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 Qīnghāo(《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青蒿苦寒,退热除蒸

能解暑热,截疟退黄

【性能】

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

【应用】

解析:

青蒿有显著的退虚热作用,又善清 伏热、暑热、疟疾寒热和肝胆湿热,为治疟疾要药。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长于清透阴分伏热, 常用治温热病后期,邪入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证;又有显著的退虚热作用,用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亦善截疟和解热, 用治疟疾寒热; 还可清解暑热, 用治外感暑热,发热烦渴者。 此外,本品能退黄疸, 可用治湿热黄疸之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者。

【用法用量】

煎服,6~12g,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用。

○白薇 Báiwēi(《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白薇咸寒,入血退热,

通淋解毒,清肺泄热。

【性能】

苦、咸,寒。归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

解析:

白薇长于清热,善退虚热、血热和 阴分伏热,又可解表、通淋、疗疮。本品咸寒,善入血分,虚实两清,既长于退虚热,又能清热凉血, 常用治阴虚发热、产后血虚发热或温热病后期,阴液已伤、余热未尽、夜热早凉者。 兼能透邪而清肺热, 用治阴虚外感。 本品又能利尿通淋, 用治热淋、血淋,或治胎前产后的热淋、血淋。 亦略具解毒疗疮之功, 可内服或外敷,用治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

★地骨皮 Dìgǔpí(《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地骨皮寒,除蒸退热,

泻火清肺,凉血止血。

【性能】

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应用】

解析:

地骨皮长于清虚热、泻肺火,善治 有汗骨蒸,兼能凉血热、止烦渴。本品甘寒清润,善清虚热、除骨蒸,为凉血退热除蒸之佳品, 用治阴虚潮热、骨蒸盗汗; 又能清血热而止血, 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吐、衄、尿血; 兼能泄热邪而生津止烦渴, 用治消渴,须与养阴生津药地黄、天花粉等配伍; 还能清泄肺热而止咳, 用治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银柴胡 Yíncháihú(《本草纲目》)

速记歌诀

银柴胡寒,善清虚热,

可除疳热,又兼凉血。

【性能】

甘,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

清虚热,除疳热。

【应用】

解析:

银柴胡善清虚热,功似地骨皮,又 能除疳热,为清疳热要药。本品甘寒,善清虚热, 多配青蒿、鳖甲、地骨皮等,如清骨散; 又能除小儿疳热, 多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大、消瘦、口渴、毛发干枯者,常配胡黄连、鸡内金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胡黄连 Húhuánglián(《新修本草》)

速记歌诀

胡连苦寒,善清虚热,

除疳退热,湿热可解。

【性能】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应用】

解析:

胡黄连功似黄连而力缓,长于退虚 热,又可除疳热、清湿热。本品苦寒,善清虚热, 用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配伍见银柴胡条; 又能清热消疳, 用治小儿疳热,可配党参、白术、使君子等,如肥儿丸; 且本品有类似黄连除湿热和解毒的功效, 用治泻痢、黄疸、痔疮, 但是胡黄连药力不及黄连,故临床多用黄连,而少用本品。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TbPyzV0y8K0Ly8kXsLt2EDkGMJ5gtT4y8Erd42QQ80+QeMajc6a5oJLZMgfhxhm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