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关节解剖位置紊乱的论述

现代医学中没有错骨缝之说,但其关节解剖位置紊乱与错骨缝有很多类似之处,虽不是完全一致,却也可以互相借鉴。从广义上讲,甚至可以相提并论。尤其是关节解剖位置紊乱中半脱位、滑膜嵌顿、滑脱、交锁、软组织介入关节内等的病理变化,对研究错骨缝很有指导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有:

一、《矫形外科学纲要》相关论述

“两个关节面部分移位,但仍保留一些相互之间的接触时,即是关节半脱位。”那么,最轻微的半脱位,它们两个关节面之间的移位是多少呢?Erhard Ahrer认为,仅仅只有1毫米的移位。他拿胫距关节为例说:“如果韧带撕裂,就会引起程度不等的距骨以及足的半脱骱。倘若我们不能识别这种情形或者低估了它的意义(这和不能识别所起的不利影响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就会形成动摇关节。此外,还有下述后果,如有疼痛的关节病、严重的运动障碍,以及因为常常伴有摇摆运动而起的疼痛等。”

以颈椎为例,“滑脱是上一个颈椎一般向下一个颈椎的前方自发性移位,有三种类型由下列因素形成由于既往的外伤或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不稳定。”由于其特点是自发性移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病例根本没有或仅有微不足道的外伤,结果也发生了错骨缝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颈椎任何平面的外伤性骨折、脱位或半脱位,均可引起持久性不稳定,在外伤数月或数年之后,易于缓慢产生再脱位”。

软组织介入关节内可使关节的平滑活动受到阻塞,最常见的、起障碍作用的软组织是关节内软骨,特别是膝关节的半月板。除此之外,有些关节软骨盘在关节内位置暂时异常,也能起到障碍作用。这种平滑活动受到阻塞的关节,在进行运动时常出现涩滞的摩擦声响和不吻合的捻搓感。

在某些病例提出的另一种解释是,“关节面或关节内的结构有轻度移位(即使在X线上不能证明),推拿的作用是为了使移位恢复正常的对合”。

二、《椎间盘及其他椎间组织损害》相关论述

正因为有的半脱位极其轻微,E·J·Crisp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半脱位在X线摄影中是不可能发现的。”他们还特别指出,“在运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可能较一般所想象者为大。”所谓滑膜嵌顿,“即在前屈与旋转运动的同时动作中,可能使关节隙开张,滑膜进入关节间隙,以至于伸直时被嵌顿于关节面之间”。滑膜为什么会进入开张的关节间隙,继而被嵌夹呢?不少学者认为,是关节腔内的负压力将其吸入的。

交锁,是指关节某方向的活动不能充分进行,而其他方向的活动仍可进行的一种体征。在医师们的谈论中,时常听到如“整复了一个交锁的后关节等,但实际上,他们所整复的,多半是被嵌顿的滑膜缘。一般认为来自半脱位的症状,时常是因滑膜嵌顿所引起的”。

三、Dayies Colley教授的相关论述

早在1922年,他就首先叙述了一种称为“滑脱性肋骨综合征”的疾病。他指出:“下肋间关节的异常活动性,引起疼痛可能并不罕见。此症本身是很轻微的疾患,但却引起最讨厌的症状。”对于病理变化,“真正的原因不明”。但是,观察“切下来的肋骨标本,除常可证实不完全性关节脱位外,其他是正常的”。从手术探察的结果来看,证实了肋软骨间关节不完全脱位的存在,这对错骨缝的存在,无疑是较科学的证明。

四、Holmes教授的相关论述

他认为,滑脱性肋骨综合征的病因是“转身或上举所致的间接创伤多于直接创伤,内脏性质的疼痛,可能系由于肋间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传入系统邻近,刺激腹部脏器所致”。对于治疗效果,认为“保守疗法和肋带制动,很少有益”。

五、J·Cranford教授的相关论述

“医学发展交流了一个阐释,即若干病例关节内结构的两关节面间存在微小移位(Miron Di splacement),尽管它很少能被X线检查显示出来,但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地恢复其正常位置。”

六、叶衍庆教授的相关论述

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来解释和论证错骨缝,国内学者叶衍庆教授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早在1964年他就经过观察肯定了错骨缝的存在,并将病理机制作了科学的分析,还对骶髂关节错位的形成,以及手法作用机制作了专题论述。他认为:“暴力加在任何关节上,既能使一部分韧带受伤,亦可使关节移位。移位的关节可使一部分未断的韧带受到牵拉而发生紧张,它们的弹性可能将关节面交锁在一个不正常的位置上。于是病人感到疼痛,而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亦要受到限制。在X线摄片上只有1~2毫米的移位,常不易看出。但是当复位时,常有一弹响发生,随之病人感到舒适。所以,中医所谓错位,虽然在X线摄片上常常无根据,但是在临床上这是事实。”

对于上述各种紊乱的病理改变是否成立,由于未经更深入研究,目前还不能给予科学的证明。但多数学者支持“除滑膜嵌顿外,后关节亦可能发生半脱位,二者皆可有滑膜急性反应,引起疼痛和痉挛”的说法。另外,也有学者对“腰椎后关节、肋脊关节或肋骨横突关节是否可以发生半脱位或交锁”表示怀疑,但他们却对“此种情况皆对推拿疗法有良好反应”这一事实,无法给予圆满解释。

七、冯元桢教授的相关论述

冯元桢教授创立的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将力学与生物学,力学与医学、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生物力学对关节微小移位最重要的概念是,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阶段(即纤维微破坏阶段),关节的不正常移位就已同时发生,随着软组织损伤程度的逐渐增加,关节的不正常移位也随之加大。如果给予有效的治疗,则关节复位疾患痊愈;如果忽略或未给予有效的治疗,则遗留并维持关节微小移位状态,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此外,关节微小移位常隐藏在软组织损伤之中,并随之发展,而且相当一部分的软组织损伤治愈后,仍遗留有关节的微小移位,使症状和体征不能彻底消除,而且大大加强了复发的可能和复发的密度。

(一)主要病理改变

研究认为,由于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肉等稳定关节的因素受到削弱或破坏,以致造成关节微小移位。从生物力学的观点出发,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有以下几点。

1.胶原组织的微破坏

由于关节活动时产生的拉伸载荷和肌肉收缩时在肌腱上产生的拉伸载荷都作用在韧带上,所以韧带是骨骼系统周围的胶原组织中稳定关节的主要因素。如果它受到破坏,其稳定活动着的关节以及防止关节过度活动的功能,就会不同程度地减弱,造成关节面间不同程度的位移,位移的多少取决于保持胶原组织强度与刚度的胶原纤维的破坏程度。如果韧带的胶原纤维部分断裂,其刚度和强度减少50%左右时,可发生关节的半脱位;当韧带的部分胶原纤维发生只有借助光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细破坏(即所谓的微破坏)时,则会造成关节的微小移位。它们各自的特点见表1-1。

表1-1 微小移位与半脱位的特点

上表提示我们,韧带胶原纤维的微破坏极其细微,临床上只显示轻微的疼痛。然而,此时关节的微小移位已经发生。

2.肌肉贮存的能量减少

研究认为,由于疲劳减低了肌肉的张力,从而削弱了其稳定关节的功能,生物力学的变化过程见图1-1。

图1-1 关节错位的生物力学变化过程

3.软组织蠕变

当软组织受到持续异常的低载荷作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产生变形(即蠕变),在加载后的最初6~8小时内,蠕变最为显著;但在以后的数月中,蠕变将以很低的速率进行;如果更长时间持续施加异常的低载荷,则将成为恒定变形,使软组织伸长、松弛。

慢性软组织损伤中的部分软组织蠕变,将减弱维持关节稳定的功能,并可继发关节微小移位。

4.关节囊损伤使关节面间吸引力减弱

试验表明,切除吊起尸体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仅保留完整的关节囊,虽然有下肢的重量作为外力,但关节间由于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它们保持接触,不会被外力拉开。而当切破关节囊,空气进入关节腔时,关节面随即分开。可见,关节囊的损伤对关节稳定性的削弱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5.小结

(1)外伤、劳损和畸形以外伤为诱因,是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的主要原因。

(2)保持关节稳定的因素被削弱,尤其是胶原组织中韧带的微破坏,是关节微小移位主要的病理改变。

(3)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常合并有关节的微小移位,临床上极易忽略。

(4)微小移位的关节,继续被迫围绕异常瞬时中心轨迹运动时,将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逐渐适应,并出现临床症状:

1)韧带和支持结构被异常拉伸,出现关节不稳定和自觉疼痛不适感。

2)在关节面上造成异常高的压力,出现涩滞不吻合的摩擦声或研磨感。

(5)关节解剖组合的细小改变,即可有不良反应,由于任何损伤所致的运动学和结构约束力丧失,均可显著改变关节的负重情况和影响载荷峰值,严重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并可导致关节面对合不良,后者又可造成进一步的病理改变。

(二)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之间的因果关系

上述研究表明,软组织损伤造成关节的微小移位,同时也正是软组织损伤维持了关节的微小移位状态,不仅造成局部及周围疼痛,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也可影响周围神经、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及有关动脉、静脉和椎管内组织,造成所谓的脊柱相关疾病、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疾患。临床观察也显示,慢性软组织损伤合并关节微小移位的病例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单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往往疗效不够理想,复发率也高,这大概是忽略了并发的关节微小移位之故。反之,一些手法矫正关节微小移位有困难或矫正后短时间内又再次移位的病例,却是忽略了软组织损伤阻碍微小移位矫正及易再次引发关节微小移位之故。传统疗法强调的“筋骨并重”“筋骨兼治”,就是对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治疗方法的概括。

八、脊柱推拿治疗的相关论述

近年来,重点研究脊柱微小移位的按脊疗法风靡全球,虽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尚无法证明一些脊柱病变,如半脱位的确切病理机制和病变过程。”其主要观点如下:

1.脱位(subluxation)

脊柱或椎体的位置异常与脊柱功能之间相关的临床表现(现象),统称为脱位。一个含义是,与脊椎关节结构相关的生理、解剖和动力学以及生物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含义是,相邻脊椎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微小改变。其中,包含了“骨错缝”(即脊柱的偏歪学说)和脊柱的固定学说两种。是脊柱推拿手法的理论基础。

2.半脱位

一种定义是,“相邻两个脊椎的上位或下位脊椎,或者这两个脊椎间的正常毗邻关系出现异常,但还未达到完全意义上的脱位”;另一种定义是,“脊椎运动单位活动功能的异常(活动度增大或降低)”。

3.固定学说

即脊柱各阶段固定学说,认为脊柱固定或僵硬,可导致脊神经的功能障碍。

4.固定假说(fixation theory)

如果出现脊椎固定(即脊柱运动单位活动度减小,属关节半脱位范畴),就有可能刺激伤害或疼痛感受器,一旦刺激强度超过阈值,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弧引起躯体自主神经反射和痛觉,这就为脊柱推拿治疗一些疼痛综合征提供了理论基础;当投射至脊髓后角内的伤害感受器和躯体感觉神经时,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这就为脊柱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患提供了理论基础。各型机械感受器的分布、特点和功能,见表1-2。

表1-2 各型机械感受器的分布、特点和功能

脊椎关节固定,可产生低于4型感受器小体感受疼痛刺激阈值以下的骨骼肌异常张力。因此,当感受器兴奋时,冲动可使远离损伤关节部位的肌肉张力增高,甚至可影响到对侧肌肉张力。

5.脊椎固定的模型

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骨骼肌的收缩——外力作用使脊椎相互靠近,造成肌梭内感受器冲动的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由于骨骼肌的收缩,使得相互靠近的脊椎无法回到正常的位置;加之,重力和躯体姿势反射的作用牵拉着骨骼肌,使得复位更加困难。肌梭,是一种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肌梭控制着骨骼肌的功能,如收缩或舒张等。

近年来,对脊柱微小移位的研究突飞猛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整脊医学”,还有了国际整脊大学和教科书。矫正脊柱微小移位的脊柱手法治疗,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中也非常盛行,不少其他学科的医生改换专业从头学习整脊医学和脊柱手法治疗,足见这一古老疗法强大的生命力。

九、近10年国内“错骨缝、筋出槽”的研究进展

“错骨缝,筋出槽”是中医骨伤科、推拿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对部分关节及软组织发病病机的高度概括。中医古籍中有“骨缝开错”“骨缝裂开”“骨缝参差”“筋缩”“筋强”等病名。“错骨缝”是指骨关节正常的间隙或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异常改变,并引起关节活动受限。临床上多见于脊柱小关节的错位,其中又以颈椎小关节较多。西医学将其归纳为“脊柱小关节紊乱”“脊椎小关节脱位”的范畴。“筋出槽”是指软组织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状态发生了异常改变,可表现为筋粗、筋强、筋走等多种形式。韧带、肌腱、椎间盘、滑囊、滑膜、肌筋膜、软骨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均属于“筋”的范畴。“错骨缝”与“筋出槽”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二者通常合并存在,可引起局部肿痛、麻木、屈伸不利等表现。

近10年来学者们开展大量“错骨缝,筋出槽”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本病相关的病理机制与手法作用机制逐渐从假说理论向客观依据发展。以下主要对我国近10年(2007—2017年)有关“错骨缝、筋出槽”的病理机制探讨和手法治疗研究文章进行综述。

1.临床实验的病理机制探讨
(1)“错骨缝、筋出槽”与颈椎病相关性:

张明才等将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333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组30例纳入研究,探讨颈椎“错骨缝、筋出槽”与颈椎病临床发病的关系。分别从症状体征、动态触诊、X线评价3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结果颈椎病组“错骨缝、筋出槽”的发生率为87.99%,健康受试者组仅有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既往一直以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作为引起颈椎病等椎间盘病症临床发病的直接原因。此研究提示颈椎“错骨缝、筋出槽”是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的关键病理环节之一。颈椎错骨缝是颈椎小关节的微小位置改变,可依据关节间隙对称性、轴线平行性、骨突共线性等特征应用影像学进行观测。张明才等研究团队将比值法引入影像学测量中以消除投射条件、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分别从颈椎开口正位、正位、侧位、双斜位X线片详细规定观察指标和测量方法。结果寰枢关节“错骨缝”的比值测量法的灵敏度为96.88%,符合率为89.36%,特异度为73.33%。提示引入比值测量法观测寰枢关节骨错缝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客观反映颈椎病患者普遍存在寰枢关节骨错缝,此改良方法可测量错缝程度和为评价手法矫正寰枢关节错骨缝的疗效提供客观量化依据。

(2)“错骨缝、筋出槽”与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相关性:

李百鑫等选取3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全部患者均有胸椎中下段多个小关节错缝、错位,胸椎局限性侧弯,多数伴局限性生理曲度变直。通过肘顶振颤手法治疗后均在2周内痊愈。其病理机制可能是:膈外周部上、下面的胸膜和腹膜由下6对胸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周围部的椎旁节与椎前节借交通支连接对应脊神经,胸椎小关节出现错位、紊乱、错缝,特别是胸6以下小关节紊乱可使膈肌周围的支配神经激惹而使膈肌不自主产生痉挛引发呃逆。周学龙等以符合痞满脾胃虚弱证标准患者为调查对象,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有32例具有胸椎棘突偏歪、后突和棘突旁压痛或肌紧张等胸椎小关节紊乱,以胸5~8节段为主,经手法复位后总有效率为87.5%,其病理机制可能是:胃的交感神经来源于脊髓胸6~10节段,其节前纤维随相应脊神经穿过椎间孔后构成交感神经节并附丽于肋骨小头,其节后纤维参与调节胃肠道的舒缩和分泌功能;胸椎小关节的错动移位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使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进而影响着胃的蠕动和分泌功能。

(3)“错骨缝、筋出槽”与骶髂关节紊乱相关性:

师宁宁等选取104例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拍摄骨盆片和腰椎侧位片,发现髂骨是旋转移位,内外旋转频率高,前后旋转幅度大;骶骨是倾斜紊乱,左右倾斜频率高,前后倾斜角度大。骶、髂骨紊乱是复杂的耦合移位,而且髂骨旋转移位常伴有骶骨倾斜移位,使腰腿痛的症状更加复杂和顽固。杜春林等纳入50岁以下急性下腰部疼痛患者进行X线、CT检查,且行侧卧斜板手法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X线测量有病变棘突中线偏离者48例,占82.7%,小关节间隙不等宽49例,占86.2%,小关节模糊不清8例,占13.8%,脊柱侧弯41例,占71%。其病理机制可能是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的滑腻嵌顿引起下腰痛。

2.基础实验的病理机制探讨

陈博等在西方按脊医学“半脱位”动物模型的启示下建立了具有中医学特色的“错骨缝、筋出槽”实验动物模型。利用雄性SD大鼠腰椎L 4~6 节段建立椎体外部连接固定模型,该模型可以分为单纯固定模型和旋转固定模型。单纯固定模型就是在造模之后将L 4~6 节段连为一体,以体现功能受限和椎间隙的变窄,旋转固定模型是在单纯固定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L 5 棘突螺丝上添加垫圈的方式造成L 5 棘突的扭转,以进一步形成椎体更大的移位,造成L 4 、L 5 、L 6 棘突事实上的不共线,从而最大程度地模拟和反映临床实际。腰椎椎骨错缝可引起大鼠血浆黏度的上升,导致血脉瘀阻;可抑制下丘脑中P物质的镇痛作用,促进背根神经节中P物质的合成和传递,从而引起或加剧疼痛。

孔令军等观察大鼠腰椎亚脱位(“椎骨错缝”)动物模型脊柱造模节段刚度及其脊髓前角尼氏小体的变化。脊柱病变节段方面,刚度是一项重要的触诊指标。通过病理学方法观察尼氏小体的分布和状态,来判断神经元是否发生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大鼠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延长而增加,且脊髓前角神经元尼氏体发生病变。进一步为亚脱位提供生物力学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支持。

3.手法治疗及作用机制探讨
(1)特色手法治疗:

石印玉、詹红生、张明才等团队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秉承中医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结合现代研究技术和手段,在脊柱慢性病损的中医病机认识方面,率先提出“骨节错缝,筋骨失和,痰瘀痹阻,气血不通”的观点,以手法诊治颈椎病可实现对“错骨缝、筋出槽”进行“定性、定位、定向”的诊断与治疗,已形成“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错骨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操作规范。

刘氏伤科是由刘济川、刘秉夫父子创始,再由周时良、苏中和、邹文浩、王心支等共同改良创造而成。手法治疗“错骨缝、筋出槽”的理论是他们几代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治疗小关节紊乱和软组织损伤的手法。手法对治疗肩、肘、膝关节的“筋出槽”以顺筋手法为主,对颈椎、胸椎、腰骶小关节“错骨缝”以手法及时复位为主。

林氏正骨推拿则是由我国岭南名老中医林应强教授根据30多年正骨临床经验及武学所创,后经其弟子吴山教授不断完善总结而成,其手法具有医武结合、简便高效的特点。基于“错骨缝、筋出槽”理论,颈性眩晕的手法治疗,首先以弹拨理筋及颈椎拔伸手法纠正前后错缝为基础,治疗靶点为高位节段(寰枕部及寰枢椎)采取微屈位颈椎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旋转或平移式错缝;中段颈椎采用颈椎定位旋转斜扳法;下段颈椎选择过屈位提拉旋转斜扳法纠正旋转或平移式错缝。腰椎间盘突出手法治疗已形成核心技术规范,如提拉旋转斜扳手法(适用L 5 ~S 1 ),立体定位斜扳手法(适应L 4~5 )坐位定点旋转手法(适用高位)。

雷言坤、诸波等以范炳华教授所创“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第1步自体牵引,第2步极度屈髋,第3步蛙式扳法,第4步后伸扳法,结合局部理筋手法。此种治疗方法以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为设计基础,充分松动骶髂关节的上下、内外及前后等多个关节面,完成骶髂关节的6个自由度的耦合运动,为关节面的重新咬合创造了条件,使失衡的解剖学稳定系统得到整合重建。

(2)手法作用机制

1)颈椎的解剖位置和神经电生理机制:

张明才等将关节突关节“错骨缝”致椎间孔狭窄的5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牵引组,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颈椎间孔矢状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法组治疗前后椎间孔矢状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牵引组无明显变化。手法矫正关节突关节错缝矫正程度与疗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P <0.01)。提示手法能有效矫正关节突关节“骨错缝”,松解滑膜嵌顿,从而解除关节突关节错缝导致的椎间孔矢状径狭窄对颈神经根的物理性压迫刺激。

朱清广等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推拿手法干预前后颈椎关节的CT三维空间变化,以揭示推拿治疗颈椎“错骨缝”的机制。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理调组和理筋组,另设正常组10例。理调组以理筋手法结合颈椎调整手法,理筋组、正常组均采用理筋手法。治疗前后采用CT进行颈椎骨骼三维重建,比较3组颈椎C 2 、C 3 、C 4 椎骨三维空间变化。结果显示理筋手法对正常人的颈椎关节也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颈椎病患者的调整作用大于正常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对颈椎关节的调整幅度最大,调整手法可以调整关节面位置,增加关节灵活度,削减肌肉痉挛,改善姿势和运动。

庄接林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陈氏改良整脊手法)和对照组(传统整脊手法),观察两组VAS评分、疼痛分级、患侧上肢常规肌电图及F波传导速度检测。结果两组均能有效缓解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痛等症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F波传导速度能够准确检测颈椎节段的感觉、功能细微变化,其速度越慢,神经根损伤越严重。陈氏改良整脊手法可改善颈椎内源结构功能紊乱,及正中、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

2)胸椎的解剖位置和神经电生理机制:

陆森伟等纳入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步一体法,对照组采用放松类手法,2个疗程后进行腰部功能评分和CT扫描对L 4~5 左右关节间隙进行测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两组患者的L 4~5 两侧椎间隙的CT测量值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四步一体法主要是利用对角杠杆原理,调整使腰椎后小关节张开,让嵌顿的滑膜顺利滑出关节。

刘宇平纳入12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的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中医正骨+中药)和对照组(倍他乐克),观察组的整脊手法为膝顶复位、双手叠按法。2个疗程后观察组心电图恢复正常76例,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小关节错位,增宽变窄的椎间隙,解除软组织痉挛和心交感神经压迫。

3)腰椎的解剖位置和炎症因子机制:

周楠等纳入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理筋组(理筋手法)和理调组(理筋手法加调整手法),另设正常组5例(理筋手法)。应用ITK重建软件重建腰椎椎体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三组手法干预前后腰椎椎体三维位移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理调手法比理筋手法更能调整失稳或退变节段的空间位置,使腰椎椎体产生水平及旋转移位,而非上下移位,对纠正腰椎“错骨缝”产生重要作用。

马永健等纳入12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所致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手法整复)和对照组(精氨酸布洛芬颗粒+乙哌立松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清IL-1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均能降低血清IL-1含量,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手法整复腰椎关节紊乱,减轻脊神经后内侧支的刺激、压迫,消除腰背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及疼痛。

4.小结

通过综述近10年“错骨缝,筋出槽”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可见本病相关的病理机制与手法作用机制已逐渐从假说理论向客观依据发展。结合X线、CT、心电图、ELISA等辅助检测手段,和椎骨关节、软组织等的生理结构进行病理机制与手法作用机制探讨。同时已建立了具有中医学特色的“错骨缝、筋出槽”实验动物模型,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中医手法治疗“错骨缝,筋出槽”已得到大量的临床验证,随着特色治疗手法的规范化,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适用各种不同特点的关节紊乱与软组织损伤。展望今后能结合更多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更深入、深层次的机制探讨,促进中医手法治疗的应用推广。 mrsV1VZwKNBUOWzRBmTskt/C9Q8nunkU2nOag4kxtV+qguXnWlRYo6q0ASO4Vg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