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已经出版整整十年了,从第1版到现在的第3版,深受几百所大学教师的喜欢,也获得不少殊荣,如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但在《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作为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们总感觉实验的辅导不够,缺少一本实验辅助教材,毕竟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软件测试的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这恰恰需要借助课程相关的实验来实现。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测试方法和技术,将来在工作中也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为此,我们组织业界工程师来编写这本实验教材,作为《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教材的有力补充,从而使软件测试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

如今,软件开发模式从传统的瀑布模式已转向敏捷开发模式,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越来越趋于融合,这也意味着不仅专职的测试人员要开展软件测试工作,而且开发人员也要从事测试相关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单元测试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软件测试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况且,在校的大学生对业务的感受比较少,但他们对代码更熟悉、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单元测试,这和业界的需求也正好一致。为此,本实验教材重视单元测试,为单元测试共设计了7个实验,不仅包括逻辑覆盖(如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MCDC等)的测试设计、动态测试等实验,而且包括静态测试分析工具的实验。考虑到大多数学校开设了C/C++、Java编程的课程,动态测试工具选择了JUnit和CppUnit。在敏捷开发中,持续集成是最重要的、优秀的开发实践之一,为此增加了基于Jenkins的集成测试实验作为集成测试的关键实验。所以,在第1篇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实验中共设计了8个实验,分别是:

◇实验1:语句和判定覆盖测试设计

◇实验2:条件覆盖和条件组合覆盖测试设计

◇实验3:修正条件/判定覆盖测试设计

◇实验4:基于JUnit的单元测试

◇实验5:基于CppUnit的单元测试

◇实验6:基于JavaScript的单元测试

◇实验7:基于PMD的静态测试

◇实验8:基于Jenkins的集成测试

目前,Windows应用越来越少,而Web应用、移动App应用成为主流,所以在系统测试中主要以Web应用、移动App应用作为测试的对象(案例),开展系统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这类实验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测试分析、测试设计,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开发自动化测试脚本,借助测试工具来完成测试脚本的执行与结果分析。从测试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思路上看,在不同的平台上(Web、移动App、Windows桌面、Mac OS桌面等)系统的功能性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基本是一致的。如果学生要开展Windows或Mac OS桌面的系统测试实验,也可以参照Web应用、移动App应用的相关实验,并利用网络资源,做到举一反三,完成相应的实验。如果确实有困难,可以发邮件到Kerryzhu@tongji.edu.cn提出问题,我们会给予解答。根据大家的反映,如果这类需求还比较多,我们将在本书第2版增加Windows桌面、Mac OS桌面的相关测试实验。目前,我们在第2、3篇共设计了7个系统测试的实验,分别是:

◇实验9:Web应用的功能测试

◇实验10:Web应用的性能测试

◇实验11:Web应用的安全性测试

◇实验12:移动App功能与兼容性测试

◇实验13:移动App功能自动化测试

◇实验14:移动App代码反编译安全测试

◇实验15:移动App敏感信息安全测试

上述15个实验可以被看作软件测试教学的基本实验,可在基础教学计划中安排这些实验。但为了使教材内容相对完整,并照顾某些有测试方向的学校,增加了几个其他实验,覆盖验收测试、利用虚拟技术搭建测试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现在开源测试工具或框架很多,是在校学生很好的学习资源。针对开源测试工具的分析能够一举两得,既进一步了解测试工具的实现机制、对测试有更深的探讨与研究,又能学习开源框架的优秀编程实践,提升开发能力,为此特地增加了“开源测试框架Fitnesse的解析”实验。总之,在最后一篇,我们设计了4个实验,分别是:

◇实验16:基于Fitnesse的验收测试实验

◇实验17:开源测试框架Fitnesse的解析

◇实验18:搭建虚拟测试环境

◇实验19:系统安装/卸载和兼容性测试实验

本教材的每个实验,首先会说明实验目的、实验前提、实验内容、实验环境,让教师先检查一下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和环境,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然后再开始实验。如果不具备实验条件或环境,可先做些准备工作。每个实验在简要叙述实验环节之后给出详细的实验操作过程,教师和学生可以按教材的详细过程一步一步进行实验。实验需要安装的文件或文档,统一放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大家可以自行下载。

参与本教材编写的(按拼音顺序)有包蕾、蔡秋亮、陈林儿、姜华军、蒋琦、蒋兴、李燕青、林建宇、刘冉、刘涛、马海霞、王新颖、吴振宇、姚煌杰、郑碧娟、朱少民。

由于水平以及大家投入的时间都有限,教材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我们将尽力改正,力求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教材。

编者 于丁酉年 kgcx1i8RqmrNAFT0HSJ+w2q4Zmp74yjL6iZud40iwVBayweVlPjOO7NJVMzi8T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