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习目标

1. 掌握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2. 掌握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理论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

3. 掌握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4. 掌握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

王老师在办公室批着一摞又一摞的卷子。像往常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现象。王老师注意到每次考得好的都是同样的几个学生,而垫底的也总是同一拨学生。好像不管老师怎样努力,总有一些人能学会;一些人学不会。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学生,王老师决定补课、模拟考试、附加家庭作业,总之他把他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但是总不能达到他的期望。

一天,王老师阅读了一篇关于评价某些活动价值的文章,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王老师决定在自己的课上增加一个新要求,即出一道数学题。题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他们能够将课堂上所教的概念用于题目中即可。学生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可以提出创造性的证据,可以写数学史方面的论文,等等。

令王老师吃惊的是,他发现在计划完成的那天,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激动人心的作品都出自那些平时被认为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的作品表明他们不仅理解了概念,而且还会以创造性的方式加以运用。最终王老师认为,应该通过更宽泛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不能只看数学考试成绩的高低。

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能与最初看上去的情况不同。本章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希望对将要成为教师的你有一定的帮助。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表2-1 心理发展阶段 q8jGKHABJFp/2SIpE6DK7Tbvweeu0PeI8IFM5q3DySkzc70XuW99vgdjwKb5pg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