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脾湿肝热说

孔嗣伯老师再三讲解孔太老临证特别注意湿与热,并征引其教言曰“数十年来临证中,湿家兼热致病者十有八九,此天地气运使然也。盖湿热之来由,乃木旺土衰,木气乘于土败而贼之所致者也。是以湿重则热生,湿热蒸腾,则邪为湿所困矣,当今医者不可不查……”。所以,孔门用药多为清凉疏解之品,茯苓、猪苓、生石膏、黄连、黄芩、旋覆花、代赭石、栀子,以及诸生鲜药—鲜藕、梨、鲜石斛、鲜石菖蒲根等,未见用附子、肉桂、干姜、黄芪、党参之类,大概就是基于重视脾、胃、肝的病理生理学认识,脾恶湿,而胃、肝易于积湿生热,两者相杂,则百病丛生矣。

孔门的此种认识,在今天亦很有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上西化明显,饮用酒类及高糖饮料已成为风气,肉类食物、油煎类食物习以为常,这些饮食必然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湿,湿盛则生痰,郁而化热,遂成孔太老指出的“脾湿肝热证”。验之于临床,确知其言并不谬。观今日大腹便便的“发福”者,大街小巷处处有之,青壮年中的白领及某些特殊人群,患脂肪肝者颇多,盖由膏粱厚味摄入过多,酒糵不节而聚湿生痰化热所致。临床上,本孔师之意,诊为脾湿肝热,师其法而不拘其药,投以防风通圣丸施治,多有效验。 D9guVfTt2jacCvnAOUhp/4uRrKQvL7O6jgt0DuPpkA3T5uV+UgCNRXvB/yYcht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