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雄鹰,不做雏燕

在我做父亲之前,曾读过一篇文章,说山鹰常常把巢穴筑在悬崖边上,当雏鹰长出双翅、羽翼渐渐丰满时,山鹰就停止衔食喂养它们,并且会狠心地把它们“推”下山崖,看它们在山崖下挣扎、扑腾,在它们好不容易飞上来之后,再一次把它们“推”下去……

山鹰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怎会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呢?可是,正是这种“残忍”,最终练就了雏鹰一副强健的翅膀。所以说,山鹰这样做正是在爱孩子,这样的爱理智而且充满远见。

看看我们人类,似乎比山鹰懂得爱孩子。孩子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对他们呵护有加,怕他们冻着饿着,怕他们受委屈,不舍得让他们吃苦受累,更不舍得让他们出去经历风雨。孩子能自己做事情了,父母也是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了。

一些比较富足或者有权势的家庭甚至利用各种关系,不仅让孩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且为孩子的求学、就业大开方便之门。他们为孩子铺就了一条洒满鲜花的人生大道……

家长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辈的深恩厚泽,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样的孩子一旦遭遇不测或身处逆境,就会一蹶不振。有的甚至依偎在父母的“翅膀”底下,即便该担当起赡养父母的职责了,依旧靠父母生活。

近年出现的“啃老族”最具代表性。据调查,这个群体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至今已经约有30%的成年人靠父母养。这就是父母倾尽爱心养育孩子的结果。父母如果能如山鹰那般理智,孩子何至于在该自立的年纪依旧不会“独飞”?

案例

小牧是一名初一新生,学校在开学之初,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为了能更好地磨炼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体魄,学校把孩子们带到军营训练,进行寄宿式的军训。

这下可把小牧愁坏了,从小到大,他从未离开过妈妈,让他独自生活几天,竟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情。小牧当天放学回到家就愁眉不展,还唉声叹气的。妈妈也是一脸愁容,千百个不舍。第二天出发时,妈妈和小牧都泪眼婆娑的,就像生离死别一样。

妈妈给小牧收拾了很大的一个包带着,里面放了七双袜子,还有一堆吃的喝的。可是到了训练营,小牧还是把自己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连最基本的整理内务也做不好。教官看到他乱糟糟的床铺,很无奈,便让他重新整理,可结果是还不如上一次。教官非常生气,说小牧是故意的,于是罚他去站军姿。

军训过后,小牧的妈妈来找班主任,她非常不满地表示:自己儿子受了那么多苦,怎么才得了中评?老师说这孩子一点进取心都没有,太不自立了,被子叠不好,也不愿意练习,结果常常被教官罚。

妈妈一听这话生气地说:“他才多大的孩子呀,叠不好就叠不好吧,在家我从来都不让他叠被子,他来学校是学习的。再说了,就这点小事,也不至于让他在太阳底下罚站啊!”老师看着咄咄逼人的小牧妈妈,终于知道小牧为什么连被子都叠不好了……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 告诉孩子凡事要靠自己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陶行知。2017年“东子走中国”的文化先哲寻访,我特意来到陶行知的故里——安徽歙县,感怀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民教育家。我很认同陶行知说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句话。多年来,不仅自己在努力践行这句话,而且也在用这句话教育、引领我的孩子。

“不靠天不靠地,凡事靠自己。”这是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她灌输的思想。因为我深知: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要想使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风雨中站得直、走得稳,就必须具备自强的精神和自理的能力。

可案例中这位妈妈的教育观点恰好与东子的相反,她不想让儿子经历风雨,也不管儿子是否自强自立,只要孩子不遭罪不受苦就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教育思想的家长有很多,尤其是在物质条件好的家庭里。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孩子不能总是像雏燕一样,等待着父母的照顾。早晚有一天,他要飞出父母的怀抱,飞到广阔的天空中。天空之大,父母的臂膀又怎能撑得起来呢?从未练习飞行,又怎么能在天空中翱翔呢?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是倾尽所有,倾注满腔的爱。爱孩子是父母之天性和职责,可是过多的爱,只会使孩子沉溺于父母编织的温柔保护圈里,这会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因此,父母这种过多的呵护并不是真正爱孩子,而是错误的爱,是一种自私的爱,非理性的糊涂爱。

像案例中的小牧这样的孩子,在妈妈的过度保护下,已经渐渐丧失了男孩子所应该具有的自强、自信。孩子十多岁了,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更可悲的是,这位母亲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家长也只能教育出这样的孩子。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母亲,还不知道自己正在为儿子种下一枚苦果,等到孩子成年后,恐怕悔之晚矣。所以,抱着这种教育观点的家长该自我反省一下:你是想让孩子做一只在天空翱翔的雄鹰,还是一只缩在巢里的雏燕?

如果是前者,那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去感受,历练好男儿的精彩人生。

2. 让孩子独自去飞翔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

一位拥有千万资产的单身母亲,为了逼独生子成为真正的男子汉,隐瞒了自己身患绝症的事情,狠心地将他赶出家门,让他独自去谋生。儿子坚强地挺过了事先约定的两年期限,可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并用心良苦地留下了一份遗嘱:“当妈的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如果把什么都给你事先准备好,让你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生活,那只能是害了你。一个没有自强精神和没经历过磨难的人迟早会被淘汰。”

这是一位“山鹰式”的母亲,想得深,看得远。虽然她很清楚自己所留财产足够儿子吃穿一辈子,但她却用别样的方式让儿子练就了生存的本领,即使离开母亲,儿子也能从容地面对世事。她留给儿子的精神财富远大于所留的物质财富。

毋庸置疑,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雄鹰”,将来能独立于世,勇敢地翱翔于蓝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不是在培养“雄鹰”,而是在造就“雏燕”。

让我们看看国外那些声名显赫的成功者是如何培养“雄鹰”的: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总统父亲伸手,而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救济金度日,表现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芬兰总理的儿子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他的费用只够他日常所需的三分之二,他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十九岁离家,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在中国,“从来纨绔少伟男”,而在国外这些富豪、政界要人等显赫家庭里,走出来的却是自立于世的强者。圈养的孩子只能是雏燕,放手让他去飞,他才会成长为雄鹰。

孩子年幼时,遇到一点小困难,开始时想自己解决,若不成功,第一反应会想到找爸爸妈妈。他们会无意识地向父母求助,这个时候,父母如果马上去帮助孩子,困难很容易就解决了。下次,孩子再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开始想到的就是找父母帮忙。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不再想要自己努力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求助父母。

为了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可以独当一面、独自面对人生的男人,请松开保护孩子的臂膀,让孩子独自去飞翔,等待着哺育的永远是雏燕,而能翱翔蓝天的才是雄鹰。 RlZNdatnVa0tpzp7ulA5lhqhWtf2XZw/SYOPcYTdrwHQuvOMeQT/Qe0qPkA3vO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