整体进步

个别化已成为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信息技术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生,利用网络、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将远距离的教学环境传递到每一个用户面前,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教育服务、课程内容及相应课件与专家教师。同时,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教与学的进度选择相关内容及呈现方式。 而且,需要注意到信息技术知识的浩淼与特殊学生认知水平的低下是一对不容易协调的矛盾。特殊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其接受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切不可操之过急。很多特殊学生(如脑瘫学生)在肢体方面存在着种种障碍,因此这些多重身心障碍的学生在运用信息设备的时候需要注意提供辅助的特殊器材或软件(如佩戴于头部的点击键盘工具、特别的鼠标追踪球等),降低信息设备的使用难度,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及不同学生的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视障学生和听障学生智力水平高于智障学生,所以学校视障学生和听障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年级低于智障学生,难度高于智障学生;而脑瘫学生和自闭症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比其他三类学生更注重康复训练功能;职业教育部的学生则是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角度运用信息技术。但是,不论哪一类型学生,其所在教室的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基本相同,都十分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目标和要求,由于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便捷性,省去板书、摆教具等程序,更便于教师进行个别化教学,提高个别化教学的效率。

(四)提升信息素养和进行终身学习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这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识是先导,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道德是保证。

提升信息素养和进行终身学习是针对教师和学生而言的,既有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要求,也有对特殊学生的要求。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素养,如强化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每年选送部分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专业、网络管理员、机房管理员等相关的业务培训;对全体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有效、实用的培训,制定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规划,打造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平台;同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开展各种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 树立其终身学习的意识。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网络将是一个巨大的容器,特殊学生在其中汲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他们离开学校之后,仍是其终身之师。所以,学校应为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督促教师在教学和康复过程中积极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在学校学生管理和服务中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的比赛活动,建立校园网和资源库方便师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交流等,是为了让学生时刻处于信息化的氛围中,提升其信息化社会意识,使之能够初步适应新技术,为终身学习打造平台。

(五)注重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交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教学活动本身所进行的交流;其二是基于信息社会所涉及的交流的模式、内容、方法、途径、效率等多方面内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合作是一种教育意义上的合作,教学过程中鼓励更多的伙伴关系、合作学习与研究,而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孤立学习与研究。信息技术教育要实现交流与合作,其前提条件是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使得每位学生都成为信息活动的主体。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生活指导、康复训练的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关注课下的同伴互动、家校联系,指导亲子互动。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互通,在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中思想得到分享,学生的社会化得到促进,营造出良好的信息环境。 eZ60xNO9BvvzgL+hqvY5JfDPUqqS2LovQHA2Wh4ARphG86nSlm4WxRWcaUML4P9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