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成人的根本差别在于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此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临床表现、预后、心理行为发育及疾病预防等方面,都存在与成人不同的特征和特殊需要,且各期儿童之间也存在差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儿科护理的理念、内涵和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因此,了解儿童的特点,理解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有助于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
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儿童在外观上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臀围等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等。儿童各器官的发育亦遵循一定规律,如骨骼的发育、牙齿的萌出等。因此,护士应遵循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对待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以正确鉴别正常与病态表现。护士应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渗透在护理工作中,如新生儿、小婴儿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颈部;又如儿童髋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弛,容易发生脱臼及损伤,护理操作中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牵拉等。
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不相同,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液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正常值等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儿童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所需营养物质和能量相对比成人多。婴儿代谢旺盛,而肾功能较差,故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年幼儿营养需求相对较高,但胃肠吸收功能相对不成熟,很容易发生腹泻;又如儿童贫血时易出现髓外造血的表现。因此,护士只有熟悉这些生理生化特点对患儿做出正确的评估,才能给予正确的诊疗护理措施。
儿童皮肤、黏膜、淋巴系统、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因子等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完善,如小婴儿常表现为生理性免疫低下状态,防御能力差,易患感染性、传染性疾病。但生后6个月内,因从母体获得特异性抗体IgG,可暂时形成被动免疫,而很少感染麻疹、腺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又由于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儿童易患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婴幼儿期IgA缺乏,局部分泌型(SIgA)也不足,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儿童一般在6~7岁时自行合成IgG的功能才达到成人水平。因此,护理中应注意消毒隔离以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儿童计划免疫的宣教与管理。
儿童疾病的种类、病理变化与成人差别很大,即使对于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甚至不同年龄儿童的病理改变和疾病过程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如肺炎球菌所致肺部感染,在小婴儿导致支气管肺炎,在年长儿和成人则导致大叶性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在婴幼儿期可引起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机体的调节与适应能力不同,所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颅内压增高时,年长儿症状较典型,表现为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等;而小婴儿则出现脑性尖叫、前囟饱满隆起、颅缝增宽等不典型症状。又如化脓性脑膜炎,小婴儿表现前囟隆起,而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此外,儿童病情变化多端,应密切观察病情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确切诊断,并给予及时细致的护理。
儿童患病时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转归有正反两方面倾向。从正面而言,儿童处于不断生长时期,生命力旺盛,组织修复功能强,如诊治及时、有效,护理恰当,疾病往往迅速好转;由于儿童修复和再生功能旺盛,后遗症一般较成人少。但从反面而言,在新生儿、体弱儿中病情恶化迅速,如评估不足,病情危重可能在未见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发生猝死。因此,儿童患病时应细致观察,严密监护,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积极抢救的准备。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儿童身心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需要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同时,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还易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因此护理中应贯彻“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理念,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征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大多数儿童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开展计划免疫和加强传染病管理是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目前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已使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伤寒、乙型脑炎等许多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同时,应当重视儿童保健,做好胎儿、围生期和新生儿保健。定期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法,及早筛查和发现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视觉、听觉和智能异常,加以矫治训练,防止发展为严重伤残。现已发现很多成年后出现的疾病常常源于儿童时期,可见儿童时期的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