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黏性的制度,才能帮助管理者聚拢团队的人心∣
管理者每天都在和制度打交道,制度的“黏性”是什么?怎样理解“黏性”这个词呢?中关村有一家创业公司,老总公布了一项特殊的规定:员工对上司有任何不满,都可以写匿名材料投诉。写电子邮件起不到匿名的作用,他就鼓励写书面材料。老总本以为此举可以赢得员工的心,但是员工对这项制度视若无睹。因为他将投诉箱挂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门口。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员工打了差评,员工不认可,不重视时,规章制度便形同虚设,就没有了黏力。一项好的制度必须可以“黏”住员工,起到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将团队内的成员聚成一个坚固的整体,这便是制度的黏性。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有效地传达信息。 信息的有效传达,必须以员工接受为准。管理者颁布了一条规定,如果员工不以为然,信息的传达就是失败的。如果员工充分地认可并彻底地执行,信息才算传达到位。对于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情权,也有这样的心理需要。管理者满足员工这一心理需要的最佳路径,就是制定成熟健全的规章制度。它可以保证员工从感情上和从行动上接受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去。
分派责任 。工作责任的划分,需要通过制度来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部分员工的负担不是过重而是过轻了,另一部分员工则承担了过于繁重的任务。一些人闲得要命,另一些人却累得要死。这里的轻重可能不是指工作量的大小,而是实际的责任。有多大的能力,就得分派多大的责任。有财务总监的能力,就不能分出纳的工作给他;有人事经理的能力,就不能让他去做普通的招聘人员。制度的作用是:保证能岗匹配。如果你的制度不能做到这一点,人才就会离心离德。
保证一事一权 。人没有合法的权利,在工作中就无法做出有效的决定,不是有效决定的工作注定是没有效率、重复的工作。我们管理一个部门需要企业的授权,员工做一样具体的工作也需要部门管理者的授权。这些授权必须写进制度,保证一事一权,让员工做事师出有名。在企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下属为了一个简单的决策忙得团团转,消耗大多数时间往返于各个领导之间。分享权力最好的做法就是一事一权,员工做多大的事情,企业就要给他多大的权力。不需要事事汇报,时时汇报。在遇到疑难时,他们可以自主决定是自己解决,请教同事,还是向领导汇报。总之,企业的制度必须使员工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
分配企业的资源 。没有钱,任何工作都开展不起来。一个团队首先要做到支出自主,按照预算有条不紊地开展业务。制度要把人和钱高效地连接起来。“支出自主”并非没有限制,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而是要求在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可以预先分配资源。现在很多管理者看似愿意给下属一定的自主权,却不想写进制度,只给了一个嘴上的承诺“你可以怎样怎样”。员工心知肚明,这是无法落实的权力。对于员工的工作,这些管理者从不吝惜口头的鼓励,但是一旦涉及资源的协助、财务的支持,就没有了下文。企业的制度如果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就不利于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造平等的氛围 。“平等”是制度产生黏性的先决条件。我们知道,中世纪以前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仅凭衣着服饰就能看出人们地位的高下,不平等的制度产生了阶级,也创造了种种不公。其实,现在社会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等级制度。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企业的章程、制度和员工手册多多少少就有这种不平等的倾向。暗藏在企业制度中的不平等条款对于管理的伤害是巨大的,往往会在企业遇到危机时凶猛地爆发出来,这就很难保证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平等的制度,就是为了让每个人公正公平地享受企业的回报,获取企业对于个人在工作上的支持。
让工作形成流程,有据可依 。在大多数的企业中,你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管理者:他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具体做什么呢?无非是主持一个又一个的会议,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指导下属开展业务。这样的管理者既没有时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又降低了团队的整体效率,原因就在于没有让工作形成有据可依的流程。管理者自己陷入杂务之中,总是需要亲自上阵,员工明明有想法、有活力却不知从何入手,干脆变成了懒人。企业的制度一定要让员工能够自主地工作,真正地分享到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员工的创造力,使管理者从繁杂的基层事务中脱离出来,集中精力做好战略层面的工作。
制度在经营管理中无处不在,就像人体内的红细胞,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董明珠说:“好制度让坏人变好,坏制度让好人变坏。”一个团队对人才有没有吸引力,首先取决于这个团队的制度是否具有强大的黏性。就如同彼得·德鲁克所说:“一个结构设计臻于理想的组织,应该充分地分享权力,每个人应该都能了解他工作所必须了解的事,也应该都能随时获得他工作所必需的资源。”
要实现这个目标,管理者就要建立适合于自己团队的规章制度。有了卓越的制度,才能让人才发挥全部的潜能,让每一分钱都创造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