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科尔伯格(Kohlberg L),基于对儿童和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提出了3期6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学说(theory ofmoral development)。科尔伯格认为,所谓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的道德行为。

(一)前习俗期(preconvention stage,1~6岁)

家长和其他权威人物的教导,对儿童来说,道德是外来的概念。当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境,进行好坏、对错的判断时,他们往往依据外界对其的限制,而不能兼顾行为后果是否符合社会习俗或道德规范。此期分为2个阶段:

1.惩罚-顺从导向阶段

此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判断好坏,是非观念建立在回避惩罚的基础上,因此无条件地遵从制定规则的权威人物要求,没有语言和行为一致的概念。

2.相对公立导向阶段

此阶段是非观念主要建立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尽管他们也有公平、回报、共享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是很实际的、具体的,而没有公正、感激、忠诚的含义。

(二)习俗期(conventional stage,6~12岁)

此期儿童开始形成道德观念,他们一般以社会习俗或规范为准则,行为动机主要为符合父母、家庭、社会的需要,能遵守社会道德及法规,有了忠诚和服从的概念。此期分为2个阶段:

1.好孩子导向阶段

他们认为应遵守规定的行为,只有个人做得好才能赢得赞扬,一切行为均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

2.社会秩序导向阶段

儿童的道德发展从关心他人发展到明确社会需求上,能遵守社会习俗和规则,完成任务,尊重权威,有责任心和义务感,认为维护社会规则才是正确的行为。

(三)后习俗期(postconventional stage,12岁以上)

此期儿童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现实和有效地自身道德观念和原则,能全面进行自我约束,有个人需要、团体利益的道德观念和原则。此期包括2个阶段:

1.社会契约导向阶段

尊重法规,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对社会负责,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2.普遍道德原则导向阶段

凭借自己的良心判断是非,追求平等、博爱的人生原则,这些原则是个人自主选择的,并非每个人的道德水平都能达到这个阶段。

在护理工作中,应合理使用儿童发展理论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加强对患儿心理行为表现的关注和理解,促进儿童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发展。 EDwT4g4hVn32ML2HUIgr2E5CxBMF53gGzUQ3t7d8QuIDXR2ZIFH3U1kHdGHElv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