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肥胖(obesity)是机体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引起热量失衡,导致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及堆积、体重超重、正常生理功能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种慢性疾病。 儿童肥胖不仅会对其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是引起成年2 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病因】

儿童肥胖症95%~97%属单纯性肥胖。

1.遗传及环境因素

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目前认为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此外,父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可引起儿童形成不良饮食行为和习惯,导致肥胖的发生。

2.能量代谢失衡

摄入的营养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

3.活动量过少

活动过少、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即使摄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

4.其他

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量进食。

【病理生理】

肥胖最根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脂代谢的紊乱,脂肪组织在体内过量聚集及血脂异常。 脂肪组织增加包括脂肪细胞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脂肪细胞数增加主要是在胎儿出生前3 个月、生后第1 年和青春期(11~13 岁)。 若这三个阶段出现肥胖不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且数目增多;其他时期发生肥胖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 多细胞性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复发。 肥胖儿童还可出现下列代谢和内分泌变化。

1.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

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反应不敏感,导致用于产热的能量消耗较少,有低体温倾向。

2.脂类代谢

常伴有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游离脂肪酸增加,但高密度脂蛋白(HDL)减少。 故在青春期后易并发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胆石症等疾病。

3.蛋白质代谢

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易发生痛风症。

4.内分泌变化
(1)甲状腺功能减低:

TT 4 、FT 4 、TT 3 、FT 3 、反T 3 、蛋白结合碘、 131 I 吸碘率等均正常,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也正常,但T 3 受体减少,产热减少。

(2)甲状旁腺激素(PTH)功能亢进:

PTH 水平、25-(OH)D 3 及24,25-(OH) 2 D 3 水平增高,导致肥胖儿的骨质病变。

(3)生长激素水平减少:

生长激素减少、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消失、对低血糖或精氨酸的刺激反应迟钝。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l)分泌正常,胰岛素分泌增加,患儿无明显生长发育障碍。

(4)雌激素水平增高:

女性患儿雌激素水平增高,月经不调和不孕;男性患儿雌激素水平增高,轻度性功能低下、阳痿,但睾丸发育和精子形成正常。

(5)糖皮质激素:

尿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及皮质醇均增加,血浆皮质醇正常或轻度增加,昼夜规律存在。

(6)糖耐量减低:

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出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生肥胖,但婴儿期、5 ~6 岁和青春期最易发生,男多于女。 肥胖儿童多有家族肥胖史,智力不受影响。

1.食欲旺盛

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不喜欢吃蔬菜等清淡食物。

2.有氧运动能力差

易疲劳,用力时气短或腿痛。 严重肥胖者因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称为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Pickwickian syndrome)。

3.脂肪组织增多

皮下脂肪丰满,且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躯干脂肪以双乳、腹部、肩部堆积较多;严重肥胖者在胸腹、臀部及大腿皮肤出现皮纹;因体重过重,走路时致膝外翻和扁平足。 女孩胸部脂肪堆积应与乳房发育相鉴别,后者可触到乳腺组织硬结。 男孩因阴茎隐匿在阴阜脂肪垫中而被误诊为阴茎发育不良。

4.性发育异常

性发育常提早,如骨龄常超前,女孩月经初潮提前,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

5.心理问题

不愿与他人交往,常有自卑、胆怯、孤独等心理障碍。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测糖耐量、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 甘油三酯、胆固醇大多增高,严重患者血清β 白蛋白增高;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的峰值较正常小儿为低。 肝脏超声常发现有脂肪肝。

【诊断】

儿童肥胖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 是指体重(kg)/身长的平方(m 2 ),小儿BMI 随年龄、性别而有差异,BMI 值在 P 85 P 95 为超重,超过 P 95 为肥胖。 评价时可查阅表5-8。

表5-8 中国0~18 岁儿童、青少年BMI 百分位数值表(kg/m 2

注:2 岁之前BMI 按身长计算,2 岁之后(包含2 岁)按身高计算;表中年龄为整岁龄,如0.5 岁指半岁(即6 月龄),7.5 岁为7 岁半整

【鉴别诊断】

1.伴肥胖的遗传性疾病
(1)Prader-Willi 综合征:

15q12 的 SNRPN 基因缺陷。 表现为周围型肥胖体态、身材矮小、智能低下、手脚小、肌张力低、外生殖器发育不良。

(2)Laurence-Moon-Biedl 综合征:

表现为周围型肥胖、智能轻度低下、视网膜色素沉着、多指(趾)、性功能减低。

(3)Alstrom 综合征:

表现为中央型肥胖、视网膜色素变性、失明、神经性耳聋、糖尿病。

2.伴肥胖的内分泌疾病
(1)弗勒赫利希综合征(Fröhlich syndrome):

又称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继发于下丘脑及垂体病变,体脂主要分布在颈、颏下、乳房、下肢、会阴及臀部,手指、足趾显得纤细、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延迟或不出现。

(2)其他内分泌疾病:

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虽有皮脂增多的表现,但均有各自特点,不难鉴别。

【预防与治疗】

1.预防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需终身注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人群肥胖防控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及早、从小抓起。

(1)孕前期/孕期预防:

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

(2)婴幼儿期预防:

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婴幼儿实际需要量进行喂养。 父母肥胖者应定期监测小儿体重,避免发生肥胖症。

(3)学龄前期预防:

养成良好的进食与运动习惯。 加强健康教育,保持膳食平衡,增加运动。

2.治疗

治疗原则是减少产热能性食物摄入和增加机体热能的消耗,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

(1)饮食疗法:

推荐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食谱,使机体消耗自身的脂肪储备。 食物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饱腹感,鼓励多吃体积大而热能低的蔬菜类食品。

(2)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肌肉发育。

(3)心理行为治疗:

行为干预是肥胖治疗成功的关键,其中饮食和生活行为调整极为重要。

(4)药物及手术治疗:

不宜用于小儿。 hD2HklG7Ptj++/PNL8ygbncGsNlz69Qr7rstDACtFXTwcbznObuy9yuuK8vKDi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