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16+1”合作机制建立及“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的合作走势

1.3.1 贸易合作持续走强

商品与服务方面的国际贸易合作,本质上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方与商品或服务的接受方之间的产业合作,故而贸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业合作。

首先,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进出口数据说明,双方的贸易合作在近年来不断增强。2012—2016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进口平均每年增长3.7%,出口平均每年增长1.8%。在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个别年份的贸易额出现下滑,不过这不影响合作的总体态势。另外,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在各自的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6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进口额为149亿美元,占同年中国进口总额15 879亿美元的0.94%;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额为437亿美元,占同年中国出口总额20 976亿美元的2.08%。此外,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平均每年保持250多亿美元的顺差额。

其次,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进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这将有助于缩小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依赖有望上升。不过,中东欧国家受到自身生产能力限制,如若不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对中国的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出现大规模增长。

最后,中东欧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产品,中国从中东欧进口得更多的是具有国家产业特色的产品。根据2012—2016年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关于1 243项商品贸易金额的排名,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产品相似度较高,主要包括:电话机通信设备、液晶装置、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机动车及其零件、照明装置、家具制品、橡胶/树脂类制品等,中低端产品居多;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进口则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制造业类和矿产能源类两种。中国从捷克、克罗地亚、爱沙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进口产品主要有机动车及其零件、发动机、电话机设备、船舶等中高端产品;中国从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拉脱维亚、黑山和马其顿的进口产品以矿产能源为主。2016年,铝矿砂占黑山对中国出口总额的81%,铬矿砂及其精矿占阿尔巴尼亚对中国出口总额的83%,铁合金占马其顿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0%等。

1.3.2 相互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2016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排世界第3位,达到1 340亿美元,占同年世界FDI流入量的7.7%。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排世界第2位,达1 830亿美元,占同年世界FDI流出量的12.6%。

在欧洲,德国、法国、荷兰和英国是中国主要投资国家。例如,2015年,德国流入中国的FDI约1.6亿美元,占欧洲流入中国FDI总额约22.6%,其次是法国和荷兰,占比分别为17.8%和10.9%。

中东欧国家为中国在欧洲的次要投资国家,但吸引中国对外投资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截至2016年中期,中国在波兰的投资约5.4亿美元、罗马尼亚为8.7亿美元、匈牙利约25亿美元。据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透露,2016年中国对中东欧直接投资已超过80亿美元。

1.3.3 中国企业在中东欧的投资日趋活跃

由于缺少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我们收集了200家中国跨国公司(央企100家和民企对外直接投资100强)于2013—2016年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情况。通过这200家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行为,我们发现目前中国跨国公司在中东欧国家投资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大型企业对中东欧地区的调研和意向项目增长。2012年于华沙、2013年于布加勒斯特、2014年于贝尔格莱德、2015年于苏州、2016年于里加、2017年于布达佩斯、2018年于索菲亚的7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既签署了很多制度性文件,同时又签署了很多意向性的投资协议和备忘录。其中,央企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很多处于市场调研和前期论证阶段,意向性投资项目明显增加。例如,2016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捷克总统泽曼在布拉格共同出席中捷经贸合作圆桌会议,共同见证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捷克共和国工业和贸易部关于工业园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6 年6月习主席访塞期间,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了合作协议等,这些备忘录和协议指出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方式。我们认为央企投资之所以多于民企投资,是因为央企在中国对中东欧投资中具有指向性作用,同时央企投资对中国资本投资具有带动作用。

(2)从投资领域分布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合作仍是重头戏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且已经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例如,2018年,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的匈塞铁路通车。作为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建设符合双方利益互补需求。中国铁路建设近30年来发展迅速,不论相关装备、技术,还是施工经验都愈加成熟,尤其是在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合作后,进一步提高了装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而目前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都面临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更新改造问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交通基建合作可以帮助这些国家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3)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崭露头角。在“16+1”合作框架下,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前的零售和餐饮等低端产业布局发展到如今的高铁和核电、清洁技术开始走出去,是中国技术实力上升的表现,同时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16+ 1”合作的重要基础。例如,2015年中核工业集团和斯洛伐克签署了关于在核燃料循环产业链开展全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核集团继法国、英国之后全面拓展欧洲核工业产业链市场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在罗马尼亚的切尔纳沃德核电3、4号机组项目是中广核的核电技术服务成功进入欧盟的标志,并与捷克签署了《关于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全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保加利亚同时也对中广核的技术表现出兴趣。此外,2014年6月,中国株洲机车有限公司(现中国中车集团公司)中标马其顿6列动车组项目,金额达2 500万欧元,这是中国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2016年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捷克签署了《关于在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领域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及中方拟收购捷方若干风电项目的协议》,加强双方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节能环保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扩大相关技术和装备的互利贸易,同时对捷方拥有或合作开发的中东欧国家若干风电项目拟进行收购。

除了核电和清洁技术,生物医药也成为“16+1”合作下的另一个新兴产业。2015年,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首个卫生合作项目——中捷中医中心在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期间正式揭幕。中捷中医中心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与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大学医院合作建设,双方并签订了《中捷传统中医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2017年3月4日,中东欧中医药学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成立,此平台的搭建,有利于中医事业在中东欧的发展。中东欧国家在医学领域也有一些先进的经验和研究领域,如捷克在生命科学领域就比较突出。捷克的舒迪安(SOTIO)公司致力于开发基于活化树突状细胞的新疗法,专注于癌症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i+63Rt0Lme2dQLcMH8YtVQ/yO4T7o3s6TL96o/5sxTu2INprzTSEX1Xy8QyKPh9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