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方法是由社会学家Barney G. Glaser和Anselm L. Straus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以一系列程序化方法系统性收集和分析数据,通过反复比较和归纳分析从现象研究中建构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研究主要依靠两类分析技巧:持续比较分析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理论考问。对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是扎根理论方法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质性编码是对数据贴上概念标签并加以归类分析的过程(Charmaz,2014,第56页),而概念是理解和分析组织现象的主要工具(Lawrence,Lorsch,1967,第5页)。
两位扎根理论的创始人在开始扎根理论研究前是否进行文献研究存在分歧。Glaser(1992)坚持认为不应该进行任何文献研究,避免先入为主的理论;Strauss和Corbin(1990)则鼓励在开始扎根理论研究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这样有助于澄清研究问题,在理论建构过程中由于了解理论发展状况与空白点获得更高的敏感度。折中的观点则认为在开始扎根理论前不需要理论,但需要理论视角(Locke,2001,第34页)。就本书而言,文献研究只是帮助我们聚焦和发现问题,在开始扎根理论研究之前,我们的确带有以发现强效组织文化维度为导向的理论视角,但并未带有任何先验性的强效组织文化理论成见,因为我们的目的恰恰在于发现、建构和完善相关理论。在我们看来,两派学者并无本质性争议,只是前者更看重发现理论,使得理论“自然浮现”,在就特定题目展开论述的同时确保这些论述植根于实证观察和数据之中(Martin,Turner,1986,第141页),而后者更看重带有目的性的理论构建。重要的是,两派学者都批评社会科学研究对理论验证的过度重视和对理论发现和构建的忽视。他们认为,发现和构建理论比从假设中验证理论更有意义,扎根理论方法能够有效填平理论与实证间令人尴尬的鸿沟(Glaser,Strauss,1967,第2页)。
Charmaz(2014,第7页)在综合了两派观点后提出扎根理论的基本程序:①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同时进行;②从数据中而非从预想的逻辑演绎的假设中构建分析代码和类属;③使用不断比较的方法,包括在分析的每个阶段进行比较;④在每一个数据搜集和分析的步骤都推进理论发展;⑤通过记备忘录来完善类属,详细说明它们的属性,定义类属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缝隙;⑥为了理论建构的目的进行抽样,而不是为了样本代表性进行抽样。在形成独立的分析后再进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