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结膜病的护理

一、细菌性结膜炎的护理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acute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是由细菌所致的急性结膜炎症的总称,具有传染性及流行性,通常为自限性,病程在2周左右。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和淋球菌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

1.超急性化脓性结膜炎

主要为萘瑟菌属细菌,包括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感染所致。具有潜伏期短、病程进展急剧、传染性极强的特点,潜伏期通常10h至2~3d。

(1)淋球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常在出生后2~5d发病,多为双眼。发病急速,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结膜高度水肿和充血;严重者球结膜可突出于睑裂外,并有假膜形成;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眼部分泌物由初期的浆液性、黏液性迅速转为大量脓性分泌物,并有溢出,故有“脓漏眼”之称。严重者可引起角膜溃疡、穿孔和眼内炎。婴儿的淋球菌性结膜炎可并发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如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症状通常较小儿轻。

(2)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

最常见于血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常呈双侧性。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d,其症状与淋球菌性结膜炎相似,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2.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的急性结膜炎症,俗称“红眼病”。可散发感染,也可流行于学校、游泳池等集体生活场所。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结膜炎常伴有睑缘炎;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结膜炎常见的病原体,80%成人上呼吸道中可见流感嗜血杆菌共生。起病较急,潜伏期为1~3d,病程约2周,通常有自限性,可以双眼同时或间隔1~2d发病。

(1)症状:

病人自觉有异物感、灼热感、发痒、畏光、流泪等,可伴有发热和身体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2)体征:

眼睑肿胀,穹隆部和睑结膜最容易出现结膜充血水肿,并伴有滤泡生成。分泌物可由黏液性转变为脓性,早晨起床后,上下睫毛常被黏住,睁眼困难。白喉杆菌感染的结膜炎可在睑结膜表面发现假膜。

【评估要点】

1.健康史

询问病人发病的时间和周期,了解病人生活工作环境及卫生习惯,自身或患儿母亲有无淋球菌性阴道炎史等,是否与急性期结膜炎病人有接触史。

2.身体状况

观察病人眼部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情况,有无分泌物和分泌物性质,角膜有无被侵及,有无视力下降,有无耳部、颈后等淋巴结肿大情况。同时了解其有无用药、药物品种、用药效果,包括用药后的变化等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

护士应了解病人发病以来的心理状况和疾病对病人工作、学习的影响。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发病突然,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可见大量分泌物,常影响病人外观;如果病人被实行接触性隔离,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心理。

4.辅助检查

结膜分泌物涂片及结膜刮片可见大量多型核白细胞及细菌,必要时可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明确致病菌和选择敏感性抗生素。

【护理问题】

1.急性疼痛

与结膜炎症累及角膜有关。

2.舒适受损:异物感、灼热感、发痒、畏光、流泪

与结膜炎症累及角膜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角膜炎症、溃疡和穿孔。

4.有感染传播的危险

与细菌性结膜炎的传染性有关。

【护理措施】

1.疼痛及舒适护理

(1)为减轻充血水肿、灼热等不适,炎症严重时可用眼部冷敷。

(2)减少眼部的光线刺激,建议佩戴太阳镜;同时保持室内光线柔和。

2.预防感染护理

(1)结膜囊冲洗护理:常选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淋球菌感染选用1:5000的青霉素溶液。注意冲洗时使病人取患侧卧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健眼。冲洗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角膜。如有假膜形成,应先除去假膜再进行冲洗。

(2)医嘱留取结膜分泌物,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药物护理:根据医嘱选择广谱氨基苷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可选用0.3%妥布霉素滴眼剂、0.3%~0.5%左氧氟沙星滴眼剂或眼膏,急性期每15~30min滴眼一次,夜间涂眼膏。症状缓解后改为1~2h一次,分泌物较多时应先清除再给药。淋球菌感染则局部和全身用药并重,局部用药有5000~10 000U/ml青霉素溶液;常用全身药物有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等。

(4)健眼可用透明眼罩保护;禁忌包扎患眼,因包盖患眼,使分泌物排出不畅,不利于结膜囊清洁,反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剧炎症。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角膜刺激征或角膜溃疡症状。

3.接触性隔离护理

做好接触性隔离,安置病人于单人间或同病种同一房;接触病人前后双手要立即彻底冲洗与消毒;接触病人分泌物的仪器、用具等要及时消毒;用过的敷料要放置于医疗专用垃圾袋。

【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提倡一人一巾一盆。

(2)不能在传染期进入公共场所和游泳池,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3)饮食要清淡富含营养,戒辛辣、烈酒、油煎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注意休息。

2.疾病知识指导

(1)指导病人用药:白天滴眼药水,睡觉时涂眼药膏。使用眼药要注意—人一瓶;单眼患病病人实行一眼一瓶眼药。

(2)向病人和家属传授结膜炎预防知识和接触性隔离的方法。患有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病人,要注意每次便后立即洗手。如患有淋球菌性尿道炎的孕妇,须在产前治愈;对未愈产妇的婴儿出生后应常规滴用1%硝酸银滴眼液1次或涂0.5%四环素眼药膏,严密观察病情,以及时预防、治疗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

(陈燕燕 施颖辉)

二、病毒性结膜炎的护理

病毒性结膜炎(viral conjunctivit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由多种病毒引起,传染力强,常有自限性。在世界各地引起过多次大流行,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上以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最常见。

【临床表现】

1.流行性角结膜炎由8、19、29和37型腺病毒引起。潜伏期为5~7d。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70型肠道病毒引起,又称“阿波罗11号结膜炎”。常在18~48h内发病,多为双眼发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续7d左右。

2.症状 病人眼部红肿明显,自觉异物感、眼痛、畏光、流泪。部分病人可有头痛、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并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3.体征 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睑结膜滤泡增生,分泌物呈水样,常侵犯角膜,荧光染色可见角膜上点状上皮脱落;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球结膜上有点、片状出血,从上方球结膜开始向下方结膜蔓延。

【评估要点】

1.健康史

病毒性结膜炎好发于夏秋季节,常有自限性,通过接触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了解病人有无病毒性眼病接触史,有无不良生活卫生习惯,或近期是否去过病毒性眼病流行区域。

2.身体状况

病人眼部红肿情况,结膜、角膜有无水肿、破损,观察分泌物性质,了解有无用药史及效果。

3.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因被实行接触性隔离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患病对工作、学习的影响;了解家庭、朋友给予的支持情况,评估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4.辅助检查

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单核细胞增多,病毒培养、PCR检测、血清学检查可协助病原学诊断。

【护理问题】

1.急性疼痛

与病毒侵犯角膜有关。

2.有感染传播的危险

与病毒性结膜炎的传染性有关。

【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

(1)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眼局部冷敷以减轻充血和疼痛。

(2)根据医嘱选择药物,抗病毒眼液每小时1次滴眼;合并角膜炎、混合感染者,可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药水;角膜基质浸润者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0.02%氟米龙。角膜上皮病变可选择人工泪液及促进上皮细胞修复药物。

2.预防感染护理

(1)一旦发现本病,应及时按丙类传染病要求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注意做好传染性眼病的消毒隔离,禁止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池,避免生活用品混用等情况,防止交叉感染。

(2)指导病人形成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

【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食物和饮酒。

2.疾病知识指导

注意做好传染性眼病的消毒隔离,指导病人及家属做好接触性隔离,禁止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池,防止交叉感染(详见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人的护理)。

3.延续性护理

病毒性结膜炎病情稳定后,仍需坚持用药较长时间。嘱病人坚持用药,定期复诊,长期随诊。

(陈燕燕 施颖辉)

三、过敏性结膜炎的护理

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是由于眼部组织对变应原产生超敏反应所引起的炎症。本节专指那些由于接触药物或其他抗原而过敏的结膜炎。有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引起速发型的致敏原有花粉、角膜接触镜及其清洗液等。药物一般引起迟发型,如睫状肌麻痹药阿托品和后马托品、氨基苷类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碘苷和三氟胸腺嘧啶核苷、防腐剂硫柳汞和乙二胺四烯酸及缩瞳剂等。

【临床表现】

接触致敏物质数分钟后迅速发生的为Ⅰ型超敏反应,眼部瘙痒、眼睑水肿和肿胀、结膜充血及水肿,极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系统性过敏症状。在滴入局部药物后24~72h才发生的为迟发Ⅳ型超敏反应,表现为眼睑皮肤急性湿疹、皮革样变、睑结膜乳头增生、滤泡形成,严重可引起结膜上皮剥脱,下方角膜可见斑点样上皮糜烂。慢性接触性睑结膜炎的后遗症包括色素沉着、皮肤瘢痕、下睑外翻。

【评估要点】

1.健康史

评估病人有无明显过敏接触史,有无角膜接触镜佩戴史等。

2.身体状况

明显变应原接触史,脱离接触后症状迅速消退;结膜囊分泌物涂片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心理-社会状况

因眼部组织对变应原产生超敏反应,影响病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容易产生焦虑与厌烦情绪。护士应了解病人心理状态,以及对疾病的认识。

【护理问题】

1.舒适受损:眼部瘙痒、眼睑水肿和肿胀、结膜充血及水肿

与眼部组织对变应原产生超敏反应有关。

2.潜在并发症:

色素沉着、皮肤瘢痕、下睑外翻。

【治疗要点】

查找变应原,Ⅰ型超敏反应经避免接触变应原或停药即可得到缓解。局部用药严重者可加用全身抗过敏药物。

【护理措施】

1.药物护理 局部点糖皮质激素眼药水(0.1%地塞米松)、血管收缩剂(0.1%肾上腺素或1%麻黄碱),伴有睑皮肤红肿、丘疹者,可用2%~3%硼酸水湿敷。近年来,研制的几种新型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0.5%酮洛酸氨丁三醇、抗组胺药0.05%富马酸依美斯汀以及细胞膜稳定剂奈多罗米钠滴眼,可明显减轻症状。严重者可加用全身抗过敏药物,如氯苯那敏、阿司咪唑、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等。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严密观察眼痛、头痛、眼压及视力变化,警惕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

3.患眼红肿严重时,可用冰袋裹以毛巾局部冷敷,冷敷过程中注意观察,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眼睑皮肤冻伤。

4.因角膜接触镜及其清洗液引起,应更换接触镜,缩短接触镜佩戴时间。加强接触镜护理,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及汞等具有潜在抗原活性的护理液。

【健康指导】

1.避免接触变应原,如花粉等。

2.饮食指导 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多补充维生素,加强营养,改善体质。不宜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以及辛辣、酒类食品。

3.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密切观察眼痒、眼红等症状,注意眼部分泌物的量及性质,定期门诊随访。

(刘茹茹 陈燕燕)

四、沙眼的护理

沙眼(trachoma)是由A、B、C或Ba抗原型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睑结膜面粗糙不平,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是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有3亿~6亿人感染沙眼,感染率及严重程度与当地居住条件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是当时致盲的首要病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常识的普及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大大降低,但仍是常见的结膜病之一。

沙眼衣原体寄生于细胞内,形成包涵体,或附于分泌物中,人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节肢昆虫也是传播媒介。沙眼的急性期较瘢痕期更具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

1.沙眼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双眼发病,一般起病缓慢,轻重程度可有不等。潜伏期5~14d。幼儿患沙眼后,症状隐匿,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成人沙眼分亚急性或急性发病过程,早期即出现并发症。沙眼初期表现为滤泡型慢性结膜炎,逐渐进展到结膜瘢痕形成。

2.急性期症状包括异物感、刺痒感、畏光、流泪、较多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眼睑红肿,结膜明显充血,乳头增生,上下穹隆部结膜布满滤泡,可合并弥散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3.慢性期症状不明显,仅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灼烧感。结膜充血减轻、污秽肥厚,有乳头及滤泡增生。病变过程中,结膜的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瘢痕。

4.重复感染并发细菌感染时,刺激症状更重,且出现视力减退,晚期可发生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眼球粘连、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混浊及慢性泪囊炎等,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我国于1979年制定的沙眼分期方法:

Ⅰ期(活动期):上睑结膜乳头与滤泡并存,上穹隆结膜血管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除少许活动期外,有瘢痕形成。

Ⅱ期(完全瘢痕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此期无传染性。

国际上对沙眼体征进行的分期,常用MacCallan分期法:

Ⅰ期:早期沙眼。上睑结膜出现未成熟滤泡,轻微上皮下角膜混浊,弥漫点状角膜炎和上方细小角膜血管翳。

Ⅱ期:沙眼活动期。Ⅱa期:滤泡增生,角膜混浊、上皮下浸润和明显的上方浅层角膜血管翳;Ⅱb期:乳头增生,滤泡模糊,可以见到滤泡坏死、上方表浅角膜血管翳和上表下浸润,瘢痕不明显。

Ⅲ期:瘢痕形成。同我国Ⅱ期。

Ⅳ期:非活动性沙眼。同我国Ⅲ期。

【评估要点】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沙眼接触史;了解病人生活居住条件和个人卫生习惯。

2.身体状况

观察病人眼部分泌物及其性状,有无视力障碍,既往史及有无全身合并症。

3.心理-社会状况

(1)评估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是否有病人认为沙眼病程长、容易复发,对治疗丧失信心;是否有认为沙眼症状不明显,对治疗不重视,缺乏坚持治疗的毅力;是否有因为沙眼具有传染性,有怕发生交叉感染而引起的自卑心理。

(2)评估病人的文化层次、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人生活或工作的环境卫生、生活居住条件和个人卫生习惯等。

4.辅助检查

结膜刮片行Giemsa染色可找到包涵体;应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试剂盒检测细胞刮片衣原体抗原、酶联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测定沙眼衣原体抗原都有高度敏感和高特异性。

【护理问题】

1.舒适度改变

与眼部感染有关。

2.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沙眼的传染性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倒睫、睑内翻、上睑下垂、睑球粘连、慢性泪囊炎、实质性结膜角膜干燥症、角膜混浊。

4.知识缺乏:

与缺乏沙眼的防治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护理配合

(1)保持患眼清洁,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冲洗时头偏向患侧,冲洗液勿流入健眼。操作时注意勿损伤角膜上皮。

(2)遵医嘱选用抗生素眼药,教会病人正确滴眼药方法,用药时先滴健侧再滴患侧。观察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强调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提高病人依从性。

(3)严格消毒病人接触过的医疗器械及洗脸用具。

2.用药护理

讲解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①局部用药:常用0.1%利福平滴眼液、0.3%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滴眼,每日4次,夜间使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眼膏,疗程至少10~12周,重症者需要用药半年以上;②全身用药: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疗程为3~4周。可口服多西环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和螺旋霉素等。7岁以下儿童和孕期妇女忌用四环素,避免产生牙齿和骨骼损害。

3.病情观察
(1)全身情况观察: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耳前淋巴结是否肿大、是否合并有其他基础代谢性疾病。

(2)专科情况观察:

视力、结膜、角膜炎症情况、眼部分泌物性状。

4.生活护理

(1)保持休息居住环境整洁、舒适、安静,保持空气流通、清新。

(2)根据视力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帮助,将常用物品固定摆放,活动空间不留障碍物,防止碰撞,避免受伤,保证通畅安全的生活环境,满足病人生活需要,防止其受伤。

5.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了解发病原因、治疗目的、方法及预后。通过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同时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及时给予病人安慰和正确的疏导,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倡流水洗漱,毛巾应挂在通风处或晒干。不用手揉眼,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以免交叉感染。

(2)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休息。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品,戒烟酒。

(4)沙眼及眼部有感染者切勿佩戴角膜接触镜。

2.疾病知识指导

(1)告知病人沙眼的危害性,嘱其一定要重视沙眼的防治,坚持用药,并强调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症状消失后未经医生检查同意,不可随意停药。

(2)积极治疗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在疾病早期治愈。

(3)并发症及后遗症治疗,告知病人手术矫正倒睫和睑内翻是防止晚期沙眼瘢痕形成导致失明的关键措施;角膜混浊可行角膜移植术。

3.延续性护理

嘱病人坚持用药,定期门诊复查,如有眼部不适及时就诊。

(唐小涵 陈燕燕)

五、翼状胬肉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ygium)是一种常见的结膜变性疾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侵入,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发病,多见于鼻侧。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紫外线照射、风沙、粉尘的刺激及结膜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遮盖瞳孔区时,可造成视力障碍。

2.小而非进行性翼状胬肉,除非为外观上需要,一般不需手术。如果胬肉组织侵及瞳孔区,且为进行性者,可手术切除,一般术后复发率可达20%~30%。

【评估要点】

1.健康史

(1)评估病人有无长期户外工作经历,如农民、渔民等;评估病人家中其他家庭成员是否有同样病史。

(2)评估病人血常规、凝血全套、肝肾功、大小便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是否有异常。

2.身体状况

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若胬肉侵及角膜瞳孔区则会影响视力。眼部外观上发生变化,翼状胬肉可分为头、颈、体3部分,它们之间分界不明显。翼状胬肉的尖端位于角膜部分为头部,其角巩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部。进行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系统。

4.辅助检查

评估病人胬肉是否遮盖瞳孔,影响视力;有无散光及眼球运动受限等。

【护理问题】

1.感知改变:视力障碍

与胬肉遮盖瞳孔、术后术眼包扎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病人视力障碍有关。

3.疼痛

与手术创口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翼状胬肉相关知识。

5.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1.胬肉小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解释工作,避免与发病因素相关的环境,并告知病人门诊随访。

2.手术护理

(1)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介绍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预后的一般情况。

(3)做好外眼手术准备:按外眼手术常规洗眼、消毒术眼手术视野皮肤。

(4)术后协助病人半卧位休息,监测生命体征。

3.用药护理 术前3d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眼液,每日3次。术后加用贝复舒眼液或易贝眼液滴眼,每日3次。

4.病情观察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术眼是否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协助处理。如术后病人术眼疼痛剧烈,可遵医嘱指导病人服用止痛药物等,缓解疼痛。

5.生活护理

(1)根据视力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帮助,满足病人生活需要,防止其受伤。

(2)教会病人防止跌倒、碰撞的方法;家庭要提供穿衣、取物、洗漱、如厕的方便条件,将常用物品固定摆放,病人拿取方便;活动空间不留障碍物,防止碰撞,避免受伤,保证通畅安全的生活环境。

6.心理护理 讲解有关翼状胬肉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通过倾听其谈话、维持开放性沟通、提供疾病信息、协助病人从事日常生活活动等,加强与病人的信任关系,减轻病人焦虑,使其对治疗有信心。

【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1)告知病人饮食宜清淡、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

(2)嘱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脏水入术眼,避免碰撞、揉搓术眼。

2.疾病知识指导

(1)讲解术眼局部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教会病人及家属滴眼液的方法。

(2)告知病人术后可能有畏光、流泪、刺痛、异物感等症状,2~3d后逐渐减轻,勿紧张。

(3)避免与发病因素相关的因素,户外活动、野外或水上工作时,注意戴防紫外线眼镜,预防结膜炎的发生。

3.延续性护理

预约复查时间,门诊定期随访。

(唐小涵 陈燕燕) DlFE55ODImzmZj/6i+wQ7HeLZDH99X1sqk5TEZakx3C3wZ6TL1IVVy2WZZv42uO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