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呱呱坠地,小小的身体躺在我们怀中,我们恨不得把他含在嘴里,装进心里,在孩子此后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用所有的爱呵护着他,照顾着他,直到他长大成人。
好像是习惯了这样一直照顾孩子,好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在孩子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该逐渐放手,该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所以,孩子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每天穿什么衣服,母亲依旧要日日将自己选择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孩子本可以自己出门买文具,父亲依旧要坚持做孩子的采购员;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往返于学校和家中,可是父母还是要轮换着接送;孩子已经可以独立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了,父母还要一手包办,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意愿……
孩子从需要被照顾和保护,到自己独立生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一定要避免爱心泛滥,过度照顾和保护孩子,要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想、去努力,才能使孩子逐渐形成独立的观念,并以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具有自立意识的人,家长要狠下心来“逼”着孩子独立。听到这句话,大多数家长都会皱起眉头。对每个父母来说,孩子都是心头肉,平时生怕他受一点点委屈,怎么舍得逼他呢?
东子这里的“逼”,当然不是让孩子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而是“逼”着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让孩子明白,这些事情是属于他的,谁也不会帮他做。现在是这个样子,以后他长大了也是,只要是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
小甘是初中一年级的男生,平时很机灵,只是有些懒惰。
每天妈妈叫小甘起床的时候,他总是磨蹭再磨蹭。直到上学的时间快到了,才不得不匆匆忙忙地跑出家门,脸也顾不上洗,更别提叠被子了。
某个星期六,妈妈照例帮小甘把校服洗干净,又把他的球鞋刷好,好让他下个星期干干净净地去上学。为了把球鞋刷得更干净,妈妈总是把鞋带抽出来,周日的时候再帮小甘穿上。可是星期日下午,妈妈去参加同学聚会,老同学十几年没见,有聊不完的话题。晚饭后,大家又跑到歌厅去唱了大半宿的歌,所以很晚才回到家,妈妈回来便倒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妈妈把做好的早餐用干净的塑料袋装起来递给小甘。小甘也还和以前一样,急急忙忙地准备出门。刚要出门时才发现,鞋带没有穿。这下小甘急了,跟妈妈耍起脾气来。妈妈说让他换一双鞋穿,他不同意,说当天有体育课,老师要求穿运动鞋。
无奈,妈妈只能马上帮他穿鞋带,同时扔过去另一只没有穿鞋带的鞋,叫小甘自己穿,小甘却摇摇头说不会。等妈妈将两只鞋的鞋带都穿好后,小甘刚要下楼又发现作业本忘带了,让妈妈上他房间找作业本。一通忙乎后,小甘才赶往学校……
人的惰性似乎是天生的,没有人教过孩子逃避劳动,可是他自己就会知道,完全不需要学习。其实,别说是孩子,即便对于大人来说有点惰性也是正常的。虽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作为家长,还是要及时制止孩子的懒惰情绪,不能对他放任不管。
案例中的小甘就是典型的懒惰孩子。初一的学生,应该十二三岁了,只要是智力正常肢体无残缺,不可能不会穿鞋带,何况小甘还是挺机灵的孩子。这说明,孩子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去做。知道妈妈前一天晚上有事情不能及时帮自己穿鞋带,本应想到自己做,而不是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还是依赖着妈妈,甚至由此埋怨妈妈。
虽然小甘做得不好,可是这也不能完全怪孩子,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家长应该负主要责任。这位妈妈对于孩子的态度简直可以用“纵容”来形容。妈妈为孩子的懒惰大开方便之门,帮他叠被子、洗衣服、穿鞋带、装书包,正是因为妈妈帮孩子办了这些事情,孩子才会养成懒惰的习惯。
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孩子会理所应当地接受,甚至以为全天下的家长都这样。有这样的家长,孩子当然不可能自立,树立自立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了。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处处依赖父母的习惯,也不用着急,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办法来帮助孩子改正。比如说“逼”着孩子做一些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当然,这种方法只能用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上,而且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孩子说自己不会整理书包,家长就要拿出家长的态度“逼”着孩子自己整理,若是孩子听到告诫还是无动于衷,那么就让他承担他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比如若不整理书包,就有可能把作业或是书忘记在家,家长即使看到了也不要给他送过去,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受到老师批评,或需要向老师做出解释,而上课没有书也是件麻烦的事。有了这样的教训,他就会自觉地整理书包了。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而闹别扭,甚至和家长生气,这些不过是孩子反抗的一种方式,本能地以为只要这么做家长就会一如既往地帮自己做好。所以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让孩子自己完成这些事情。
慢慢地,孩子就会接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时间长了,自己动手成了习惯,不知不觉中,他就不再需要家长来“逼”着做了。
“逼”孩子独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培养孩子自立的方法。很多家长一看见这个“逼”字,便不住地摇头,觉得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很不好。可是,请我们的家长冷静地想一想,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想想孩子的未来吧!他要面对的不单单是父母、家人。等到儿子长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他要到外面的世界打拼。这时候一个自立的男人和一个不自立的男人,谁更加容易成功?谁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站稳脚跟?答案应该不需要东子来说吧。
所以,请我们的家长,为了你儿子的将来,即使儿子带着怨恨的眼神,也要狠下心来,“逼”着儿子独立。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也是家长负责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