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次“简陋”的起义

清末著名的起义,一般人大概能说出两个:武昌起义,这没任何问题;黄花岗起义,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有点印象的,应该也没问题。可能还会有人说出第三次起义:广州起义(第一次),那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起义。但是这里要说的起义,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它却值得一写——黄冈起义。

黄冈起义爆发

1

首先要注明的是,此“黄冈”非彼“黄冈”,不在湖北,不以高考闻名。

这个黄冈,虽然被称为“黄冈城”,但指的是当时广东省潮州府饶平县黄冈镇——没错,就是一个小镇。

事实上,黄冈起义并不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起义,只用几段话,就可以交代完整个起义的过程。

1907年5月22日,同盟会在许雪秋的策划下,在潮州的领袖余既成、陈涌波的直接领导下,聚集了700余人,在黄冈城外誓师,发动起义。

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黄冈镇。

清廷潮州镇总兵黄金福其时驻扎在汫洲,急忙派三百援兵救援黄冈。起义军遂兵分两路,一路迎击敌人援军,一路奔袭潮州。没多久,攻袭潮州的那路起义军受挫,两路并一路,共同抵抗清廷的援军。在得到省城的增援后,黄金福的清军利用洋枪洋炮,轻松击败了只装备了土枪的起义军。

5月27日,起义军已经被逼入绝境,余继成和陈涌波决定解散队伍,自己则转移至香港。

这场起义,坚持了5天,最终失败。

2

没错,这就是一场只持续了5天,双方参与人数加起来大概不超过1000人的起义。

但它还是有写一写的价值。

比如说,黄冈起义其实在孙中山领导的所有起义中,拥有6个“第一”:

同盟会成立后(1905年)举行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任命国民革命军干部(许雪秋当时被任命为中华革命军东军都督);

第一次使用“青天白日旗”;

第一次攻克清廷衙署,诛杀清朝官吏;

第一次成立国民军政府;

在历次起义中伤亡最多、最为惨烈,位居第一。

看完这6个“第一”,你或许有点诧异:其他的起义都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才会让这场起义拥有那么多第一?

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一共领导过10次起义,黄冈起义是其中的第三次。

翻开这10次起义的记录,你会看到这样一些故事:

1895年10月26日的第一次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那时候还是兴中会)。事实上,这可能根本算不上是一场起义——还没开始,孙中山就发现,约好的人没到,武器也没到。随即,起义军解散,孙中山开始逃亡。

1900年10月8日的惠州起义,原本计划是起义军攻击广州城,他们却在日本人的指引下,转而攻击厦门——日本希望起义军抢劫厦门的台湾银行,这样他们就有理由出兵厦门,乃至占据福建。结果起义军在赶往厦门的中途就被清军击溃了。

1908年3月28日的马笃山起义,一开始打得相当精彩,革命军连打4次胜仗,伤亡仅4人,从清军手中夺得步枪400余支,人数从200左右扩充到600以上。但打了一个月,枪倒是有,子弹却打完了,起义部队只能解散。

还有1911年4月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因为起义前有消息泄露,总指挥黄兴探明清军防守严密,遣散了之前通过各种方式来广州的300多人。随即又发现清军内部的军官有争取的可能,又发电把人召回来——一来一去,就没多少人愿意回来了。无奈之下,原来的“十路军围攻广州城”,成了黄兴带领120多个敢死队员直扑总督府擒杀两广总督张鸣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总督早就得到消息撤退了,革命党人陷入清军包围之中,伤亡惨重。

辛亥革命前声势最浩大的一场革命,可能是萍浏醴起义(由同盟会发动,但没有证据表明为孙中山领导)。但这场让清廷动用5万军队围剿的革命,也只坚持了半个月左右——抢到了两三千支枪,但没有明确的计划。起义最终被迅速扑灭,死难义军和群众超过万人。

3

值得回味的,还有黄冈起义的那批领导人。

黄冈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但直接策划者,是一个叫许雪秋的人。许雪秋是一名华侨,而且是一名非常有钱的华侨。他的父亲是新加坡富商,去世后给他留下了非常丰厚的遗产。但许雪秋却没有因此成为一个坐吃山空的“富二代”,而是立志要拉起武装大干一场,推翻清朝。

许雪秋

黄冈起义是许雪秋一手策划的,但爆发的时间却比他预料的要早(和很多起义一样,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提前动手了)。当时许雪秋人在香港,一听起义消息,立刻带人赶到汕头,准备发动周边地区响应——但是,他刚到汕头,起义军就已经解散了。

许雪秋深刻总结了这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向孙中山提出要购买外国的新式武器,起义才可能成功。孙中山派人从日本运回了一船武器,由许雪秋负责派船接应。由于交接中出现了失误,那艘军火船最后一枪未卸,又开了回去。自此,一腔热血的许雪秋就开始失去同盟会高层的信任。

辛亥革命成功后,许雪秋重新召集队伍,配合革命军光复广东。但是,在当时已经山头林立的各种“革命队伍”中,许雪秋早已失去了“革命元勋”的光环。1912年5月,广东警卫军总司令陈炯明部下吴祥达将许雪秋逮捕,不加审判,就地枪决。

一个抱着革命理想并付诸行动的革命元勋,富家子弟,竟然在革命成功之后,被“自己人”杀了,死时只有37岁。

而黄冈起义的两个一线领导者呢?

陈涌波,与许雪秋一起被枪杀,年仅40岁。

余既成,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成为潮州光复军司令,之后没多久,被他的卫兵因擦枪不慎走火击中,治疗无效亡故,年仅38岁。

4

是不是觉得有点“无厘头”?

其实回顾一下武昌起义爆发之前的大大小小的起义,你就会发现,不仅起义的过程与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像许雪秋这样的“离奇”牺牲,也不鲜见。

1895年那场“夭折”的广州起义,一同谋划的有孙中山的密友陆皓东。他是上海富商之子,甘冒风险参加革命,却连起义爆发是什么样子都没见到,就被清军抓去处斩了。

陆皓东

史坚如

倪映典

1900年那场偏离攻击路线的惠州起义,参与者里有同样出生于殷实家庭的史坚如。他和哥哥卖掉了万贯家财,全身心投入革命。在惠州起义失败后,各革命党人遁走,他坚持自己一定要做成一件事,于是两次用炸药暗杀两广总督德寿,结果却搞错了德寿卧室的位置,失败后被捕处斩。

1910年初的广州新军起义,新军第一标的总指挥倪映典在阵前与前来劝降的清军将领谈话,被流弹击中落马,随后被清军抢入自己阵中处斩。起义军群龙无首,顿时溃退。

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其他省份的同盟会会员群情激奋,纷纷赶往起义地点,试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清廷早就掌握了他们的行踪,分道守候,绝大多数赶往支援的同盟会会员连战场是什么样子都没见到,就在路上被清廷逮捕,处斩。

5

写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

一场场甚至有点近乎儿戏的起义,一位位死得如此“冤枉”的仁人志士,怎么就把清朝推翻了呢?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那些志士临刑前的表现。

陆皓东,被捕时只有27岁,被捕后遭受各种酷刑,但没有供出一个同党,只是大骂清朝“狗官”,自白书最后一句写的是“请速行刑”。他被砍头时,只有27岁。

史坚如,入狱后同样受尽酷刑,同样不吐一字,只是怒目圆睁。他被砍头时,只有22岁,是兴中会最年轻的会员。

倪映典,之所以肯出去和清军将领谈判,是因为对方也是同盟会会员。他上去怒喝:“你不是也是加入我党的吗?今义旗已举,何不响应?!”他被斩首时,只有25岁。

试图支援萍浏醴起义的杨卓林在扬州被捕,慨然承认自己就是革命党,在被逼供时怒喝:“我志不遂,死耳,天下岂有畏死杨卓林耶!”就义时31岁。

杨卓林

即便是黄冈起义中那个被同盟会疏远的许雪秋,也并没有潜回新加坡去舒舒服服地做他的“富二代”,而是又加入了陶成章的光复会,散尽所有的财产,继续搞革命推翻清朝。

翻开辛亥革命前各类起义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组织者和策划者很少有活过1912年的。但哪怕这些正值大好年华的革命志士死得有些不明不白,也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同伴以及后来者的信心和决心。

一批批赴死,然后又一批批顶上来。

而在这些人的支持下,一开始近乎“粗糙”的起义,虽然爆发一次就被镇压一次,但被镇压一次就多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是用同伴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且又多了一种动力,一分力量,一丝希望。

6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响起了历史性的一枪。

其实像很多次起义一样,这一次的起义也充满了各种偶然性,甚至几乎就全盘皆输(参看《历史的温度》中《一根香烟点燃的革命》),但真的就这样搞成了。

若干年后,孙中山在倾尽自己全部精力写就的《建国方略》中这样评价黄冈起义:

“此次死难的同志都属同盟会干部,若无此次诸烈士轰轰烈烈足丧满虏之胆之善因,怎有辛亥武昌之义师一举而鄂督瑞澄入军舰之美果?!”

孙中山的这句话,应该指的不只是这场看上去有些“简陋”的起义,也包括在黄冈起义之前和之后爆发的大大小小各种起义。

没有这些起义,又哪来的辛亥革命?

馒头说

以前有一部电影,叫《十月围城》。

这部电影说的是1906年孙中山要到香港开会,香港各界人士,从商人到乞丐,从车夫到学生,都不惜死命保护孙中山的故事。影片结尾,孙中山终于如愿抵达开会地点,与国内各省派来的代表会晤。他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做出安排,然后全国各地革命烽火燃起,最终辛亥革命成功。

电影当然有虚构的成分,比如最后那幕孙中山指点江山的场景。

翻开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史,你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孙中山在全国各处“流窜”,然后发动各种看上去“不靠谱”的起义,又潜逃到全世界各地,之后又潜回来,再组织各种“不靠谱”的起义。

哪有像电影里那样,对一切都胸有成竹,计划周密?

就连武昌起义,孙中山也是在美国,第二天睡醒后才知道有起义这件事的。

这恰恰是孙中山的最可贵之处——他确实有一些革命理想主义,但有些人以一句简单又戏谑的“孙大炮”评价他,对他实在有失公平。

试问,虽然那时的大清王朝气数已尽,但有多少人敢,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来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

大家都在尝试,都在努力,都在屡战屡败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

最需要有一个人,他坚定无畏,他信念十足,他不怕失败,一直带领大家继续前进,乃至成为大家的精神领袖。

当时除了孙中山,没有人能担负这样一个角色。

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从富商到帮派首领,从将领到贩夫走卒,都愿意笃信孙中山,都愿意跟着他矢志不渝地走下去,甚至都愿意牺牲性命去保护他。

因为孙中山确实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理想的未来,并且身体力行,屡败屡战,永不屈服——一般人可能只要遭受一次孙中山遭遇过的挫折,就早早缴械投降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当时孙中山和袁世凯谁更适合当大总统的文章(请参看《历史的温度》收录的《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无论从治国能力还是军队实力来看,袁世凯当时都有100个理由比孙中山更适合当大总统,但孙中山只凭借一个理由就能秒杀袁世凯,成为名垂千古、众人敬仰的伟人。

这个理由他自己写过,就是那著名的四个字:

天下为公。 L1V01H8OUF1lQL2PIjTv6YuVqePKhPsknp7UC8W8CsjS4zM91lkoarqziyDIl2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