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出于顺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背景的需要,本书在第1版出版5年后,进行了一次较大程度的改编。

考虑到计算机软件在设计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我们认为实验课程不应简单地针对性介绍某一特定软件的使用方法,而应当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给出一个相对泛化的使用模式,帮助学生今后不论使用什么软件,都能通过一个较为通用的思路在使用的软件中找到想要使用的命令和操作,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因此,本书增加了“应用软件的使用——概述”一章,通过介绍一个浏览器和一个压缩文件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来讲解大部分应用软件的使用思路。

此外,我们对常规应用软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将第1版的“网页制作”“多媒体与Internet应用”两章整合为一章,去除了过时的部分;在讲解编程环境的配置时,将原来使用付费软件改为使用开源的Java和Python环境,使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加友好,提升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我们还制作了一些微课视频,为的是对本书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可以扫描附录A中的二维码进行学习。微课视频的具体内容见附表。

最后,我们希望本书更多体现计算机在计算这一任务本身上的巨大价值,同时培养读者的计算思维,或者至少做一个领路人的工作,让读者能够对计算机的应用有一个多角度的认识,所以增加了“计算思维和自动化”一章,通过两个选做实验分别体现了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巨大优势,以及当遇到重复劳动时要如何使用计算机以简化反复操作。这在目前的计算机入门教学中是非常缺失的,而我们认为这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所在。

本书的作者为吕云翔、余钟亮、张岩、李朝宁,另外,曾洪立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并进行了素材整理及配套资源制作等。

作者从事计算机导论教学多年,本书的部分内容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果,在此感谢所有为本书做出贡献的同仁。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 者
2019年1月 RLH2NYuyn166cSvvddb9FcCFUtIdRfUZn2V75x7PAmnFffSWLpF7gLV9qlQjdl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