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Máhuáng(《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麻黄味辛,表汗力强,

能疗喘肿,有汗勿尝。

【性能】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解析:

麻黄为“发表第一药”,有较强的发汗和平喘力,又可利水消肿,为“发汗解表”和“治疗肺气壅遏喘咳”之要药。本品辛散苦降温通,能宣肺气,开毛窍而发汗解表, 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常配桂枝、杏仁、甘草,如麻黄汤; 亦能宣畅肺气以平喘, 用治肺热喘咳,常配杏仁、石膏、甘草,如麻杏石甘汤; 又能通调水道,利水消肿, 用于风水水肿。此外,本品还能散寒通滞,用于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

煎服,2~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虚喘者,均慎服。

★桂枝 Guìzhī(《名医别录》)

速记歌诀

桂枝辛甘,走表解肌,

行血助阳,痛痹能医。

【性能】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应用】

解析:

桂枝发汗之力弱于麻黄,长于温经 脉、助阳气。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能发汗解肌,温助卫阳, 用治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若治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常配白芍、甘草,如桂枝汤; 亦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如胸痹心痛、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等; 又能助阳化气,温通脾肾之阳气而消除痰饮水湿, 用治痰饮、水肿,若治脾阳不振,水湿内停之痰饮眩晕、心悸,常配茯苓、白术、甘草,如苓桂术甘汤。 此外还能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 ,用治心悸; 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用治奔豚。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证等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鉴别用药】

★紫苏叶 Zǐsūyè(《名医别录》)

速记歌诀

苏叶发表,下气解毒,

梗下诸气,胀满宜服。

【性能】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应用】

解析:

紫苏叶发汗解表之力较缓,又可行 气、安胎、解毒。本品辛散性温,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 风寒感冒轻证多单用,尤善治风寒表证兼有气滞胸闷,呕恶咳嗽者,或脾胃气滞所致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者,若治前者,常配香附、陈皮、甘草,如香苏饮; 亦能理气安胎, 治疗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 此外,本品单用能解鱼蟹毒 所致腹痛吐泻者。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不宜久煎。

【附药】

紫苏梗

为紫苏的茎。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宽中,止痛,安胎。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胀满、胸胁胀痛及胎动不安。煎服,5~10g。

▲生姜 Shēngjiāng(《名医别录》)

速记歌诀

生姜性温,用以发散

解毒开胃,咳呕可安

【性能】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应用】

解析:

生姜药食两用,散寒解表力弱, 长于止呕,素称“呕家圣药”,又可止咳、解毒。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 多用治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 亦有良好的温中止呕作用, 可治脾胃寒证和胃寒呕吐; 又能温肺化痰止咳, 用治寒痰咳嗽,不论痰多痰少,有无外感风寒,皆可选用。 此外,本品还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捣汁服。

▲香薷 Xiāngrú(《名医别录》)

速记歌诀

香薷微温,解表化湿,

祛暑和中,水肿可医。

【性能】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应用】

解析:

香薷功效似麻黄,而发汗力缓,长 于化湿。本品辛温芳香,外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内能化湿和中而祛暑, 多用于暑天外感风寒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内伤于湿之脘满纳差、腹痛吐泻者,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 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本品 又可发汗以散肌表水湿,兼能宣肺气,畅水道,以利水消肿 ,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及脚气浮肿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鉴别用药】

★荆芥 Jīngjiè(《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荆芥微温,能清头目,

疏风散疮,血止疹去。

【性能】

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应用】

解析:

荆芥药性和缓,善散风邪,为发散风 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又可透疹、消疮。本品辛散气香,能祛风解表, 用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 且质轻透散,能祛风止痒,宣散疹毒, 用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亦能祛风透邪,散结消疮, 用治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本品炒炭,用治吐血、衄血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防风 Fángfēng(《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防风甘温,治风通用,

能止痉泻,可消痹痛。

【性能】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

解析:

防风药性平和,长于祛风,为治风 通用之药,可散外风、息内风,兼可胜湿、止痉。本品辛散甘缓,能祛风解表 ,用治外感风寒、风热、风湿表证均可; 兼能胜湿止痛, 用治风湿痹痛; 又能祛风止痒, 常用治风疹瘙痒,尤宜于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多配伍荆芥、羌活、蝉蜕等,如消风散;还能息风止痉,用治破伤风。此外,本品能升清燥湿,用治泄泻。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使用注意】

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

★羌活 Qiānghuó(《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羌活辛温,能散风寒,

除湿通痹,头身痛除。

【性能】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

解析:

羌活气雄而烈,长于解表散寒,胜 湿,止痛,为治风寒湿痹上半身疼痛之要药。本品气味雄烈升散,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之邪, 用治外感风寒夹湿而致头身痛项强者,若治风湿在表,头痛,腰脊痛或一身尽痛,常配独活、防风、川芎等,如羌活胜湿汤; 亦能通利关节而止疼痛, 用治风寒湿痹,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白芷 Báizhǐ(《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白芷散寒,通窍止痛,

止带消肿,排脓通用。

【性能】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应用】

解析:

白芷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长于通 窍、止痛、止带,又可消肿、止痒,善治阳明头额痛、眉棱骨痛、牙痛等。本品辛温发散、芳香上达、能解表散寒、宣通鼻窍, 用治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者或鼻鼽、鼻渊; 且本品辛散 温通、长于止痛,善入足阳明胃经上行头面,用治阳明经头额痛、眉棱骨痛、牙痛及风湿痹痛; 亦可温燥除湿,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 用治带下过多证; 且能散结消肿排脓 ,用治疮疡肿痛。 此外,本品祛风止痒, 可治皮肤风湿瘙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细辛 Xìxīn(《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细辛走窜,通窍止痛,

散寒化饮,风湿皆用。

【性能】

辛,温。归心、肺、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应用】

解析:

细辛长于散寒邪,化寒饮,通鼻窍, 且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本品芳香气浓,性善走窜,散寒之力较强,既能入肺散表寒、温肺化饮, 用治外感风寒之头身疼痛较甚者,或外感风寒而兼寒饮咳喘者; 又能入肾除里寒, 可治阳虚外感之恶寒、发热、脉反沉者; 因其止痛之力颇强, 尤宜于风寒之偏正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又善走窜,能宣通鼻窍,为治鼻渊之良药, 常用治鼻渊之鼻塞头痛,时流清涕者。此外,本品亦可外用治疗口舌生疮,用水调细辛末敷脐部,另以黄连汁涂患处;或研末吹鼻取嚏,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用治神昏窍闭证。

【用法用量】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燥咳或肺热咳嗽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鉴别用药】

▲藁本 Gǎoběn(《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藁本除风,善达巅顶,

头痛效佳,寒湿可屏。

【性能】

辛,温。归膀胱经。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

解析:

藁本长于散风寒湿邪,有较好的止 痛作用,尤善治巅顶头痛。本品辛温香燥,主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能直上巅顶,有止痛之功, 善治外感风寒之头痛、巅顶痛甚,或痛连齿颊及偏头痛等; 又能除肌肉、经络、筋骨间风寒湿之邪。 外用可治皮肤风湿。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凡肝阳上亢、火热内盛者忌服。

【鉴别用药】

▲苍耳子 Cāng′ěrzǐ(《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苍耳子苦,止痛除湿,

散寒通窍,鼻渊尤宜。

【性能】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应用】

解析:

苍耳子有毒,解表之力甚弱,长于 通窍,为治鼻渊、鼻鼽之良药,又可祛风湿。本品辛温而散风寒,苦燥而祛湿浊,善通鼻窍, 用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涕、不闻香臭者,尤宜治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 且能下行足膝,祛风湿、止痹痛, 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者。此外,还可外达皮肤,祛风止痒,治疗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血虚头痛不宜服用。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 Xīnyí(《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辛夷味辛,善治鼻渊,

散寒通窍,包煎立痊。

【性能】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

【应用】

解析:

辛夷别名木笔花,解表之力较差, 通窍力强,为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浊涕之要药。本品芳香质轻,气味俱薄,可外散风寒,内升肺胃清气而通鼻窍, 用治风寒感冒而头痛鼻塞者。证偏风寒者,常配伍苍耳子、白芷等,如苍耳子散;偏风热者,多配伍薄荷、菊花等。现代用于治疗鼻腔疾患,有比较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葱白 Cōngbái(《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葱白辛温,发汗通阳,

解毒散结,下乳功良。

【性能】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

解析:

葱白发汗力较弱,用治风寒感冒轻 证,长于温通阳气。本品辛散温通,外能散风寒以解表, 可以单用,亦常与淡豆豉配伍,如葱豉汤; 内能温通上下阳气, 用治阴盛格阳之面赤、腹泻、厥冷、脉微者,常与附子、干姜配伍,如白通汤。 此外,本品还能解毒散结, 可单用捣烂敷患处,用治疮痈肿毒; 亦能散结通络下乳, 可治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胡荽 Húsuī(《食疗本草》)

速记歌诀

胡荽芳香,开胃消食,

透疹发表,熏洗可医。

【性能】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应用】

解析:

胡荽辛温香散,能散风寒,透疹外 达, 用治风寒束表,疹发不畅,或疹出而又复隐者,可单用煎汤局部熏洗,或加入其他透疹剂中。 本品气味芳香,用于食疗,有开胃消食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热毒壅盛而疹出不畅者忌服。 H7uA+O9/+gpApm4bi5BMMjPM2m+umE9N1SFYnF9WEWKRY3Z2drkylCyruEnGC9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