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为师范类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用策略,使师范类学生明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并在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条件的基础上掌握从师技能,加以实践,从而在未来教学中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以帮助师范类学生成为“有意识的教师”,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科学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教材建设已成为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核心。本教材的编写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思想,紧扣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在编写原则上主要体现两点。一是与“时”俱进。目前,在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视角等方面,教育心理学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本教材在内容上吸纳了这些新研究、新主题、新概念与新材料的成果,以体现科学性、时代性。二是与“实”俱进。本教材力图在系统阐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需求,在国际化视野下体现本土化特点,同时为教师参与科研提供方法和范式,引导教师不断反思教学,研究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即能做一名“学者型教师”。

本教材在结构上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学科基础;第二~四章讲述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第五~九章讲述学习心理;第十~十二章讲述教学与评估。为便于学生自学,并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信息含量,本教材在各章适当的地方附加了四种内容模块,即拓展阅读、案例分析、走进课堂、经典实验。

本教材编委会成员都是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编委分工中也基本立足于每人的研究专长。各章编写者分别是:第一、二章,王园园;第三、四章,孙传波;第五章,薛翠;第六章,李海青;第七章,孙俊才;第八章,张怀春;第九章,刘春雷;第十章,宋其安;第十一章,柳加仁;第十二章,王晓明。最后由王晓明、孙俊才、王园园负责统稿和定稿。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也得到了教师教育学院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对本教材的编写也给予了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致谢。同时,在本书编撰的过程中,各章节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吸收了同行的一些思想、观点及研究成果,尽管我们已尽力在书中注明出处,每章后面也列有参考书目,但仍有可能挂一漏万,在此谨作说明并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限于水平,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师生同仁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7月8日 L6PU2a+f+/WBIBNhdRZnO+Pwsbnvvt8UeT7vSHjyK5Nq+ZGj6bOPpoXGqyAGPvj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