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版前言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过渡到成年人的中间时期,是以第二性征出现为明显特点的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它是决定人的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指出“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开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加大对性知识的普及力度,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性健康课程,加强专兼职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预防和减少不当性行为对青年造成的伤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我国青少年人口众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29岁年龄段的人口为5.02亿,每年进入性成熟期的青少年多达2 000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成长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整体提前,结婚年龄普遍推后,在这长达十几年的“性待业期”(从12岁左右到28岁左右),如何解决性欲望和性冲动?需要多少关怀、帮助、指导,才能平静地到达婚姻生活状态或有固定的性伴侣?因此,科学、正确地开展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对于年轻男女来说,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机会的阶段。年轻人必须对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角色做出选择、做好准备,同时获取承担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必须和同性的、异性的同伴建立联系,在与家人保持密切的、互相关爱的关系的同时,增强独立性;还必须处理好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日益增长的性需求,获取关于认识自身、性、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以及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探寻和澄清关于成长、性角色、冒险性行为、表达感情与友谊的态度和观念。

性健康教育是将性知识传授和性态度、性道德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育过程。不讲性知识的性健康教育犹如无本之木,不谈性态度和性道德的性健康教育则毫无意义可言。本书第二版坚持将内容分为生理、心理和自我防护三部分,由15章缩减为10章,并进一步更新、补充和整合了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

性知识的传授是一门艺术,既要体现人性化、摆脱表面化,又要坚持适时、适度原则。根据第一版教学的实际,建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其次,注意传授方法,不要干巴巴地讲解生理构造,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进入性心理、性道德、性审美的层面,在关爱中体现性科学点拨、性道德指引、性保护训练;也不要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将看似非常科学、无任何错误的文本变成性刺激、性诱惑的导火索,给学生未来成长埋下潜在的危害。再次,性教育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脱离当前区域的心理文化环境,其尺度、形式和教育内容的设计都必须立足于对传统文化、民族宗教习惯和农村乡风习俗等的尊重之上,循序渐进地进行,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适应国际青少年生活改变的大趋势。最后,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生理和心理学知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开放、亲和力强等人格特点,通过自身语言、人格魅力和适当的案例分享,营造平等、开放、友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青春期学生的自学读本或课外读物,还可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再版由李金泉、万春任主编,党劲、肖玉霞、代光燕任副主编,王金霞、何随箔、易和平等同志参与了编写工作,同时感谢武汉市解放中学柳溪老师对再版工作给予的帮助。武汉大学陈慧副教授对本书进行了审定。

在再版过程中,我们参考、引用了有关文献资料、插图等,在此向原著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编 者
2017年5月 ozqQjiExsGbUkhQOM3yX2IUfQmegOBmbobhXTpFROhWDcI47PTbp+QSmE5N6DR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