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义结金兰

待刘备走入后院桃园,发现关羽和张飞二人已经雇了附近的村人,在园中设好了祭坛。

祭坛四面竖起竹子,拉上净绳,又挂满金纸银箔。以泥捏的白马当作活供品祭天,又宰杀乌牛祭祀地神。

“你们起得好早啊!”刘备招呼道。

“噢,你起来啦。”张飞、关羽闻声回头。

“这祭坛设得真是气派,你们莫非一夜未睡准备好的?”

“是呀,张飞实在兴奋,躺在床上不停讲话,我们几乎一夜未合眼。”关羽笑道。

张飞走到刘备身旁,有些担心道:“祭坛摆得再漂亮,没有酒怕是不好。刘兄,哪里能搞到些酒吗?”

“这个不必担心。我听家母说她会设法弄些酒来。母亲还说,今天很重要,一定要隆重庆祝一番。”

“那我就放心了。刘兄啊,你有一位好母亲。我昨天晚上在一边看着羡慕得不得了。”

“正是。不是我自夸,但家母确实不同寻常。”

“令堂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非常高贵。”

“恕我冒昧,刘兄似乎尚未婚配吧?”

“确实没有。”

“那你可得赶快讨个媳妇啊,令堂年事已高,事事操劳,未免太辛苦了。”

忽然被张飞这么一提醒,刘备心头又浮现出芙蓉姑娘美丽的倩影来。

他一时恍惚,忘了答话。只见林中朵朵桃花,翩然而落,似有情人的信物,飘落于眼前。

“儿啊,你们准备得如何了?”一直在厨房里忙碌的刘母,走入桃园问起三人。

刘关张回答已经准备妥当了,刘母又急匆匆走回厨房。

刘母今天请了邻居来帮忙,有那个昨天一见张飞就吓跑的小姑娘和她所爱慕的邻家小伙子,以及一些村人邻里。

不一会儿工夫,一大坛酒被搬来,众人合力把它搬到祭坛席子上。

然后一道道丰盛的美食也被端上酒席:油炸乳猪、山羊高汤、牛酪白菜、陈年酱菜……三人看着杯碗盆勺的美味佳肴,不禁大开眼界。

刘备一边佩服母亲的手艺,一边暗忖,这不像母亲平日节俭的作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不久,村民又帮忙从村长家借来华丽的花梨木桌椅,摆在一旁。

“好家伙!真是一场大宴会啊!”张飞像个孩子一样,兴奋不已。

待祭坛和酒席都准备就绪后,帮忙的村人都退进堂屋。刘关张三人在席前落座。

他们对天虔诚祈祷:“愿上苍保佑,我等能共谋大计,共展宏图!”

这时,关羽忽然双手正了正衣冠,说道:“二位,且慢!”

“刚才在这个祭坛前落座之时,我忽然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关羽对刘张二人没有隐瞒,当下就展开了详谈:“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根基。若无根无据,则难成大事。我等三人,因机缘巧合在此聚首。志向宏大,欲谋大计。但若没有根基,形式松散,则难成一体。今日我等三人虽人单力薄,但志向相同,应当结为一体。世上众人,合则成事,遇事则散,如此前例众多,举不胜举。我等绝不愿半途分家,否则难成大事。因此我想,今日仅仅设坛祭祖是不够的,只听天命而不尽人事,更不能成就宏愿。”

关羽说得有理,但如何结为一体,不轻易分散,张飞、刘备二人一时之间并想不出什么主意。

关羽看了看他们,又继续说道:“虽然我们现在起势之初,手下暂无一兵一卒,粮草、兵器更是尚待筹措。但若我们三人就此结义,已成一军。而军不可无将,士不可无主。我等起义,为的是伸张正义,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救助黎民疾苦为准则。如若群龙无首,则军心涣散,终将化作乌合之众。我和张飞一直隐于草莽,等待时机,久久寻主而不见。今得机缘,得遇汉室之后刘公玄德,更有幸与你结拜为结义兄弟。今日此刻,我欲拜玄德兄为自己的主公。张飞,不知你意下如何?”

“云长兄,你此言正合我意!不如就如兄长所言,我等三人对天起誓,结为兄弟,推刘备为主公,这样才好嘛!”

“刘先生,我等二人,真诚所愿,望先生务必答应才好。”

刘备初闻此言,略感压力,他先稳了稳,说道:“二位且慢,容我想一想。”

刘备先稍微安抚了一下二人的情绪,又沉思了片刻,他正色回答:“正如云长所言,刘某身有大汉宗室的血统。可能以此家谱而言,我理应居于主位,发号施令。但刘某生来愚钝,一直以来隐身田野。如此才疏学浅之人,德不足行,还不足以成为主君之材。有关此事,不如我们少安毋躁,且再等等吧。”

“先生所言,是要等什么呢?”

“请容我慢慢积德修身,一起成事之后,再来看看刘某是否有德有能,值得成为二位的主君之材。等到那时,你我三人,再议君臣之事,也为时不晚吧。”

“关某认为大可不必!先生的为人行事,我们已经有目共睹了。”

“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现在的时机尚未成熟。不然我们如此约定吧,待咱们已得一城一池之时,再议这君臣盟誓可好。就在今日,你我三人,在此桃园,结拜成兄弟。刘某宁愿我们三人,无论是君是臣,今生永远是兄弟!”

关羽捋了捋胸前一口美髯,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看甚好。张飞,你看如何?”

“我当然没有意见了。”

于是刘关张三人在祭坛前斟上牛血,倒上清酒,然后三人跪拜于地,向天地众神起誓。

结拜之时,要排列兄弟次序。从年龄上讲,关羽年纪最大,刘备其次,张飞比他们都小了几岁。但因是结义,也不必拘泥于此。于是关羽对刘备道:“请由刘兄来当大哥,要不这张飞太过任性,我怕是制不住他。”

张飞也表示赞同:“必定如此!我们俩一定会拜你为大哥,你就别推辞了。”

刘备此番不再推辞。于是三人席地而坐,畅谈宏图,又结下刎颈之誓。之后三人走下祭坛,来到桃树下的酒席桌前坐下。

“今日你我三人结义,永不改变!”

“绝不变心!”

“正是!至死不渝!”

三人共同举杯,再次相约,兄弟同心,合力报国,拯救万民于涂炭之中,一辈子都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度此一生。

几杯酒下肚,张飞渐渐有了醉意,他站起身来,声如洪钟,大声说道:“来啊!咱们兄弟再干一杯!你我三人,成为兄弟,老张真是高兴啊!”

他殷勤地替刘备斟满酒。乐得手舞足蹈,像孩子一样叫道:“痛快!今天着实痛快啊!”

见张飞有些酒后失态,关羽连忙制止:“我说张飞啊!今天我们兄弟结拜你就兴奋如此,回头我们大事成功,你恐怕要得意忘形了吧?”

可张飞这一兴奋起来,根本不理会关羽的劝阻。他倒拍着巴掌笑话起关羽太古板:“哈哈哈!今天童学的先生也失业啦!从今往后咱们弃笔从戎,浪迹天涯,海阔天空,豪放磊落,结伴而行!是吧,大哥?”

张飞开怀得搂住刘备的肩膀打趣。刘备也不扫兴,笑笑陪张飞一同畅饮。

张飞胡吃海塞了一通,忽然想起来:“对了!这美味佳肴的酒席上怎么能不请出伯母,这可不行!如今咱们三人已经成了结拜兄弟,那大哥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得把母亲请来,敬她一杯吧。”

说着,张飞慌慌张张地起身进屋,硬是把刘母背了出来,一路踉跄地回到酒席上。

“好啦!你们看我把母亲大人背来啦。还是我最孝顺吧!母亲大人啊,您现在不止刘备这么一个儿子啦,您现在有我们三个孝顺儿子!咱们是不是得好好喝一杯啊!我们可不只是母亲的孝子,还是当今世上数一数二的忠良之人、忠义之士。来来来!母亲大人啊,儿子们敬您一杯!祝您长命百岁,祝大汉宗室万世长青!”

一顿豪饮之后,这猛张飞第一个喝得酩酊大醉。他一头倒在桃花树下一睡不起,鼾声大作,直到夜深露重都不曾醒来。

在此桃园之中,刘关张三人从此义结金兰。虽然他们如今两手空空,但却志在天下。

“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第二天,三人不再饮酒庆贺,现在到了冷静下来,思考如何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了。

吃早饭时,他们三人就开始合谋,该如何实现大计,如何行事。

“只要咱们三个人一条心,总会有办法的!”

张飞既不是理论家,也不是策划者,他有一身的力气,顽强的执行能力,是个实干家。

“你说有办法倒是轻松,可是成大事不能一味地靠蛮力。我们首先得有百姓支持,有一郡之土,还要有冲锋的兵卒,有一旗之兵;而要招兵就要有军饷、军粮,还有枪支和马匹才行。”

关羽思虑慎重,学识渊博。如果能将张飞和关羽二人的话总结一下,恰好有勇有谋,总能得出非常中肯的意见。

听罢二人的说法,刘备缓缓点头:“你们说得对,只要你我弟兄三人齐心,必成大事。不过目前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招兵买马,这个任务举足轻重,一定要做好。”

“咱们现在既没有马匹粮草,也没有金银器械,不知能不能招得来兵卒啊?”

刘备微微一笑,打消关羽的忧虑:“若是论招募兵卒,刘某还是有点自信的。在我们这楼桑村之中,就有不少志气相投、忧国忧民的青年,我们平素也有来往。我想,只要向附近乡邻分发招兵檄文,就能吸引很多有识之士前来投靠,召集三五十人是不成问题的。”

“如此甚好!”

“因此,有劳云长贤弟执笔,起草一篇招兵檄文。我会拜托熟悉的乡邻青年四处分发。”

“岂敢,关某不善辞藻,还是烦劳大哥起草檄文才是。”

“云长贤弟不必推辞,你执教学堂多年,教化子弟,最了解他们的心思。这篇檄文由你来写,责无旁贷啊!”

张飞也在一旁敲边鼓:“我说二哥啊,你这样推脱不像话啊!”

“此话怎讲?”

“咱们昨天不是对天发誓,大哥的话,绝不违背么?”

“哎哟,张飞!原来你在这儿等着教训我呢。如此说来,我这就动笔。”

关羽即刻展开纸笔,撰写檄文,一挥而就。

他的文采极好,檄文慷慨激昂,充满忧国忧民之情,观者无不动心。

檄文很快就分发到各乡各户。不久之后,刘备家的院墙外,聚集了七八十位青年。他们都是爱国志士,愿为民效劳。

张飞走出院门,对众青年问道:“你们都是看了檄文,想来应征入伍的吧?”

他权充面试之人,对各位青年一一点名,又记录下每人出生之地以及志向理想。

“正是!我们久仰诸位大人威名,决定响应义举,前来投奔麾下。”青年们异口同声答道。

“如此甚好!我张某见各位仪表堂堂,忠义非常,准许你们加入我们旗下。但是我们志向远大,不似黄巾贼之流。他们整日烧杀抢掠,而咱们誓在为民剿贼,拯救百姓,安定天下。建和平之国,求永世之福,与百姓同乐。我说这些,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张飞按照刘备的嘱托,对众人训示了一番。“今日既然你们投靠我们旗下,就要严守军纪。我现在宣读,你们可要听好了!”张飞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叠文纸,高声诵读起来:

一、服从军令,坚守礼节;

二、不图近利,胸怀大志;

三、浅思一己,深思一世;

四、掠夺者斩;

五、虐民者处以极刑;

六、扰乱军纪之行为一律处以死罪。

“这些军纪,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肃穆,众青年沉默思索了一番后,异口同声答道:“听明白了!”

“好!那既然如此,你们就是我们旗下的兵士了!只不过咱们创业初始,条件艰苦,一时不能分发军饷,食物装备也要众人共享,你们可不要有怨言啊!”

尽管条件艰苦,前来应招的青年人人精神抖擞,听从刘关张的号令。

看到四五天的时间,刘备麾下就已经聚集了七八十人,关羽十分惊喜,没想到初试即能成功。

但人员一多,分发的粮食就显得匮乏。剿匪之事,刻不容缓。

如今有很多地方都深受黄匪之苦,百姓被烧杀抢掠,苦不堪言。若是刘关张的队伍能首先到这些地方去,将那些黄巾贼赶走的话,就可以收取正当的税金和食物。

这一天,一名哨兵前来急报。

“张将军,张将军!我见到附近有个马队正在过路,他们有很多马匹啊。”

哨兵说,不远处忽然来了一个马队,一行人赶着几十匹马,正在翻越前边的山岭。

张飞一听有这么多马匹,大喜过望,乐道:“我们要是能把这些马弄到手就好了。”

以刘关张目前的情况,急需马匹钱粮。但军纪如山,既然是兴义举,就不能下令手下如匪徒一般将马匹强抢过来。

张飞一时有些为难,于是去与关羽商量:“二哥啊,现有探哨来报前方出现一个马队。你说咱们能否设法将马匹留下?我觉得这实在是天赐机缘。”

关羽听闻有那么多的马匹,也很高兴:“不如这样!我去与他们攀谈攀谈。”

于是他带着几名属下赶往山岭。来至山麓之处,他们正好遇到那一行人。果然哨兵说得不错,这一队人马约赶着四五十匹马。看他们的衣着打扮,都是行商贩卖的模样。

关羽暗忖,既然是商人,那就有的商量,说不定这些马匹能够尽归我有。他暗自思索,如何发挥雄辩口才,说服他们。

这一队马商的领队是来自中山的富商,为首的一位叫苏双,一位叫张世平。

关羽赶到马商队伍的前面,主动把刘关张三人结义,结成义军的事情给他们描述了一番。言之切切,情深义重。关羽还说:如此乱世之下,黄匪当道,黎民受苦,若无人整治河山,一统大业,则难以拨乱反正。

他最后还感叹道:咱们这中原的大汉天下,可能有一天被北方蛮族所统治啊!

张世平和苏双二人听了关羽的一番陈词之后,低声商议了片刻,回复道:“你说的道理我们都听明白了。我们这次出门带了五十匹马,若能派得上用场,也算我们为平定天下出了一份力。这些马就权当送予你们啦。”

他们言辞干脆,态度决绝,倒有些出人意料。

关羽原本以为这次交涉会很难,对方不见得会轻易同意,所以听到如此痛快的回复有些意外。

“承让了!请恕我直言,商人本是逐利而行,何故你们二人如此痛快,仅凭我关某一席话,就将这众多马匹拱手相让呢?”

谈判已成,马匹到手,关羽本不想多生事端,但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才特地发问。

张世平笑了起来:“哈哈哈!看来我们是答应得太爽快了,反倒叫人起疑。这也难怪,那我就解释给你听。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您绝非歹徒,而是心存天下的英雄,再者,我们觉得你们结成义军,此事颇得时宜。另外,我们还想借你们之手,为自己报仇雪恨。”

“哦?此话怎讲?”

“我们二人对黄巾之贼,张角匪徒怀有深仇大恨!说实话,我们二人曾经是中山一带首屈一指的富商巨贾。但黄匪侵入了我们的家园。贼人们毁我家园,夺我财产,掠我子弟。女子们不敢上街走动,小鸟儿不敢在园中鸣叫。我们名下的众多店铺被洗劫一空,损失惨重。最后连我们的妻子、女儿也被暴兵掳走,如今都不知去向。”

“噢,原来如此!”

“正因生意受损,我后来与外甥苏双二人不得不沦为马商。我们这次从市场上买进了五十匹马,准备拉到北方贩卖。可是走到半途,听说北边山岳常有黄匪劫道,抢人钱财,害人性命。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又牵着马群,折路而返。如今这天下东南西北,四面是贼,我们都心知肚明。倘若继续牵着这些马匹,四处游荡的话,总有一天会遭遇贼人。到时候马匹会被夺走,我们自身性命也难保。与其任这些马匹被贼人所用,变成他们烧杀抢掠的坐骑,倒不如送给你们这样的英雄,成为战马。若能为除暴安良、平定天下出一份力,我们觉得也是值得的!”

“哦,原来如此!”听了张世平一席话,关羽的疑惑尽消。

“既然如此,关某就请你们二人一起牵马到楼桑村走一趟吧。我想请你们见见刘备刘玄德,他是我们的盟主大哥。”

“那是当然,我们本是商人,总是要考虑成本的。此次虽是无偿赠马,我们也想到总有回报的。”

“这个嘛……恐怕即使见到刘公玄德,我们暂时也难以付出买马的银两啊。”

“这都好说。我们不看一时,重在将来。如果你们行事顺利,大事能成,取下一城,平定十州,最终得以号令天下。到那时请再连本带息地将今日的欠银付给我们。我们已经听了你所说的计划,认定这绝非白日做梦,而是万众所期,势必成功。今日免费赠马,一方面我们能将难处理的货物出手,另一方面也算长期投资。作为商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张世平说完,便带着外甥苏双随着关羽一起将马匹赶至楼桑村。一路走着,他还向关羽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若要兴义举,你们如今要人有人,要马有马。不过这人马众多,就要考虑财务问题。你们如今有没有计划,该如何筹备粮草军费,如何管理钱财呢?如若没有计划,我建议你们还要多加考虑为好。”

经张世平这么一提醒,关羽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队伍中确实存在不足。这几个人的确都不善经营之道。

关羽自己是个教书先生自不必说,而刘备和张飞亦无什么经营概念。他们几个都认为:习武之人,视金钱为粪土。一旦谈起钱财,则显得有损他们清高的名誉。他们自视清高,不重钱财。可这一点在治国安邦之时,就稍显不足了。

如今刘关张三人已经拥有一支军队,而如何应对粮草军费的问题,势必要考虑经营之道。如若不然,军中无粮,则只能依靠暴力掠夺,并非义军之道。自古以来,有多少义军,兴于举义,却因经营不善,而暴行天下,最终沦落为抢匪盗贼。

“您的意见非常中肯,我一定将此话细细禀报大哥。”

关羽十分庆幸听到这两个从商之人的意见,不仅自己长了见识,而且他们所提之事关乎义军的前途。

一行人不久就赶马来到了楼桑村。

关羽立即将张世平和苏双二人引见给刘备。一听到二人愿意无偿赠马,刘备和张飞都非常高兴。

张世平一见刘备,觉得相见恨晚,他不仅无偿奉上五十匹马,又追加了马匹所运的货物,包括一千斤铁、一百担兽皮织物,以及金银五百两。他拱手奉上:“就请先生笑纳,权充军费吧。”

张世平又道:“我在过来的路上对关羽先生说过,在下终究是以利为重的行商之人。正如武人有武道,圣贤有文道,商人也有逐利之道。今天虽然奉上马匹金银,但在下绝不以此夸耀义心。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在下希望今日所赠之物能产生巨大利益。而这利益我也绝不会一人独吞。唯愿天下受苦的黎民百姓,都能分得此红利,这才是我的心愿,也就是所谓的商人之魂。”

刘备和关羽闻言大为感动,欲将此人留在军中,以充谋士。但张世平回绝道:“岂敢岂敢!在下胆子实在太小,没有勇气与你们一起奔驰沙场。如若下次还有所需,在下必当前往。”

说完,张世平和苏双二人带着伙计们匆匆返乡而去了。

刘关张的义军意外得到这五十匹马、一千斤铁、一百担兽皮织物以及五百两金银的军费,三人喜出望外,乐道:“此真乃是天助我也!”

他们迅速请来附近的铁匠,为张飞打造了一把长有一丈多的蛇矛,关羽则打造了一把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同时还打造了兵卒的铁甲、头盔、刀枪剑戟。夜以继日的赶工,很快军队就装备整齐了。

日月之旗、飞龙之幡。如今刘关张这支队伍里配备了马鞍铁箭,军容齐整。人数已近二百人。

这支二百人的小队伍,原本不足以称霸天下。但经过张飞的严格操练,关羽的严肃军纪,以及刘备崇高的德望,军队已经初具规模。二百兵士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母亲!我们出发了!”

这一日,刘备全身披挂盔甲,告别了母亲。

他带领众将士,整装出发,离开故乡楼桑村。而刘母则久久伫立于大桑树下,目送儿子出征。她努力忍住泪水,如若不然,早已泪流成河。 CyJabSeOct+n7+Ja1IgK9CLE0MFRcBjdGAglCPr0UrgvY4GZCgxRjNZvH6/5/w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