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儿科护理的发展与前景

学习目标

了解 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祖国医学在儿童保健、疾病防治与护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19世纪下半叶,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开办了教会医院并建立了护士学校,逐渐形成我国的儿科护理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儿科护理工作不断发展,护理范围和护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扩展和提高。1987年,原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原西安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在全国最早开办本科护理学教育,培养了大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级儿科护理人才,加强了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提高了护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儿童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我国儿童的健康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2011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纲要(2011~2020年)”的主要目标有:进一步降低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特别是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其他目标还包括: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新纲要的颁布为儿科医疗和护理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有独特功能的儿科护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和任务越来越深入、广泛,涉及儿童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儿科护理工作者在预防疾病、保护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全面了解儿童社会心理和健康状况,实施身心整体护理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儿科的重症监护、儿童心理护理研究、现代护理与整体护理在儿科护理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儿科护士成为加强儿童保健,维护儿童健康的主要力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护理理念的不断完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渐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环节。由于护理理念的转变,护士的工作范围由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家属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有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我国现有儿童医院99所,有3.6万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儿科,从事儿科的医务人员大约是12万人,儿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新医改工作正不断深入开展,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现我国很多综合医院的儿科、儿童医院正逐步完善自己的医院信息系统,简称HIS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化建设为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管理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既保证可以护理安全,又能够提高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效率。儿科护士的角色由医生的助手和合作伙伴发展为扮演多重角色的高素质独立专业人员。随着专业的不断细化和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具备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儿科护理专家已在临床涌现,正发挥自己在儿科护理领域的独特作用,更好地为儿童及其家庭服务。

相关链接 儿科历史追溯

距今2000多年前,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可见关于“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儿科医生始见于:“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儿童,即为儿童医”。宋代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儿童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西方医学在16世纪初较具规模的传入中国。19世纪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医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中国。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有传教士翻译出版西医书籍,创办一系列教会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我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医院中设立儿科并培养儿科医生。著名儿科学家诸福棠于1943年编写的《实用儿科学》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西医儿科学著作,标志着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建立。

(范玲) GgGggeyrjm7nMmvdTyPAIhNR7QjBSpjU104xynu4rmmrea62ZcN4bNo9uns1v+6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