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学生的群体和个体差异

学习目标

1. 明确性别差异的表现。

2. 了解社会经济差异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情绪、同伴关系、智力发展的关系。

3. 了解民族文化和语言差异、智力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行为模式差异的关系。

4. 掌握智力差异的表现,理解几种典型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

5. 明确学生差异的多样性,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曾教过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老师问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业不是空白,就是乱涂。老师也很想拉他一把,所以经常在旁边指导,老师在时,作业还好些,老师一走,他就又开始不画或乱涂。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发现他在自己本子上画各种恐龙,非常漂亮。当时就想,他还是喜欢画画的,只是对美术的其他内容兴趣不高,兴趣比较单一。接下来一节美术课,一上课老师就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恐龙的图片,在学生赞叹之后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从动画片里给大家找来的恐龙图片,咱们班也有一个画恐龙的高手。接着就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面对全班同学,他的脸红了,在鼓励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恐龙的图画,这张画让同学们震惊,大家对他的画发出赞叹的声音,那时老师看到他眼角闪过的自豪。下课后老师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光画好恐龙是不行的,美术中还有许多内容等着你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学得很好,还能在美术比赛中得奖呢。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经常注意鼓励和表扬他,他也逐渐地喜欢上了美术课,也更爱动脑、更爱动手了。

在上面的个案中,那个“特殊”的小男孩着实显得格格不入,与众不同。然而,他亦是幸运的,因为,他这匹绘画领域中的“千里马”,被慧眼识英才的“伯乐”老师给发现:扬其长处,带其不足……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学习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而教师,也应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肯定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评价标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纵向的角度来比较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8bUevx1ieka5L9u16iR4IZe+TuexdWAc5/r1zDzNIlpvgGZWnwF+pj0CoELbjV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