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虹桥?还是浦东?

我经常被问及:为什么上海当年没有先发展虹桥机场,而是在虹桥机场年旅客量还不足1 000万人次的时候就选择了建设新机场?我是这一决策的参谋和亲历者,应该把我知道的故事告诉大家。

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新区成立,上海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邓小平说浦东开发晚了。当时,上海航空枢纽的建设面临来自成田、关西、仁川、新加坡,甚至吉隆坡、曼谷等机场的巨大竞争压力。大家都想成为21世纪亚太地区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在中国,上海必须承担起代表国家参与这一世界级枢纽竞争的责任。但虹桥机场能够承担起这一任务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市政府组织了国内外多家咨询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展了两年多的论证工作,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

(1)虹桥机场已经被城市建成区包围,已经不大可能为一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足够的土地,也不可能规划建设三类盲降系统。

(2)越来越大的飞行噪声影响会成为今后大型航空枢纽的发展瓶颈。

(3)虹桥机场与大场机场太近,空域冲突很大,会严重限制虹桥机场的飞行容量。

总之,虹桥机场未来不可能“24小时、全天候”运行,容量也会受到很大限制。我有幸参加了最后的论证、决策会议。当时会上达成了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必须是“24小时、全天候、8 000万人次/年和500万t/年以上的超大型机场”的共识,时任黄菊市长问:“虹桥机场能够建设成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吗?”对于受各种因素困扰的虹桥机场来说,答案当然是“不行”。于是他反问:“那我们还等什么呢?等他们(注:他们指关西机场、仁川机场等)建好了、强大了,我们再搞浦东国际机场吗?”后来,他又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讲了马上启动浦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的另一个理由,即浦东开发开放也非常需要一个国际性航空枢纽的牵引。最终,大家基本达成了尽快启动浦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的共识。

因此,我认为尽快启动浦东国际机场的规划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决策,它既是中国民航参与国际航空枢纽竞争的需要,也是另一项国家战略——浦东开发开放的需要。我们不能仅仅从战术层面上、从机场发展的技术层面上来理解。

今天,20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项决策的正确性。我们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我们把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航空枢纽(2018年,浦东国际机场主要生产指标:7 400万人次、377万t,50万架次,基地公司中转率20%)。 45iLFq6RdZjD0GYT7jIvbkNaENiXi1F42srs+kDb5p7llqmwaBO4K3wH7wUS+P9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