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Haruki Murakami

本尼·古德曼
(Benny Goodman)

本尼·古德曼 (1909—1986)

生于芝加哥犹太人家庭。10岁开始接触单簧管,同许多音乐家同台演奏,技艺日臻精湛。30年代率领自己组建的管弦乐队和小型爵士乐队演出,作为摇摆乐时代的中心人物大显身手。1938年获“摇摆乐之王”之称,在古典音乐殿堂“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首次爵士乐音乐会,并以录用优秀音乐家不问黑白种族而闻名。

以今天的眼光看,“摇摆乐之王”(“King of Swing”)本尼·古德曼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印象,即他是一位十分保守的善于商业操作的音乐家。然而正是此人打破了黑人音乐家同白人音乐家不在同一乐队并肩演奏这条往日音乐界不成文的金科玉律。他邀请颤音琴手莱奥内尔·汉普顿、钢琴手泰迪·威尔逊(Teddy Wilson)、吉他手查理·克里斯蒂安(Charlie Christian)加入乐队,周围人就此说三道四他也不以为意。仅凭这一点就足可以说本尼·古德曼是个忠于音乐之人。只要乐器发出的声音妙不可言,只要兴高采烈地摇摆,即使鱼身人他恐怕都会雇用。

对古德曼来说,较之皮肤的颜色,需要优先考虑的更是招揽各时期优秀的音乐家、纳入新的气息、使自己的乐队始终不失为第一线富有刺激性的存在。不过,许多年后他把祖特·西姆斯(Zoot Sims)和菲尔·伍兹(Phil Woods)等纯粹的现代派(modernist)网罗进去时,事态终究变得不可收拾,发生了一场骚动。这场乱子的来龙去脉在低音大提琴手比尔·克劳(Bill Crow)写的《再见鸟国》里面有详细记述。话虽这么说,但这支即使是属于折衷产物的乱哄哄的乐队,从其遗留的唱片听来也还是不同凡响的,绝不能说古德曼最后事与愿违。

尽管如此,提起本尼·古德曼,我们记忆犹新的,也还是30年代后半期至40年代录制的无数名奏。这一黄金时代录制的古德曼的演奏,随便哪一次都无与伦比,青年才子(当时才二十几岁)埃迪·索塔尔(Eddie Sauter)专门为古德曼编的组曲,演奏起来确实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有一种与往日的“摇摆之王”路数有所不同的朝气蓬勃的魅力。古德曼甜美而富有摇摆韵味的艺术气质同索塔尔不无硬涩的智性风格浑融一体的音乐于是乎在乐坛崛起,不但品位超拔,而且极具娱乐性。

古德曼老大哥想必也受到了索塔尔编曲激情的感染。如他在《恒河月光》(Moonlight on the Ganges)中的单簧管独奏就相当激进,富于现代色彩,含有仿佛在说“不能让你们把爵士乐称为轻松逗笑的把戏”的冲击力。古德曼当时也还年轻,本身也处于饥渴状态,其热情洋溢的现场演奏《卡内基音乐厅》(Carnergie Hall)诚然独步一时,但终究不无久听生厌之处。而这种时候,最好欣赏这张《本尼·古德曼演绎埃迪·索塔尔编排曲目集》(Benny Goodman Presents Eddie Sauter Arrangments)。

本尼·古德曼所演奏的埃迪·索塔尔编排曲目,遗憾的是(说理所当然亦属理所当然)未曾受到普遍欢迎。若干年后,索塔尔同斯坦·盖茨(Stan Getz)推出了堪称造型美极致的优秀作品——《焦点》(Focus)。 bsZj4HeXvffkfPKIDtqsz+CSKWsEd6SUg8O1Ctt2MOU9SVGBUe2ADFyFWVjqI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