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治疗操作均通过护理工作来实施。 良好的护理在促进患儿康复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儿科医师应关心和熟悉护理工作,医护密切协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对观察到患儿的任何变化,都应尽可能用医学知识解释,仔细区别正常与异常。
①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之前、后均应洗手,病室要定时清扫、消毒;②防止医源性感染:正确、规范地应用导尿等各种治疗方法,定时检查消毒设备,防止感染的发生;③防止意外的发生:医护人员检查、处理完毕后要及时拉好床栏,所用物品如体温表、药杯等用后立即拿走,以免小儿玩耍误伤,喂药喂奶要将婴儿抱起,避免呛咳、呕吐引起窒息。
合理的饮食与治疗一样对儿童疾病的恢复十分重要。
采用易消化、营养均衡、口感良好的食物。
适用于吞咽困难、急性胃肠感染、消化道手术后、鼻饲患儿。
含纤维素少、易于消化的糊状食物。 适用于急性感染、体弱、咀嚼困难的患儿。
适用于疾病恢复期的患儿。
①婴儿对牛乳蛋白过敏时,应停用牛乳制品,采用游离氨基酸奶粉、水解蛋白奶粉、大豆奶粉喂养;②无论原发或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都应减少或除去食物中的乳糖,可选择无乳糖奶粉;③苯丙酮尿症婴儿饮食中需采用低苯丙氨酸奶粉,以减轻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因心力衰竭、肝/肾疾病所致的水肿患儿采用无盐或少盐饮食。 每日食物中含钠量在3g 以下,或烹调膳食时不另加食盐,但每天额外供给1g 氯化钠食用为少盐饮食。 无盐饮食则烹调膳食时不另加食盐和氯化钠食用。
适用于单纯肥胖的儿童。 现有体重所需的能量减去按身高的体重所需的能量得到差额能量,然后计算出相当的差额能量食物量,逐渐减少差额能量直至按身高的体重所需的能量。 为满足食欲和饱足感,采用低能量、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膳食中减少蛋白质含量,其能量部分以糖类补充,适用于尿毒症、肝性脑病和急性肾炎的少尿期患儿。
膳食中不用或禁用油脂、肥肉等,适用于肝病患儿。
以帮助消化和减少对胃肠刺激,适用于胃肠道术后恢复期、消化道感染或出血。
为某些特殊化验检查的需要所准备的饮食。 如:①潜血试验膳食:连续3 天食用不含肉类、动物肝脏、血和绿叶蔬菜等,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检查;②胆囊造影膳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加油煎荷包蛋等,使胆囊排空,以检查胆囊和胆管功能;③血脂测定膳食:连续3 天采用低脂饮食。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药物有一定副反应,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包括过敏反应和毒性作用。 因此选择药物治疗时必须熟悉药理,考虑儿童年龄、病种和病情,权衡利弊;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无须用两种或更多药物;能口服给药治疗的,无须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治疗的,无须静脉给药。
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可算出每日或每次需用量。 按实际测得体重或用公式推算的体重乘以药物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低体重患儿应以实际测得值为准。 年长儿按体重计算的总药量不能超过成人量。
此法较按年龄、体重计算更为准确,既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
体重<30kg:体表面积(m 2 )=体重(kg)×0.035+0.1
体重>30kg:体表面积(m 2 )= \[体重(kg)-30\]×0.02+1.15
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儿童对药物的反应等与年龄有关,如巴比妥类、吗啡、四环素在幼儿脑浓度明显高于年长儿,吗啡对新生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年长儿。
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增加了药物的血浓度和毒性作用。
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的肾功能不成熟,药物及其分解产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治疗在儿童疾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关系到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 要求儿科工作者重视儿童各种疾病发生中的心理因素,学习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临床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