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欢迎使用新编《西方文化史》一书。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书籍。把西方文化的内容放在一本书中讲述,其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西方文化,在地球的西方众多国度的文化中存在着一种一致性。虽然那些地区在历史、地理、环境方面差别巨大,但这个文化最初的来源几乎完全相同的事实,都根据同样的原则向前发展,并产生几乎基本一致的相似结果,表明它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因此,对西方文化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来进行叙述显然是合理的,因为它的确代表着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指的“文化”是一种“大文化”概念,即广义上的文化,包括哲学、思想、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甚至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因此,在本书中“西方文化”一词的内涵可以说基本等同“西方文明”。不仅如此,在实际撰写中,为了行文的便利,我们还是较多地使用了“西方文明”一词,希望读者能够明察。

当然,我们在梳理西方文化过程中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西方文化的一致性是十分的明显,但在另一方面,它的多样性却又是十分的惊人。西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社会,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整合形成的,它的复杂性和多彩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探寻西方文化的历史时,在对它的起源,它的形成,它的发展,它的面貌特征进行概述时,我们便无法在一个地区或个别国家得到答案的全貌,只能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度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寻找我们需要阐述的内容。这样,在实际描述过程中,在涉及不同时期或不同主题时,以不同地区和国家为主要对象也就不可避免。

西方文化中的西方,从地域上讲,主要指欧洲,18世纪以来开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罗马的法律组成,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共同汇合而成的。而这一切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和流。

在本书的前言部分,说明一下本书的一些特点似乎是必要的。

首先,本书是作为高等院校教科书,特别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来撰写的,以尽可能全面和扼要的方式介绍和评价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基本宗旨。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与大多数论述或介绍文化史的书籍往往都不包括历史内容的做法不同,刻意在每一章,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前的章节中,包含了对相关历史的梳理和扼要叙述。因为,我们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缺少对西方历史的了解就很难把握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因为文化毕竟是历史的产物。我们希望本书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必要的历史和背景知识,而且能够帮助读者把握文化的内涵。因此,应该说,对历史的叙述是本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它看成是本书的一个特色我们亦会感到高兴。

其次,我们认为对文化史的学习是为了了解西方的文化是如何达到今天这一状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借鉴西方有过的经验。这样,关注西方社会在文化、思想、制度、艺术、文学、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实际撰写中特别注意凸现贯穿其中的文化成就。那些在历史上推动西方文明进程的思想、运动和成就,特别是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运动和成就,得到了较多的提及和论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对文化史的有关方面进行叙述时,特别注意对其中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较深的挖掘和较多的阐述。我们这样做倒不是因为西方文化中不包括消极和值得批判之因素(老实说,若是把那些消极的和值得批判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这本书的篇幅是不够的),而是在那方面过多着笔对我们实在没有多大的益处。我们认为学习西方文化主要不是为了寻找其中的短处和对之进行口诛笔伐,而更多的是为了了解和借鉴它的长处。

第三,本书以一定的篇幅对艺术进行了介绍,并附加了众多的图片。我们认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而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的,艺术反映了艺术家与他那个时代的关系,讲述生活的意义。艺术实际上是在给生活塑形。事实上,在文化发展史上,艺术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恐怕更是如此。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的话:“艺术是一种高于经验的知识。”西方的历史表明,艺术对于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建筑、雕塑,还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无论是巴洛克风格,还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极大影响和改变了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和观念。除了视觉艺术外,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学艺术(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概莫能外。我们衷心希望读者能从中收益。

最后,西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其他文化影响下,在与人类其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在一般的观念中,古希腊和古罗马被视为西方文明之源,目前大多数论及西方文明和文化的书均以此作为开端就是这一观念的很好说明。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是19世纪以来流行的欧洲文化中心论造成的一种偏见。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和越来越多的考古学成果表明,西方文明与其说是源于希腊的克里特岛,不如说是源于古代近东地区,特别是两河流域。事实上,西方文化的产生是古典文明和古代中东地区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古代中东地区文明的历史要早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上千年。正因为如此,本书把古代中东地区文明,特别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希伯来文明作为开篇,视为本书的开端,其意义即在于此。

鉴于国内在西方人名的译法上不尽相同,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进一步阅读的需要,我们对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包括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等,提供了他们名字的英文拼写。使用英文拼写主要是基于英文的通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否则我们就必须面对诸如古苏美尔、古埃及、古希腊等一类绝大多数人所不太熟悉的语言。

本书的撰写首先得益于全国高校中实施的“98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各高校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步伐。本书于2000年以“欧洲文化”课题正式在南京大学“985”工程的“课程建设”分目中立项并得到研究经费上的支持。该项目的目标是在原有主要讲授欧洲文学课程的基础上引入西方文化内容,其中包括思想(如哲学思想、文艺思潮、文艺理论等)、历史、社会形态、影响社会发展的科学成就、与文学密切关联和相互影响的艺术等,使课程能够较为完整地展示西方文明的内容和发展历程。这是一项以文化史改造传统文学史课程的尝试。作为高校一门基础课,以内容较为宽泛的西方文化代替内容相对狭窄的欧洲文学无疑将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助于青年同学对我们这个世界,特别是对西方发达世界的了解,有助于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该项目所要实现的成果包括编写教材两册(上、下册),供一学年使用。上册从文明初始至启蒙运动,下册从美国独立革命至20世纪末。尽管本人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但项目的设计是该成员组集体的结晶。原计划本书由项目组成员共同撰写,但由于各成员手头原有任务需要时间完成,上册的撰写便由本人单独进行,不过,本书的下册则由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

尽管这是一本面向21世纪高校文化素质基础课的教材,但同时也是一部具有新意的西方文化史的读本,完全适合大学生、研究生以外的广大读者,尤其是西方文化爱好者阅读和使用。相信使用了本书的读者会感受到本书带来的知识、思想和愉悦。

对于西方文化,本人素怀浓厚的兴趣,与其说是为自幼好奇心强所致,不如说是我们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特殊使命感之驱使。中国谚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包含的哲理可以说是本人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西方文化的根本动因。当然,本人对西方文化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兴趣上,自1977年在南京大学任教以来,自己的研究课题就一直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西方文化的有关方面是本人长期研究的对象。1990年起,本人开始为南京大学外文系的研究生开设“西方文明”、“犹太文化与西方文明”之类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后期,本人还应邀在美国有关大学讲授过“世界文化史”和“世界人文遗产”等课程。此外,在过去的15年中,本人有幸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的近20个国家进行讲学、研究、游历、造访,亲眼目睹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良多。应该说,凡此种种都为本书的编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像这类的书总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完成的,本书的大多数思想和观点自然来源于他者。本人在过去20多年对西方文学、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社会、艺术、民族等方面的学习和了解,以及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一切相关知识都对本书的撰写产生影响。在实际撰写过程中,本人重读和查阅了本人收藏的和图书馆中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尽管本人借用的部分在书中的脚注和本书末列出的参考书目中有所交代,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如某一具体观点或某一具体论述)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列出和具体标明。本人希望那些看到本书采用其学术成果的作者不会因为没有具体提及他们的名字而感到不悦,他们应该为他们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本书采用而感到高兴。本人亦希望借此机会向所有从事西方文化研究和与他人分享其研究成果的中外学者同仁致敬和表示谢忱。

当然,这样说并非是要彻底推卸自己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本人对书中所有内容材料的选择、观点的罗列和相关分析评论负责。应该说,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本人在西方文化研究课题上长期思考的许多结晶。

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还绝不是它的终结,因为,它仍显示出自身拥有巨大的生命力。人们,特别是中国学者,对它的认识才刚刚开始,要真正认识和深刻了解它的实质和丰富的内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仅仅是从一个角度,一个中国学者的个人角度,描述它的出现、历程、内容和影响。尽管在撰写中一再斟酌推敲,但一管之见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并欢迎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最后,本人还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本书的责任编辑张冰女士对本书出版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本书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以现在这个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徐新
壬午年五月识于金陵结网轩 JjCEk7/oazQNHSgGtNotcN9WhQWaCSe6qHd22+Xu7X1bUW6SmhPxd73ocCdoD7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