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疾与未病
——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

要说中医学的未病,就得先了解中医学的健康、病和疾的概念。

一、中医学对健康、病、疾的认识

1.对健康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健康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人体的正气和内在调节功能正常,各种“邪”(即病理因素)就不能侵袭人体,这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或者说,健康就是人体的正气与自然界之邪气、形与神合一,以及人体内在环境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平稳和谐的状态,高度概括就是“阴阳平和态”。这里的“平和”,对体内环境来说,是指相对平稳和谐的状态,对体外环境来说,是指人体的“正气”强,强到足以抵御“邪气”侵袭的对比和谐的状态。

2.对病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病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当人体的正气和内在调节功能低下时,各种“邪”(病理因素)就能够侵袭人体,使人体处于“阴阳失衡”“形神不一”的有病(不健康)状态,属“已病”范畴;而愈病时,则是靠人体正气的恢复和内在调节能力的协调控制,达成平衡,即又回归到无病的健康状态。

3.对疾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加重才是病,所谓“病,疾加也”,即疾是比病轻的,不易察觉或不可见的阴阳、气血、脏腑、营卫不平衡的小病,属“未病”范畴。

综上所述,疾即“未病”,与亚健康是相同的概念。这远远早于20世纪80年代才首次提出的“亚健康”。

二、中医学对“未病”的理解和阐释

(一)“疾”与“病”的认识

“疾病”中的“疾”即“未病”,不是无病,而是不易察觉或不可见的阴阳、气血、脏腑、营卫不平衡的小病;而“病”即“已病”,是“疾”进一步发展到易于察觉或可见的程度,正如《说文解字》中解释的“病,疾加也”。

陆懋修在《不谢方·小引》中说:“疾病二字,世每连称,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加之甚,始谓之病。病可通言疾,疾不可遽言病也。子之所慎者疾,疾者未至于病。病之为言困也,谓疾至此困甚也。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掘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经》盖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乃后人以疾为病,认作服药于未疾时,反谓药以治病,未病何以药为?不知《经》言未病。正言已疾,疾而不治,日以加甚,病甚而药,药以无及,未至于病,即宜药之,此则《黄帝内经》未病之旨,岂谓投药无疾之人哉?”这段话是说,中国古代认为,疾、病二字是有区别的,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病”,古代称为“疾”,只有当“疾”加重以后,才可以称为“病”。疾、病都可以称为“疾”,但是不能把“疾”直接称为“病”。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病发生之前的疾。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在发生之前治理它。如果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为此,我们要注意不要染“疾”。虽然“疾”轻浅,还未显露,或者说未发展到“病”那样严重的程度,但由染疾发展到患病,患者就会感觉到痛苦,也就延误了阻断由“疾”发展到“病”的最佳时机。

(二)健康状态不是没有“邪”的存在

中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认为是邪、正两方的矛盾过程。历代医书中早有“邪盛正衰”“邪正相搏”“正盛邪退”等记载,因而采取扶正、祛邪等积极治疗措施。

健康,不等于没有“邪”的存在,因为由疾病向健康转化的过程,是由于人体正气的自身调节,使“邪”不能干扰破坏“正”的整体和谐自稳状态,即“邪不压正”。所以,治疗疾病,并不要求必须是“邪”的彻底消灭,而只要达到“邪不压正”即可。也就是说,治病的实质就是追求人体平衡、中和,以及通达能力最佳化的健康状态,也就是干预人体由“邪盛正衰”到“邪正相搏”,直至“正盛邪退”恢复人体自我平衡状态这一过程。

(三)疾病是消灭不了的

疾病与健康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平稳、和谐、通顺状态)之中的,也就是当“阴阳互根”“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形神合一”时就能健康长驻,达到“形与神俱,而尽享天年,度百岁而去”的人生最高追求;如果“阴阳失衡”“形神不一”时则为病态,不但病痛缠身,更达不到“形与神俱,而尽享天年,度百岁而去”。可见,如果人体内自稳调节能力偏盛或偏衰,就会导致这种动态平衡紊乱、异常,也就会出现疾病的症状。此外,除了外邪,精神意识活动也可能出现不平衡状态,导致人体动态平衡的紊乱、异常,造成疾病状态,有时甚至也会引起死亡,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等说法。所以,中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开篇就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由此我们可以简而化之来考量,那就是:平衡就是“健康”,不平衡就是“疾病”。

(四)“未病”与“已病”的调理方法不同

笔者认为,对“未病”(即疾),基本可以不用药,而用诸如坐禅、观想等养生功法调节体内“阴阳”,使之平衡而愈;对“已病”(即病),大多数也可以用非药物疗法,诸如手法、针刺等;只有病情严重、患病的晚期或人体损伤较严重时,即中医所说的元气大伤,人体自身对抗疾病的能力和自愈力不够之时,医者方可施用药物,但仍应旨在协助而不是完全代替人体战胜疾病,即中医所说的“扶正祛邪”。这正符合英国学者、保健运动先驱维农·科尔曼告诉我们的:“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90%的疾病都能通过机体的防御机制得到治愈。正因如此,对于疾病来袭,我们首先应十分尊重并充分运用机体自身的恢复机制,只有在其不足以抵御病的入侵时,我们才需要求助于医疗技术的帮助。”

(五)情绪变化是气机和脏腑功能的一个影响因素

不同的情绪变化,会引起不同的气机运动,正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正常的情绪变化,促进气机的正常运行和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而异常的情绪变化,则导致气机紊乱和脏腑功能失调,不管有轻微症状还是没有症状,都是“疾”的“亚健康”状态。除寒和炅(热)之外,这七种发自体内的七情(怒、喜、悲、恐、惊、忧、思)致疾,就称“内伤七情”病因,适于练功修身和导引健身调理。

(六)中医学对亚健康机制的解释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初始状态,即“疾”的状态。遏制这种现象进一步发展,就要注重调节脏腑的功能,充实卫气营血,恢复五脏六腑的功能,使人体向健康状态发展。其主要有以下论述。

1.情志学说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都会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感或内心感受,在正常的范围内,这些情绪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特别变化。故《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指出:“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时高兴、嬉笑,有时发怒,有时忧愁,有时悲伤,就好像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时而下雨、时而干燥,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过度、长期的这些刺激,就会引起七情变化,出现亚健康状态。

(1)忧思伤肺脾:

忧,指沉浸在担忧、愁郁的不良心境中,表现为若有所思,若有所失,情绪上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忧心忡忡,烦闷忧郁等亚健康状态。中医学认为,忧伤肺气,肺主治节,忧使气机不畅失于协调。宜解忧思,除郁结,调畅气机,心情愉快。

思,指思虑过度,欲望得不到满足,心情不畅,内心充满矛盾,经常钻牛角尖,好做脱离现实的空想、幻想等。中医认为,思则气郁结,忧思过度,可以使脾气郁结,影响消化饮食的功能,会出现胸闷、胃胀不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身体不适的亚健康状态。

(2)怒伤肝:

怒,指易激动,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差,表现为经常暴发大怒,血压不稳,胸闷,咽部有堵塞感,胁肋胀痛,胃部不适,眩晕头痛,周身不适,饮食、睡眠差,生活、工作质量下降等内心失衡状态。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气上就会使肝气失于条达,失于疏泄,致使肝气郁滞,出现身体不适的亚健康状态,应疏理肝气,使气机条达顺畅,情绪平稳,达到内心平衡的健康状态。

(3)惊恐伤肾:

惊恐,指恐惧不安,一种畏惧心理,精神过分紧张不能控制恐惧,坐卧不宁,如临深渊,惶惶不可终日。中医认为,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抽搐、不知所措等状态。应镇静安神,平定心神,稳定情绪,使心肾相交,身心健康。

(4)悲伤肺:

悲,指悲伤、悲痛、悲哀。悲伤过度会出现沮丧和丧失信心,终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中医认为,悲则气消,消耗肺气,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可以表现为咳嗽、失眠、食欲不振等亚健康状态。

(5)喜伤心:

喜,指大喜、狂喜,心神涣散,神不守舍,兴奋过度。人所皆知的“范进中举”的故事,即属此现象。中医认为,喜则气缓,心气耗散,可以表现为心悸、失眠、失神,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效率下降,自控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

常见表现有:因忧愁思虑伤心脾,表现为精神恍惚、萎靡不振、失眠健忘;因郁怒伤肝,表现为精神抑郁不快,肝郁化火而急躁不安;因惊恐伤肾,表现为神志不定而惊慌失措,甚或精神错乱。

其病机,以心肝脾证居多。人生七情,尤以喜、怒、思虑最多见。盖喜甚伤心,大怒伤肝,久思伤脾。心伤,虚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实则哭笑无常,狂妄躁动。肝伤气机不利,则胸胁胀闷、精神抑郁、性情急躁,或有脘腹不适、嗳气、善太息、月经不调、两乳胀痛、咽中梗塞等。脾伤不能健运则不欲饮食、四肢倦怠、心下痞满、大便不实等,上述表现为时轻时重,时好时坏。

2.整体观念

(1)形神相即:

中国古代医典都是持“形神相即”观点的。形即形态、形体,是指人的身形和体质,是人的生理功能;神即神态、神识、神明、意识,指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中医学理论很早就把“形”(生理活动)和“神”(心理活动)统一起来了,认为形态和神志,即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认为人的形成是先有五脏形体,而后有精神藏于心,才产生各种情绪心理,并提出“身心健康”的概念及理论。

(2)天人合一:

精神调摄,注意人与四时阴阳的协调,故《黄帝内经》提出了“四气调神”论的自然观。阳气生发的春三月,要顺其性;万物蕃秀、阳盛暑热的夏三月,要使“气得泄”,这样易使肝气调和;秋高气爽、阴盛阳衰的秋三月,要求我们“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冰天雪地、阳气闭藏的冬三月,也要顺之潜心收神。会养生的人,随着四时阴阳的生、长、化、收、藏,而生气、泄气、收志、藏神的办法,构成了和谐的天人一体,使阴平阳秘,阴阳协调平衡,以达到精神内守,身心健康;反之,人与自然不相调和,会出现多种身体不舒适的亚健康状态。

(3)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成一个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整体性除了生理活动的统一协调,人的精神、情志等心理活动与心密切相关,这种整体观提示我们,在预防调节自身处于完好状态时,应重视心理调节,达到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的健康状态。

3.气血失调

中医学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气的来源有三条途径:一是先天,即禀受于父母;二是后天,即饮食中的营养;三是自然界的清气。我们常说的先天足与不足,实际上是指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足与不足;我们常说的后天吸收好与不好,是指我们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水谷之气”的好与不好;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我们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所以说,人体气是否充足,是人体健康最基本的保障。而人体气来源的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后两条途径是通过我们增加脏腑功能,锻炼调摄可以做到的,并且能够弥补先天不足。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①推动作用,推动血的生成和运行,如气虚必然引起血虚和血液运行不利;②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如果气虚则表现为喜热怕冷,四肢不温,体温低下;③防御作用,气的防御功能减弱,则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外邪侵袭,导致亚健康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运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血的生成不足则会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毛发干枯、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等亚健康表现。

从亚健康角度来说,气血失调主要指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多因长期精神紧张,疲劳过度,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起居无常,暗耗气血,导致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无知觉,等等。

4.阴阳失衡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简单地说,凡是外向的、上升的、热的、亮的、运动的皆属于阳,而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黯的、静止的都属于阴。阴阳失衡实际上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中医学认为,阴与阳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阴阳的消长平衡如同自然界中的白天黑夜,白天阳盛,人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人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后半夜阳气逐渐上升,一直到中午阳气最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这就是阴阳消长平衡。如果阴阳消长不平衡,则会出现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如下。

(1)阳偏盛:

即阳盛,多由于情志所伤导致,如肝阳偏盛,则出现人们常见的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脾气暴躁、血压升高等情况,俗称“肝火旺盛”。

(2)阴偏盛:

即阴盛,由于平时不注意保暖而感受寒湿等阴邪,或过食生冷等出现身体怕冷,躯体疼痛等症状,或非常容易得感冒。

(3)阴阳偏衰:

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等,一般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和劳倦等引起,如为减肥而过度节食,长期疲倦得不到有效的休息,或精神紧张,不得放松,故见此人面色苍白无光泽,肢冷怕寒,动则气喘,自汗,四肢无力,以及抵抗力下降等表现。阴偏衰,即阴虚,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其中以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不足多为手心、足心、胸口之处烦热,睡眠时出汗,咽喉干痛,口中津液偏少,腰膝酸软,性欲减退,严重时出现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等亚健康表现。 GAdChZIBAmCpCS2ZOX26abMpjExs1sI4LZ+BLRnz47F7tEEwBjmHghS0IO/rKg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