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BIM技术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1.4.1 BIM对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带来的改变

1)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模式的选择变化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其能否顺利开展和实施与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模式(承发包模式)是密切相关的。

目前,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采购模式是 DBB模式,即设计—招标—施工模式。在 DBB模式下开展 BIM,可为设计单位提供更好的设计软件和工具,增强设计效果,但是由于缺乏各阶段、各参与方之间的共同协作, BIM作为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和价值将难以实现, 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将被大大削弱。

相对于 DBB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市场环境下, DB模式(设计—施工模式)更加有利于 BIM的实施。在 DB模式下,总承包商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都承担着总的管理及协调工作,有利于 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实施,但是该模式下也存在着业主过于依赖总承包商的风险。

2)工作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开始,到竣工验收直至试运行投产为止,对所有的建设阶段进行全方位、全面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其工作方式为业主主导,具体由一家造价咨询单位承担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这种工作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多头管理,利于明确职责与风险,使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系统地开展与实施。在这种工作方式下,承担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职责主要由这家造价咨询单位负责,工作结果向业主负责。

在基于 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下,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不再仅仅是造价咨询单位的职责,甚至不是由其承担主要职责。项目各参与方在早期便介入项目中,共同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由造价咨询单位与各个参与方之间的“点对点”的形式,而是各个参与方之间的造价信息都聚集在 BIM信息共享平台上,组成信息“面”。因此,工作方式变成造价咨询单位、各个项目参与方与 BIM平台之间的“点对面”形式,信息的交流从“点”升级为“面”,信息传递更为及时、准确,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也更为高效。

3)组织架构的变化

传统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组织架构较为简单,负责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造价咨询单位是组织架构中的主导,各参与方之间的造价管理人员配合造价咨询单位完成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

在基于 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下,各参与方最理想的组织架构应该是类似于集成项目支付(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IPD)模式下的组织架构,即由各参与方抽调具备基于 BIM的造价管理人员,组建基于 BIM的造价管理工作小组(该工作小组不再以造价咨询单位为主导,甚至可以不再需要造价咨询单位的参与)。这个基于 BIM的造价管理工作小组以业主为主导,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直至试运行投产为止,贯穿建设工程的所有阶段,涉及所有项目参与方,承担建设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这种组织架构有利于 BIM信息流的集成与共享,有利于各阶段之间、各参与方之间造价管理工作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国外大量成功的实践案例证明,只有寻找到适合 BIM特点的项目采购模式、工作方式、组织架构,才能更好地发挥 BIM的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基于 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实施。

1.4.2 将BIM应用于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障碍

1)具备基于BIM的造价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缺乏

基于 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在早期便参与到建设工程项目中来,参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在精通造价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熟知 BIM应用技术,制订基于 BIM的造价管理措施及方法,能够通过 BIM进行各项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与各参与方之间进行信息共享、组织协调等工作,这对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为严格。显然,在我国目前的建筑业环境中,既懂 BIM,又精通造价管理的人才十分缺失,这些都不利于我国 BIM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2)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模式障碍

BIM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行业模式,而传统的工程承发包模式并不足以支持 BIM的实施,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适应 BIM特征的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模式。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BIM应用模式是 IPD模式,即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集合在一起,各方基于 BIM进行有效合作,优化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减少浪费,实现建设工程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基于 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顺利实施。 IPD模式在建设工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即使在国外,也是通过长期的摸索,最终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及合约模板,才使得 IPD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将 BIM引入我国建筑业中, IPD是一个很好的可供借鉴的应用模式,然而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市场仍不成熟、相应的制度仍不完善、与国外的应用环境差别较大,所以 IPD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及推广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1.4.3 BIM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对策

1)加强基于BIM的造价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

在 BIM的作用及发展越来越显著的今天,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都应重视 BIM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加强对 BIM软件及技术方面的培训,重视基于 BIM的造价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基于 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需要组建由各参与方共同参与的 BIM造价管理工作小组,因此各参与方都要有精通 BIM技术兼造价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方之间基于 BIM的信息交流平台,制订基于 BIM的造价管理手段及措施,实现基于 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高校应该在基于 BIM的造价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完善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工作方式与组织架构研究

将 BIM引入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必然会对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方式、组织架构等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工作方式将由“点对点”转变为“点对面”,组织架构将由传统的造价咨询单位为主导、各参与方协助参与的组织转变为由业主为主导、各参与方全部参与的基于 BIM的造价管理工作小组。然而,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建设工程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应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架构也并非一成不变,不能笼统地将这种工作方式和组织架构形式套用在每个建设企业中或者每个工程项目上。只有学者和建设工程业界人士一起努力,共同致力于相应的研究并在实践中进行完善,构建出适合基于 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架构,才能使基于 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得以顺利实施。 SvpX781pdUCuYCTzTNCjG/EgBUPFCXHbIWshjaytbyCCS0F3V8lAzCwDqaFgNk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