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个案研究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首先是对研究范围内的文本的认真解读。关注作品是研究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分析、体验,从作品中发现与权力相关的细节、相关的元素,在此基础上才能讨论权力的相关问题。其次,理论方法的采用。本书运用福柯和布尔迪厄的权力理论作为基本方法论,以文本的权力因素研究为切入点,对其长篇小说创作进行探讨。希望借由理论的援引,可以更深入地掌握并分析其文本作品的思想内涵。论述中虽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许多理论命题,但是这种涉及是为阐释石黑一雄生动的、个性化的文学创作服务的。最后,作家访谈材料的辅助。若要深入了解文本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兼顾作家的个人成长背景、成长际遇、身处的社会脉络与时代思潮等外部客观因素,才能探查作家的生命历程与思想在文本作品内的刻痕。故关于作家背景的相关访谈、传记等文献资料,皆为本书的重要参考。
本书将石黑一雄放置在全球化进程、后现代文化背景和后殖民语境中进行综合考察,运用福柯和布尔迪厄的权力思想为理论参照,以“权力”问题为轴心,在文本诠读的基础上,分析其七部长篇小说中的权力—空间模式、权力—话语模式和权力—身体模式,揭示人类在权力之网中的生存困境,以及在这种境遇中寻求反抗和生存价值的可能。
本书主要包括四章,各章之间呈递进发展关系,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权力与空间规训系统”,重点分析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权力—空间运作模式。这种权力运作模式主要体现为英国的乡村自然空间的文化建构、老上海空间的内部区隔和权力交锋中的英国、日本城市空间。空间不是一个简单的供权力在其中施展的容器或场所,而是其中一个积极的、必要的构成要素。通过空间的分配原则和规训系统,现代社会成了一个“全景敞视监狱”。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这些多元空间渗透小说文本的肌理之内,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权力场域。
第二章 :“权力与话语的认知暴力”,着重分析石黑一雄小说中权力—话语运作模式。任何话语都具有权力特性,本章首先从“真理游戏”的黑暗性,帝国对种族/民族他者的想象性释义及“荣誉”话语的教化策略方面探讨中心话语的宰制和榨取。本章还将通过官方语言的建构,艺术场域中的“自治原则”和“他治原则”的竞争,媒介场域中的信息取舍及议题设置来分析日常话语的控制策略及其所体现的身份等级区分。各种话语都处在权力的关系之中,话语的功能是使权力的某种目标得以可能以及作为策略性处境的权力本身得以形成。
第三章 :“权力与驯顺的身体”,主要分析石黑一雄小说中权力—身体运作模式。身体是现代权力的直接的和最重要的规训对象,它受制于权力的锻造,服从于隐匿的权力。狭窄、扭曲、变形的身体空间折射出政治权力、文化观念等对身体的迫害,本章从被严密监视的物质身体、规范化的社会文化身体来探讨被权力塑造的驯顺的身体。这种权力运作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让身体变得有用、有效和听话,并将这种规训以合法、隐蔽的方式贯穿整个社会的运作之中,以达到控管社会的目的。
第四章 :“权力之网中的抵抗”,重点考察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权力抵抗策略,即他的反话语的文学实践。权力和抵抗如影随形,不可分离。石黑一雄小说人物对权力的反抗方式之独特性体现在如何抵御、消除并治愈权力系统施加给个体的心理创伤上。借由叙述经验与启动记忆的历程,个体通过时间的肯认到意义的创构,得以达成“新的主体性的形式”,在反省式的重构中获得自我释义的可能。与此同时,石黑一雄也在文本中对权力话语进行解构,这是他所选择的权力抵抗方式。他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本策略解构来自西方权力中心的传统假设:普遍主义、意识形态和历史观等。通过对语言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关注,剖析了由固着的语言模式所构建的,西方先在的、稳固的理性自我的虚幻性,弘扬互为主体的主体间的平等交流;通过对西方传统叙述模式及文学标准的发掘和质疑,挑战西方的文化权威性,提倡文本的开放性、差异性和多元性;通过对无法溯源的关于承继的故事的讲述,瓦解了线性历史进步观,揭示了历史的断裂性和碎片性;通过对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是一种叙述的观点的引借,揭示了历史的主观性特质;通过对历史形成过程的展现,揭露了被视为绝对客观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满含权力内容的一种书写话语,它渗透弥漫着记述者和诠释者的意识形态。在建构与解构的交互盘旋式情境中,石黑一雄小说中所致力于的是将原来的权力中心问题化,却又并不重新建立一个中心。
通过以上努力,本书试图从宏观上研究、审视石黑一雄的创作整体风貌,微观上揭示其作品中权力的运作模式及反抗权力的可行性方式。同时,我们在石黑一雄营造的小说世界里观察他人和自己,观察我们生存的世界和处境,观察人类文明的危机和困境。这些都涉及对自我的探索和认知,启示我们对自我的超越一定要是反省式的重构。此外,作为个案研究,这一论题对移民文学、不同文化关系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世界历史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文化的交流、融合空前频繁,具有混杂文化身份的流散作家日益增多,因此对石黑一雄的研究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