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诊是医师用眼睛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可用于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体征的检查,如年龄、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等。特殊部位的视诊需借助于某些仪器如检耳镜、鼻镜、检眼镜及内镜等进行检查。
触诊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进一步检查视诊发现的异常征象,也可以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如体温、湿度、震颤、波动、压痛、摩擦感及包块的位置、大小、轮廓、表面性质、硬度、移动度等。
适用于体表浅在的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动脉、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的检查和评估。
腹部浅触诊可触及的深度约1cm。触诊时,将一手放在被检查部位,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作用以旋转或滑动方式轻压触摸。浅部触诊有利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和某些肿大脏器等。浅部触诊也常在深部触诊前进行,有利于患者做好接受深部触诊检查的心理准备(图3-1-1)。
图3-1-1 浅部触诊法
检查时可单手或双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到深部触诊的目的(图3-1-2)。腹部深部触诊法触及深度常常在2cm以上,有时可达4~5cm,主要用于检查和评估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段可分为以下几种:详见数字部分知识拓展3-1-1。
图3-1-2 深部触诊法
1.检查前医师要向患者讲清触诊的目的,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2.医师手应温暖,手法应轻柔,在检查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表情。
3.触诊时患者通常取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双腿稍弯曲,腹肌尽可能放松。检查肝、脾、肾时也可以嘱患者取侧卧位。
4.腹部检查前,应嘱患者排尿,以免将充盈的膀胱误认为腹腔包块,有时也需排便后检查。
5.触诊时医师应边检查边思索,注意病变的部位、特点、毗邻关系,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来源。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多用于确定肺尖宽度、肺下缘位置、胸膜病变、胸膜腔中液体多少或气体有无、肺部病变大小与性质、纵隔宽度、心界大小与形状、肝脾的边界、腹水有无与多少,以及子宫、卵巢、膀胱有无胀大等情况。
根据叩诊的目的和叩诊的手法不同分为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两种。
医师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图3-1-3)。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气胸等。
图3-1-3 直接叩诊法
医师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间关节或第二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击部位的体表垂直(图3-1-4)。
图3-1-4 间接叩诊法
检查患者肝区或肾区有无叩击痛,医师可将左手手掌平置于被检查部位,右手握成拳状,并用其尺侧叩击左手手背,询问或观察患者有无疼痛感。
1.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2.根据叩诊部位不同,患者应采取适当体位,如叩诊胸部时,可取坐位或卧位;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明确有无少量腹水时,可嘱患者取肘膝位。
3.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和鉴别。
4.叩诊时不仅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还要注意不同病灶的震动感差异,两者应相互配合。
5.叩诊操作应规范,用力要均匀配合。
叩诊音的不同取决于被叩击部位组织或器官的致密性、弹性、含气量及与体表间距。叩诊音根据音响的频率、振幅和是否乐音的不同,在临床上分为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五种,详见数字部分知识拓展3-1-2。
听诊是医师根据患者身体各部分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医师将耳直接贴附于被检测者体壁上进行听诊。目前只有在某些特殊和紧急情况下才会采用。
用听诊器听诊的一种检查方法。可用于身体各部位声音的听诊。
1.听诊环境要安静,避免干扰;要温暖、避风以免患者由于肌束颤动而出现的附加音。
2.听诊器应直接接触皮肤以获得确切的听诊结果。接触皮肤前应用手测试其温度,过凉时可用手摩擦焐热体件。
3.应根据病情和听诊的需要,嘱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
4.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听诊器,听诊器通常由耳件、体件和软管组成,其长度应与医师手臂长度相适应。听诊前应注意检查耳件方向应向前,佩戴后并适当调整其角度,检查硬管和软管腔是否通畅。体件有钟型和膜型两种类型,钟型体件适用于听取低调声音,如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使用时应轻触体表被检查部位,但应注意避免体件与皮肤摩擦而产生的附加音;膜型体件适用于听取高调声音,如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杂音及呼吸音、肠鸣音等,使用时应紧触体表被检查部位。
5.听诊时注意力要集中,听肺部时要摒除心音的干扰,听心音时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扰,必要时嘱患者控制呼吸配合听诊。
嗅诊是通过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来自患者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脓液与血液等的气味,根据疾病的不同,其特点和性质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