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妇幼健康领域的公平性实证研究 |
|
在健康公平理论迅速发展的同时,妇幼健康公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梳理WHO对妇幼健康公平主题开展的实证研究(2000~2015年),项目组发现,妇幼健康公平的研究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评估指标体系化;其二,计算方法多样化;其三,以中低收入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2000年开始,WHO对非、亚的70多个国家开展案例研究,他们发现,在中低收入国家中,“PROGRESS”:(P:place of residence)(R:race or ethnicity)(O:occupation)(G:gender)(R:religion)(E:education)(S:socioeconomic status)(S:social capital or resources)这八个公平分层中,存在较大的妇幼健康差异。同时,在案例研究中,使用了诸如:集中指数、斜率指数、泰尔指数等计算方法,并开发出计算软件:HD*Calc,它综合了大部分的健康公平测量方法。
在“结构 过程 结果”(Donabedian,1999)的健康服务绩效评估模型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结合妇幼健康的特殊性,构建了“Inputs and processes-outputs-outcomes-impact”的妇幼健康服务绩效评估四维模型。
我国的妇幼健康服务公平性研究起步较晚,针对妇幼健康服务公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对某地区或某范围内妇幼卫生资源配置、妇幼保健服务利用和妇幼健康结局公平程度等内容的研究。其中,资源配置以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居多,如四川省妇幼群体保健人力配置公平性评价(刘敬涛,2007)、淄博市妇幼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刘峥,2009)、城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邵静,2009)等。
第二类是公平性效果评估,即针对某一项目或干预措施实施效果的公平性研究,如世界银行—云南省妇幼卫生扶贫资金项目服务公平性的效果分析(姜润生,2001)、规制对孕产保健服务公平性影响的案例研究(田园,2012)等。
第三类是对此次评估有较大借鉴意义的研究,针对全国范围妇幼健康服务公平性的相关研究,如1996~2006年城市和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公平性分析(王斌,2008)、不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分析(王芳,2011)、2005~2009年我国孕产保健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田园,2012)、我国孕产妇与儿童卫生干预措施覆盖率的现状及公平性研究(陈藜,2013)、孕产妇死亡率、儿童死亡率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郑英,2007)。综上所述,从国内研究来看,尚没有形成从管、供、需三方,对我国妇幼健康服务公平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