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寻找知识的源头,提高认知效率

前些日子,我一直在筹划《刺》这部小说的剧集拍摄,从小说到剧本再到剧的变化,总的来说过程是这样的:先从《刺》这部小说里把故事结构拿出来,补充细节,不断扩充,之后还要经过导演的艺术加工,最后把故事视觉化,最终变成一部剧,接下来再根据平台播放时长进行特效剪辑。最后,这部剧才会被观众看到。

中间经历的步骤很复杂,一个环节弄不好就很容易让这部剧毁掉。但写小说就不一样了,小说是独立创作的,作者思路被激发,形成文本,这个东西被称为一手知识。

其实,很多小说都被影视剧改砸了,为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一、原著的重要性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泓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工作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为救靖子,石泓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泓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维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为靖子提供了天衣无缝的不在场证据,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

这就是东野圭吾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嫌疑人X的献身》。

作为原著党,我不太喜欢同名电影,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最经典的一个细节处理得非常糟糕。

东野圭吾这部作品真正的高潮在于故事的最后,所有的伏笔,都为了最后的时间错乱和揭秘,靖子不是杀了一个人,而是杀了两个人。

而整个故事的情感高潮在于,石泓自以为完美地胜利了,却在看到靖子自首后号啕大哭。书中原话是这样的:“靖子如遭冻结的面容眨眼间几乎崩溃,两眼清泪长流,她走到石泓面前,突然跪倒:‘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让您为了我们……为我这种女人……’她的背部激烈晃动。”

可惜的是,当影片演到这段情节时,林心如老师饰演的女主,忽然跪在地上,说出那句“为什么”的一刹那,电影院全场爆发出难以忍受的笑声,这就像憋了两个小时的大招,最后竟然只是一个哑炮,谁能不难受。

这部电影的结尾,编剧也进行了改编。结尾两个男人在电梯口遇见,石泓莫名其妙地问了一句:“难吗?”

警察唐川说:“难,太难了。”

这句台词有两层意思:“四色问题难吗”和“我给你设的这个局难吗”。都难。

这个结局很巧妙,但却少了一些冲击力,因为好的作品应该能感染到观众的情绪,走进观众的灵魂。

原版故事的结局是这么写的:“唐川从石泓身后将手放在他双肩上,石泓继续嘶吼,草稚觉得他仿佛正在呕出灵魂。”

“呕出灵魂”四个字,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如果电影用石泓哭着结尾,应该能让观众走心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鼓励大家读原著,因为原著中有一手知识,那些知识更深入、更彻底。

二、从电影走向原著

如果你看完一部电影觉得好看,一定要再看看原著。因为原著是一手信息,剧本修改后变成了二手信息,等电影拍摄完就成了三手信息。从一手信息到二手信息再到三手信息,总会丢掉或者不得不修改一些重要的内容。

有些编剧能力强大,改编得可能比原著还好,但好的编剧永远是稀缺品,市场上有太多作品改着改着就被毁掉了。为什么原著党特别痛苦啊?你读原著时觉得这个人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影视剧往往特别容易毁掉你内心深处的美好。

原著很多内容,也是因为影视剧的市场需要,被扭曲了、改变了、删减了……而这些没有被我们看到的内容,往往是一本书的精华。这些知识,是更令人动容、走心的部分。

所以,要从电影走向原著,回归一手知识。这样你对一个事件、一个故事,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小说作品被改砸的有很多,改好了的也有。比如,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大多数人都看过,但少有人知道原著,其实是部恐怖小说,讲的是监狱里各种恐怖的事情;《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原著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叫《五点人》,故事性十分一般;《我不是药神》是根据患者陆勇的一篇新闻稿改编的。这些改编都十分成功。看完电影,你再回头看看原著,就会感受到改编的力量。这样的过程,会引发你的思考,帮助你找到一手知识。

人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探索到更大的世界。

三、你的信息可靠吗

我们存在的世界里,大量的信息在传播,有很多都是二手信息,甚至是三手、N手的,这些信息有些是被损耗,甚至是被曲解的。

信息一旦被传播,就会面临衰减和走样,甚至出现变形。

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五个学生站在台上传话,第一个孩子念了一句话,后面的孩子传给下一个,一直传到最后一个,这句话基本上就面目全非了。

这才只是一句话,那么一段话呢?一篇文章呢?一个故事呢?如果传话的不止五个学生呢?想必准确性要大打折扣。

举一个例子,我们都听过“21天养成一个习惯”,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查阅资料后发现,实际上这种说法来自1960年一个外科整形医生的一本书。Maxwell Maltz医生发现截肢者平均需要花21天来习惯失去一条肢体。

于是他得出推论,人们平均需要21天来习惯生活中的重大变故。

但是,如果我们用21天的时间去练习跑步,每日早读,每天读书,其实是很难养成习惯的。当然,有些习惯,也不需要花费21天,比如你想想,你花了多久时间养成切菜时切不到自己手的习惯?可能几毫秒就够了。因为菜刀切到手,会疼,下次你肯定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杂志上,研究者检查了不同的习惯,很多参与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练习与养成习惯的关系能形成一条曲线。他们发现,养成习惯平均达到最大惯性需要66天,最小只需要几毫秒。

再如,大家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据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连续奋斗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大师,可是,这一万个小时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我们来看看资料,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1973年的时候,与合作者威廉·蔡斯共同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论文。

他们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他们发现掌握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的本领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

1976年,有个叫埃里克森的人基于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象棋大师的研究。1993年,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基于大量的研究发现,发表了一篇论文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中文名称:《刻意练习在获得专业表现中的作用》)。

这是一手知识,人们通过研究、实验和写作得到。

这篇文章很快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一个概念被广泛传播:在一个行业坚持一万小时可以成为大师。

2016年,论文主作者埃里克森就发现自己的理念被误读了,他又写了本书,埃里克森在书中强调,自己并没有说跨过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可以保证一个人能成为大师。

不少专业技能的习得不需要一万个小时。在本书中,埃里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一万小时定律:比如,从事音乐学习的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而且刻意练习还和天赋、练习方式高度相关。

同年,学习专家Eduardo Briceo在TED发表了 How to get better at the things you care about (如何在你重视的事情上做得更好)的演讲,也提到了这个观点:并不是一万小时,而是大量时间。

这些论文内容和书里的知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口口相传,逐渐变成了二手信息。

你可能会问,一万小时定律怎么来的?

后来,经过作者调查,得知有个叫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埃里克森1993年的论文,没有提“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只是抓取出来“一万小时定律”,写成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异类》。这本书风靡全球,在书中,他充满激情地表达:“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因为这本书的畅销,一万小时的概念也就传播开了。

接着,有无数公众号、人生导师、各种培训师和励志演讲家,开始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一万小时定律”,告诉你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然后推销他们的方式:一万小时的诀窍、一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等。这些方式,就使人们离一手信息越来越远了。

四、深挖知识的源头

1.重要的知识,多去寻找知识的源头

二手、三手、四手知识,本身没有错,我自己也出版过畅销书,也写过一些爆款文章,这样的文字方便传播,因为你需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学习。但要明白,真正有用的知识是需要深挖的,比如你听完一门课程,如果觉得有趣,可以尝试着去搜索一些相关知识,继续探索式学习。有个读者曾给我发私信,说他对我讲的某节课特别感兴趣,想写一篇论文,还查阅了大量资料。我很高兴,这就是愿意深挖知识的同学,做法特别好。

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要么证实,要么证伪,要么存疑。命好不如习惯好。

这是个重要的思考逻辑,比如转基因对身体有害吗?你要么证实;你证明不了,就去证伪,发现也不太好证,怎么办?你可以存疑。但凡一个人跟你说,每个人都应该吃转基因食物,就存疑!这是个好习惯。等你有了充分的证据再相信。了解了一个东西再相信叫信仰,不了解就盲从叫迷信。

2.如何辨别知识的源头

以下这些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

一手的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资料。

3.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比如你的导师、某个行业的专家,那些综合能力和素质比较强的人。

我就有这个习惯,戏剧领域不太明白的东西我会问宋方金老师,写台词方面拿不准的我就请教陈道明老师,教学方面拿不准的我就问古典老师。有时候他们很忙,我就请他们吃个饭,吃饭时顺便把不懂的事情问清楚了。

当然,对于怎么认识大牛的问题,可参考之前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还是那句话,你只有足够优秀,身边的圈子才会更优秀,在此之前,希望你放弃无用的社交。

4.成为知识的源头

有个学生问我:“龙哥,我觉得周围一片黑暗怎么办啊?”

我说:“因为你不是光,你要是光,周围都是亮的,世界也就不黑暗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查阅、多经历。原来我一直觉得能依靠别人也挺好,不懂的请教别人,不会的找别人帮忙,后来才明白,这世界只能靠自己。不然,别人的光芒照亮了你,你仍处在一片黑暗中。

有一个现象,读书越多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不读书的人反而觉得别人什么都不懂,这是很可笑的。所以,人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成为知识的源头,不停地学习,终身学习,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5.习惯的养成

到底多少天才能养成一个习惯呢?日本的一位作家古川武士写的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里说,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习惯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方式,它分为三种,而每一种养成的习惯,都不一样:

习惯的三种分类

五、一定要多阅读

要静下来读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回到书本中时,我们更能贴近作者当时的思想,培养和作者的感情连接,了解一手信息。

当然,如果你对一个话题只是感兴趣,不想浪费时间深入了解,往往得到二手知识就够了,它只是一个谈资,只需了解不必深究。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不一样的牛人,做这个领域出类拔萃的高手,就需要寻求一手知识。

当年我为了求证close up和close down的区别,在北外的留学生宿舍门口抓着老外就问,这种求知的经历到现在我也很难忘记。不过现在已经改善很多,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辅助书籍,互联网查询也更方便快捷。

书是追求一手知识非常方便的路径。

所以,一定要多阅读。

祝你读书愉快。 24H6sCvmRO/6wsNJfkKiy3o05Pwe/kgadfIWtR5V1q/nx3buZ8h7sGV07yGeNv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