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适当做个“懒”爸妈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自立的孩子,因为对于一个男孩来讲,自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格。一个男人,他能不能被社会认可,首先看他能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社会竞争是残酷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大部分家长都意识到,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立的男人。但是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这也是大多数男孩家长所关心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家长在单位工作不一定勤快,但在家里对孩子是绝对勤快,万事包揽。孩子自然落个清闲,这种清闲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他的自理能力逐渐被父母的这种勤快剥夺了。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实际上是在害孩子。

一些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还小,现在就帮他做一下,以后等他长大了,再把事情交给他做,殊不知,这样的意识培养出来的孩子最后可能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孩子慢慢长大且一无是处的时候,家长便开始埋怨,这孩子怎么就不自立呢?一点都不像自己。是啊,家长把自己变成了服务者,把孩子培养成了享受者,该怪谁呢?说到底,是家长害了孩子。

所以,要适当地做个懒爸爸懒妈妈。勤快的爸妈养懒惰的娃,而懒惰的爸妈却育勤劳的娃。虽然这话和身教相悖,但还是有些道理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能干的爸爸妈妈养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差;而那些相对“懒”一些的爸爸妈妈,因为帮不上孩子什么,好多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也就能够早早自立,早早照顾自己和家人了。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出了名的懒惰家庭主妇,家里乱得一塌糊涂,每天除了吃饭,就是打麻将。可想不到的是,她的两个女儿一天天长大,竟一个比一个勤快,从七八岁开始就承担起做家务的重担。尤其是大女儿,把妈妈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人们都说,这两个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可惜了。可我觉得,也许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才造就了两个孩子的勤快和能干。

同样,我也见过勤快无比的妈妈。女儿都读初三了,袜子还是妈妈给洗。因为要上早自习,孩子每天都要起很早,哪怕自己休班,妈妈也要起得更早给女儿做早餐。然后,一大早骑自行车把女儿送到学校去。而孩子下晚自习的时候,常常是夜里9点多,妈妈无论白天多累,都要给孩子做夜宵,看着女儿吃下去了,把女儿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了,伺候孩子睡下了,才肯上床休息。除了把女儿照顾得妥妥帖帖之外,平时,她从不让孩子动手做家务,即便孩子要刷碗,她都夺过来自己干。结果,孩子高中住校时,不到两天就哭着跑回了家,说什么也不去了。原来每天吃完饭孩子不会刷碗,同学们都笑话她。衣服脏了,更是不知道怎么洗……

所以说,能干的妈妈养大的孩子大多自理能力差。而那些懒妈妈养大的孩子却能够早早自立。

正是家长的“懒”,把劳动、照顾自己的机会给了孩子,孩子也成长了。依赖本身就会滋生出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

案例

小力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男生,学习非常好,也很聪明。可是班里却没有同学愿意做他的同桌,因为和他同桌,简直像生活在“破烂堆”里一样。

小力平时总是穿得干干净净,书包背来学校时,也是整整齐齐的。可是你再看他书桌下的抽屉,东西塞得满满当当。每次要找什么东西,就稀里哗啦地往外拽,找到了再把没用的东西直接塞进去。常常同桌一动桌子,他的东西便会掉到地上。平时扔垃圾,也是直接往桌子底下一丢,就不再管了。

大家看不惯,都让他收拾一下。他也很不好意思,可是回答却让人很无奈。“我不会。”小力一脸歉意地说。如果你知道小力在家里的情况,或许就能明白六年级的男生为什么连收拾书桌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会了。

小力一回到家,妈妈就帮他把书包卸下来,叫他洗手吃饭。洗手的水已经打好,连饭也盛好了。吃完饭以后,也不用小力帮忙收拾碗筷,刷碗的活儿更是不会让小力干了。

小力的妈妈说:“儿子,什么也不用你干,只要你把学习成绩弄好就行。”于是小力在家时,只管趴在书桌上看书,写作业,或是复习功课,别的事情妈妈全部都代劳了。晚上洗脚水妈妈也会帮着弄好,叠被子、整理书包就更不用说了。除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喂饭,小力的所有事情,几乎都是妈妈代办的……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 适当做个“懒”爸妈

每个家长都想给孩子创造最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但是有的时候,爸爸妈妈过于“勤快”了,不但对孩子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孩子自立意识的建立。所以,请家长学会适当地“偷懒”。

当儿子要求爸爸妈妈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应该适当拒绝。比如已经上小学的儿子在家里玩游戏的时候,让妈妈帮他拿一根雪糕,这个时候妈妈如果说“天太热不想动,你自己去拿”,孩子也就不依赖妈妈了。

可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的家长都会顺便帮儿子拿了。如果仅仅是顺便,倒也无妨。问题是这一顺便,就会有无数次顺便。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这种“顺便”,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反倒不习惯自己动手,只知道叫爸爸妈妈了。表面上看,这都是些小事情,家长一般不会注意,但培养孩子往往就在点点滴滴里,所谓润物细无声。

就像案例里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主动承担了孩子本来应该自己承担的事情。其实叠被子、折衣服这些小事,只要妈妈放手,孩子自然就学会了。可是这位妈妈却过于“勤快”了。最后,孩子接受了妈妈的“勤快”,自己变得什么都不会做了。

所以,想要让孩子自立,首先要做个“懒”爸妈。

2. 不要把孩子推入被嘲笑的窘境

孩子不可能天天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他们要接触社会,和别人相处。习惯了爸爸妈妈的帮忙,孩子由此会产生遇事求人的思想,而那个时候却不会有人像父母一样帮助孩子干本应该他自己干的事情了。

案例中的小力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不能整理自己的东西,当然不会有人帮助他。等他慢慢长大了,很多事情他自己都不会,到那时,他也许还是会采取现在的处理方式,对混乱的生活不以为然。可是他身边的人,却不仅仅只是不想和他坐一桌了。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这真的需要我们冷静思考,要了解什么样的爱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毕竟孩子不能永远待在父母的身边。他们有一天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去社会上打拼。尤其是男孩子,自立对他们来说,是无比重要的,拥有自立意识的男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可是家长无节制的帮忙,只会阻碍孩子树立自立意识。

一个人的自立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其主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具体事情的体会,慢慢在心里面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家长适当“懒”一些,孩子自然就知道这些事情要靠自己来完成,慢慢地,孩子也会明白,不能遇到事情就去寻求别人的帮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拥有了自立意识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所以,家长适当“懒惰”,会让儿子更好地成长。 ezPepuaMtTZOMNReL9B7jayCTUW9T7Zz5YhulP1QlkraLsYs1IvKGykKIy7IdZ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