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Jīnyínhuā(《新修本草》)

速记歌诀

银花甘寒,善消疮毒,

疏散风热,血痢宜服。

【性能】

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解析:

金银花清热解毒力强,为治热毒疮 疡之要药,又可疏风热、解暑热。本品甘寒,能清解心胃之热毒、消散痈肿, 用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等热毒疮疡; 又可芳香疏散,善散肺经风热, 用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兼可凉 血止痢, 用治热毒痢疾之下痢脓血,可单用本品浓煎频服。此外,本品能清热解暑,用治暑热烦渴,可煎汤代茶饮用,或用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制成银花露。

【用法用量】

煎服,6~15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连翘 Liánqiào(《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连翘清心,善消痈毒,

疏散风热,温热堪逐。

【性能】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

解析:

连翘善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 似金银花,又长于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本品苦寒,长于清心火、解疮毒、消痈结, 用治痈疽、瘰疬、乳痈和丹毒,若疗痈肿疮疖,多配野菊花、金银花等,若治瘰疬痰核,常配夏枯草、玄参、贝母等; 又可轻清上浮、外疏风热、内解热毒,常与金银花相须为用, 治疗风热感冒及温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而且 连翘心尤长于清泻心火,为治热邪内陷心包、烦热神昏之良药。此外,本品兼能清心利尿 ,用治热淋、小便不利。

连翘有青翘、老翘及连翘心之分。青翘清热解毒之力较强;老翘长于透热达表、疏散风热;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常用治邪入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用法用量】

煎服,6~15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用。

【鉴别用药】

▲穿心莲 Chuānxīnlián(《岭南采药录》)

速记歌诀

穿心莲苦,凉血解毒,

燥湿清热,清肺宜服。

【性能】

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应用】

解析:

穿心莲长于解毒、燥湿,尤善清肺,兼可凉血消肿。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可清解肺胃热毒,尤善清肺, 用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喘咳、肺痈或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因其清热解毒作用广泛, 可治痈肿疮疡、蛇虫咬伤,常以鲜品捣烂敷疖肿及毒蛇咬伤处; 本品还能苦燥大、小肠之湿热,有良好的清热燥湿之效 ,用治湿热泻痢、热淋、湿疹等多种湿热证,若用治湿疹瘙痒,可以本品为末,甘油调涂患处。

【用法用量】

煎服,6~9g。因其味极苦,入煎剂易致恶心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大青叶 Dàqīngyè(《名医别录》)

速记歌诀

大青味苦,时疫热毒,

咽痛痈肿,实证宜服。

【性能】

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应用】

解析:

大青叶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 斑功效,尤善清解瘟疫时毒和心胃实火。本品味苦大寒,善能清热解毒 ,用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兼能清解表里之热, 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热邪较重、发热头痛咽痛者,常配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等; 又善能解毒利咽、凉血消肿 ,用治火毒亢盛,上攻咽喉或外散肌肤所致痄腮、喉痹、口疮、丹毒、痈肿。此外,古方用鲜品打汁饮服,治咽痛喉痹,或鲜品捣烂外敷丹毒,功效尤佳。

【用法用量】

煎服,9~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板蓝根 Bǎnlángēn(《新修本草》)

速记歌诀

板蓝根苦,利咽解毒,

凉血消肿,瘟毒宜服。

【性能】

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应用】

解析:

板蓝根善能解毒、凉血,功似大青 叶,又长于解毒利咽散结。本品苦寒,善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治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或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多种温疫热毒证。若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咽痛,可单用或配金银花、连翘等同用;若治大头瘟毒、头面红肿、咽喉不利等常配连翘、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青黛 Qīngdài(《药性论》)

速记歌诀

青黛味咸,能平肝木,

惊痫咯血,兼除热毒。

【性能】

咸,寒。归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应用】

解析:

青黛善能解毒、凉血,功似大青叶, 又长于清泻肝火以定惊、息风 。本品咸寒,咸能入血,善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亦可内服或外用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且善清肝火、泻肺热、凉血止血;兼能息风止痉,用治小儿惊痫之证。

【用法用量】

1~3g,宜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胃寒者慎用。

【鉴别用药】

▲贯众 Guànzhòng(《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贯众苦寒,解毒杀虫,

凉血止血,崩漏宜用。

【性能】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应用】

解析:

贯众生用长于清热解毒、杀虫,尤 善解瘟疫时毒;炒炭又可凉血止血。本品苦寒,生用可清解气分、血分之热毒 ,用于防治温热毒邪所致之时疫感冒、风热头痛、温毒发斑,以及痄腮、痈疡肿毒等; 炒炭可凉血止血, 用治血热出血之吐血、衄血、便血等,尤善治崩漏。 此外,本品又善驱虫, 能驱除或杀灭绦虫、钩虫、蛲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

清热解毒、杀虫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服用本品时忌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蒲公英 Púgōngyīng(《新修本草》)

速记歌诀

公英味苦,乳痈最宜,

解毒消肿,通淋利湿。

【性能】

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

解析:

蒲公英长于清热解毒消痈,为治 乳痈要药,又可通淋,兼能通乳、明目。本品苦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作用,兼能疏郁通乳 ,用治疔疮、瘰疬、乳痈等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尤善乳痈; 亦可利湿通淋,有“通淋妙品”之称, 用治黄疸、热淋作用较佳。 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作用, 用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

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紫花地丁 Zǐhuādìdīng(《本草纲目》)

速记歌诀

紫花地丁,凉血解毒,

痈毒疔疮,外敷内服。

【性能】

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

解析:

紫花地丁长于清热解毒消痈,尤善 治疔毒,又可解蛇毒。本品辛散苦降,寒以清热,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治热毒疮疡的常用药, 内服外敷均宜,鲜品可捣汁内服,并以渣敷患处,即有良效; 又可解蛇毒, 用治毒蛇咬伤,可用鲜品取汁服,其渣加雄黄少许,捣匀外敷。此外,还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及外感热病。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使用注意】

体质虚寒者忌服。

▲野菊花 Yějúhuā(《本草正》)

速记歌诀

野菊苦寒,平肝解毒,

眩晕目赤,疮毒可服。

【性能】

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应用】

解析:

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菊花,长于清 热解毒利咽,又可清肝平肝,兼散风热。本品辛散苦降,寒以清热,能清热解毒,为治疔痈及咽痛良药 ,若用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配伍; 亦能清肝平肝、兼散风热, 用治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常与夏枯草、桑叶等同用。此外,可用治皮肤瘙痒证,可内服并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用法用量】

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重楼 Chónglóu(《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重楼微寒,消肿解毒,

凉肝定惊,惊搐可服。

【性能】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应用】

解析:

重楼有小毒,药力较强,长于清热 解毒,兼解蛇毒,又善凉肝定惊、化瘀止血。本品苦寒,善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和毒蛇咬伤; 亦能凉肝息风定惊 ,用治小儿惊风抽搐。此外,兼能化瘀止血,用治外伤出血,或瘀肿疼痛之证,内服外用均可。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体虚、无实火热毒者、孕妇及患阴证疮疡者均不宜服用。

▲土茯苓 Tǔfúlíng(《本草纲目》)

速记歌诀

土茯苓平,梅毒宜服,

通利关节,除湿解毒。

【性能】

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应用】

解析:

土茯苓甘淡平,能解毒除湿、通利 关节,兼解汞毒,为治梅毒和解汞毒要药, 宜治梅毒或因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可较大剂量单用或配伍金银花、白鲜皮及甘草等,如复方土茯苓汤; 亦可解毒除湿、消肿散结, 用治痈肿、瘰疬及淋浊带下、湿疹湿疮、疥癣等各种湿热证。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肝肾阴虚者慎服。服药时忌茶。

★鱼腥草 Yúxīngcǎo(《名医别录》)

速记歌诀

蕺菜微寒,肺痈宜服,

解毒排脓,淋痢可祛。

【性能】

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解析:

鱼腥草别名蕺菜,专清肺热,长于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为治肺痈要药,兼能利尿、止痢。本品辛散寒清,善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若用治肺痈,常配芦根、桔梗、薏苡仁等;用治痰热喘咳者,可配知母、贝母、桑白皮等;若用治痈肿疮毒者,可单用煎服,或以鲜品捣敷,亦可与野菊花、蒲公英等配伍;兼能利尿通淋、清热止痢,可用治热淋、热痢。

【用法用量】

煎服,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

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服。

○大血藤 Dàxuěténg(《本草图经》)

速记歌诀

红藤苦平,消肿解毒,

止痛祛风,肠痈速去。

【性能】

苦,平。归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应用】

解析:

大血藤即红藤长于清热解毒、活血、 止痛,为治肠痈之要药,兼可祛风。本品苦平,善能清热解毒、消痈止痛, 用治肠痈腹痛、热毒疮疡,若治肠痈腹痛,常与桃仁、大黄等配伍。 此外,本品有较强的活血及祛风止痛作用, 用治经闭痛经、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等,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9~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败酱草 Bàijiàngcǎo(《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败酱微寒,善治肠痈,

解毒祛瘀,止痛排脓。

【性能】

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应用】

解析:

败酱草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善治内痈,为治肠痈腹痛之要药,又可祛瘀止痛。本品辛散苦降寒清,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若治肠痈初起,常配金银花、牡丹皮等;若治肠痈脓已成者,常配薏苡仁、附子。 此外,本品能祛瘀止痛, 用治产后瘀阻腹痛,可单用煎服,或配五灵脂、香附等活血止痛药。

【用法用量】

煎服,6~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不宜服用。

★射干 Shègān(《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射干苦寒,善疗咽闭,

清热解毒,消痰须记。

【性能】

苦,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应用】

解析:

射干长于清热解毒利咽,又善消痰, 为治热毒痰火郁结之咽喉肿痛要药。本品苦寒泄降,专入肺经,能解毒、利咽、祛痰, 可单服、捣汁含咽,或以醋研汁噙,引涎出即可,亦可与黄芩、桔梗、甘草等清肺利咽之品配用; 兼可祛痰平喘, 多用于痰涎壅盛之咳嗽气喘,若治寒痰咳喘,痰多清稀,常配麻黄、细辛、半夏、五味子等,如射干麻黄汤。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山豆根 Shāndòugēn(《开宝本草》)

速记歌诀

山豆根苦,清热祛痰,

可治喉证,肿痛能安。

【性能】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应用】

解析:

山豆根长于解毒、利咽、消肿,又 可清胃火,为治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要药。本品大苦大寒,入肺经善能解毒、利咽、消肿, 用治热毒蕴结之乳蛾喉痹、咽喉肿痛,轻者可单用煎服,并含漱,重者须配伍玄参、射干、板蓝根等同用; 入胃经又可清泄胃火, 用治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煎汤漱口或与石膏、黄连等同用。此外,还可用于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白头翁 Báitóuwēng(《神农本草经》)

速记歌诀

白头翁寒,善止血痢,

清热解毒,虚寒当忌。

【性能】

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

解析:

白头翁为治痢之良药,善除胃肠及 血分热毒而止痢,兼能凉血。本品苦寒泄降,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治热毒血痢和湿热痢疾均有较好的疗效,常配伍黄连、黄柏、秦皮用治热毒血痢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诸证,如白头翁汤。此外,本品能清热燥湿,用治下焦湿热之阴痒带下。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虚寒泄痢忌服。

○半边莲 Bànbiānlián(《本草纲目》)

速记歌诀

半边莲辛,善解蛇毒

清热利水,水肿可逐

【性能】

辛,平。归心、小肠、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应用】

解析:

半边莲有较好的清热毒和利水湿作 用,又善解蛇毒,古云“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本品长于清热解毒,尤善解蛇毒, 常用治热毒所致痈肿疔疮及蛇虫咬伤,若治毒蛇咬伤、蜂蝎螫伤,可用单味大剂量煎服,药渣外敷,尤以鲜品效佳,或配白花蛇舌草、重楼等; 又可利水消肿, 用治臌胀水肿、湿热黄疸。此外,还可祛湿,用治湿疹湿疮及手足疥癣。

【用法用量】

煎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虚证水肿忌用。

▲白花蛇舌草 Báihuāshéshécǎo(《广西中药志》)

速记歌诀

蛇舌草苦,通淋利湿,

解毒清热,癌症可医。

【性能】

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应用】

解析:

白花蛇舌草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 广泛用于热毒痈肿、毒蛇咬伤及各种癌症,又可利湿通淋。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 用治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若用治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若治毒蛇咬伤,可单用鲜品捣烂绞汁内服或水煎服,渣敷伤口,亦可配伍紫花地丁、半边莲等煎服; 又能利湿通淋, 用治热淋、湿热黄疸。 此外,现代利用本品广泛治疗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等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熊胆粉 Xióngdǎnfěn(《新修本草》)

速记歌诀

熊胆苦寒,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性能】

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应用】

解析:

熊胆粉善于清热解毒以消痈肿,并 主入肝经以息风、明目。本品苦寒清降,善能清热解毒, 用治热毒疮痈、痔疮、咽喉肿痛等,若治热毒疮疡,可用水调化涂于患部,或加入冰片少许,用胆汁调涂; 且长于清肝凉心,息风止痉, 用治热极生风所致惊风、癫痫、抽搐等证,若治小儿痰热惊痫,可用竹沥化服本品; 亦能清肝明目退翳, 用治肝热目赤、目生翳膜,可外用滴眼或内服。

【用法用量】

内服,0.25~0.5g,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或水调涂敷患处。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虚寒证当禁用。 tuDvJi3v9Gv09+MoNLl2ji0LFFPh2M4mbMlC/lUadeyC0ebKd98FGi7DBhImec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