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写说明

读大学时,我对发展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决定报考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从此走上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道路。时光飞逝,从教竟也有二十余年,如果有人问我:“假如只允许你教一门课,在众多的心理学科目中,你会选择哪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发展心理学。”从教时间越长,我越感受到发展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我理解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学科,通过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学术训练并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将了解人的一生发展脉络,知晓自己的过去(儿童和青少年)、现在(青年)和将来(中老年),增进自我认识,更好地规划人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不同年龄的人群。本书的编写也努力体现上述目标。

本书的写作以年龄为主线,每个年龄的心理发展都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三个部分。在编写时,我们着重突出以下特点。第一,特别注意把年龄特征写出来,让学生或读者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年龄阶段个体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的差异。例如,讲思维发展时,婴儿期我们主要介绍婴儿对简单物理知识、数概念和因果关系的理解;学前期主要介绍概念与推理能力的发展;学龄期主要介绍科学思维、逻辑推理和学业技能的发展;青少年期主要介绍其思维的突出特点如理想性和批判性等;成年期主要介绍后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第二,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读者。国外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有几个特点,一是婴儿心理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研究方法上极具创新性,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结论;而我国关于低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数据则可以用匮乏来形容,希望通过这些研究的介绍可以促进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二是结合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探讨心理发展,如发展心理学家对工作记忆、错误记忆、自传体记忆和前瞻记忆这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也有所涉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努力介绍我国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往学习发展心理学时,学生们普遍的感觉是在学习西方发展心理学,都是西方的儿童或个体发展的结论。虽然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文化的差异也不能忽视。基于此,在本书中结合相关主题,尽量把中国学者的研究也加以介绍,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发展,以及我国发展心理学的进展。第四,从读者的角度写作,提高可读性和可用性。尽量提供实验的基本流程或数据,以方便读者理解。

本书由李晓东负责设计、统稿和审定工作,孟威佳协助部分章节的设计与审定工作。具体执笔人分工如下:第一、二、四、五章,李晓东;第三章,高秋凤;第六章,袁冬华,李晓东;第七章,李晓东,高秋凤;第八章,庞爱莲,李晓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报告,在此向这些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陈静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李晓东
2012年11月26日 JwSEfJwj/h0pyqhjCJocCoDvxaAIKO6vLceygJR59eUYZoKKK+vjQQXIgNVBGN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