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病因、病机及其相关因素

一、病因

伤病是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外界损害因素作用的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人体内在的变化而反映出来的。因此,导致伤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必须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的反应,才有可能构成伤病。同时,人体对于各种外界损害因素的反应,固然有它共同的规律,但由于人们所处环境的不同,生理特点与病理因素的不同,这就产生了人体对外界损害因素反应的各种特殊性。

中医认识病因,除了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也就是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从而提供治疗方法和立方用药的根据。

前人曾对病因作过归类,有的分为阴阳两类,“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有的认为疾病的发生有三个途径,即“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金匮要略》);还有“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三因学说,即六淫邪气所触为外因,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

骨伤科疾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属于骨伤科疾病范畴的错骨缝的病因,也不外内因和外因这两个方面。

(一)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是指从外界作用于人体的致病因素,主要有:

1.直接暴力

跌仆、撞击、轧挫、戳顶等暴力,直接作用于受伤部位。如撞击胁肋,使肋软骨间关节错骨缝。

2.间接暴力

坠堕、扭捩、拉闪、拧别等暴力作用于人体某个部位,通过传递或扭转,间接地作用于距该部较远的伤处。如小腿扭伤,引起胫腓近侧关节错骨缝。

3.持续劳损

长期持续地行走、站立、握持、举重、超强度用力等,造成累积性、疲劳性损伤。如频繁用腕关节工作,容易发生桡尺远侧关节错骨缝。

4.肌肉瞬间猛力自主收缩

肌肉突然紧张,猛力收缩,使肌腹或肌肉起、止点腱附着处受牵拉致伤。如躲避车辆,股四头肌突然猛烈收缩,引起髌骨向上方移位,造成错骨缝。

5.诊疗不当

包括缺乏对错骨缝的认识而失治,检查不细致而漏诊,以及治疗时未尽其法或未得其宜等医源性的原因。

(二)内在原因

所谓内在原因,是指脏腑不健、先天缺陷等内部的因素,促使错骨缝的发生或加重错骨缝的程度。

1.身体素弱、先天不足、后天不壮者,他们平时即倦怠力弱,若稍事劳动。必勉力应付,容易强拉硬拽而造成错骨缝。

2.体胖恶劳、缺乏锻炼和运动者,他们身体沉重、动作欠灵活、肌肉疲软无力,应变能力差,稍遇暴力,肌肉不能立即防卫保护,身体也不能及时做出应急反应,因而极易致错骨缝。

3.醉后入房,汗出当风伤脾者;多愁善感,恚怒暴躁伤肝者;持重远行,久坐湿地,强行入水伤肾者;以及素受风寒湿气中痹者,由于脏腑虚损,其肌肉、筋骨等的功能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以致不能发挥正常的防卫、保护、应变的功能,稍遇暴力即易受伤。例如,伤肝者,其肝血必然不足,因为肝主筋,血少则筋无所养,筋无血养则燥,遂不能束骨而屈伸自如。不能屈伸自如的骨节,容易因伤受损而发生错骨缝。

4.骨、软骨或软组织先天性畸形者,因不合理的异常结构,而容易因伤受损而发生错骨缝。

5.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间隙狭窄者,其活动范围均不同程度减小,稍不注意,无意而超越时,就容易因伤受损而发生错骨缝。而椎间盘明显退行性改变者,因失稳其活动范围均不同程度加大超限,也容易因伤受损而发生错骨缝。

6.习惯性或反复发作的关节脱位者,由于保持关节稳定的软组织不同程度遭到破坏,不是关节自行发生错骨缝,就是复位时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而遗有错骨缝。

(三)内外因素的关系

错骨缝的发生,外在因素是主要的。不同的外在因素可以引起不同类型的错骨缝,而同一外在因素在不同的内在因素前提下,错骨缝的轻重、治法和预后又可有不同。但是,应该强调,内在因素不能单独致病,都要有一定的外在因素作为诱因才能发生错骨缝,有时这种外在因素极其轻微,以致常被患者所忽略。例如,长期从事旋转前臂的工作,肘关节桡尺部劳损关节面间接触变松,只要稍微不协调地旋转一下前臂即可发生错骨缝,而没有劳损的患者却要有较大的猛力或过度旋转前臂才会发生;又如,素有腕部劳损的患者在桡尺远侧关节错骨缝后,不但需要用“护腕”固定数月,而且还会多次复发,而没有劳损者,只需固定两周而且一般很少复发;再如,胫腓近侧关节的关节面的形状可分为水平型和斜面型两类,水平型的人由于关节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错骨缝,而斜面型的人却由于关节稳定性不好,稍受外伤即可发生错骨缝;此外,凡是有股骨外髁嵴低平、膝内外翻或胫骨外旋、高位髌骨以及膝关节囊松弛或髂胫束挛缩等解剖变异的人,都容易发生髌骨错骨缝,而正常的人发病率较低。

二、病机

所谓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骨伤科疾病的病机,总的来说,多是由于皮肉受伤或筋骨病损,引起经络阻塞,而气血凝滞,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精津亏耗,继而导致脏腑的不和。正如《正体类要》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同时,也可反之由于脏腑不和,引起经络、气血、精津病变,导致皮肉或筋骨病损。

错骨缝的病机,虽然是包括在骨伤科疾病病机的范畴之中,但也有它的侧重点。

1.错骨缝的发生,主要是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和关节内结构位置的紊乱,所以解剖学方面的改变,是错骨缝病机的重点。

2.只有当保持关节稳定的功能受到削弱或遭到破坏时,才可导致错骨缝的发生,所以对起到保持关节稳定作用的关节囊、辅助韧带、肌肉、大气压力因素等在致病机制中尤为重要。

3.劳损对错骨缝的发生影响很大,而筋骨与肌肉的劳损又跟脏腑的虚损互为因果。

4.外力迫使关节向某一方向直线或旋转地超越正常活动范围,结果将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关节面移出正常位置,最终也未能恢复,造成关节面间相互关系的轻微错移;另一种情况是,瞬间超越正常活动范围后,关节受正常组织的保护性紧张而立即恢复原位,但是,已把部分关节囊、韧带过度延展,发生局部的断裂或撕裂,这就造成了该部位力量减弱,使关节不稳,日后稍遇外伤即易发生关节面间位置的错移。这是错移型错骨缝和旋转型错骨缝的发病机制。

5.过度的或不协调的以及某些特殊姿势的活动,增宽了关节间隙,减弱了其稳定性,可把关节盘固定在一个异常的位置上;或者由于空气进入关节间隙所产生的负压力的吸引,将部分关节囊滑膜层以及韧带等嵌夹于关节面之间。这些病理改变,也都属于错骨缝的范畴,分别称为嵌夹型和异位型。

6.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以后,虽经手法整复,但复位不够完全,还遗留有关节面间相对位置的轻微错移。

7.扭挫伤有可能将软组织延展、断裂或撕裂,如系过度揉捏、未予制动、活动过早等治疗不当等原因,都会使损伤组织在延展位愈合,松弛无力,削弱了关节的稳定性,而容易继发错骨缝。

8.长期劳损、静力性或累积性的慢性损伤,使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失去或降低了正常的弛张功能,减弱了对关节的保护作用,以致很容易发生错骨缝。

9.骨、软骨或软组织的先天性畸形,使局部的力学和解剖结构异常,造成部分正常功能丧失或受限,而成为发生错骨缝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例如:

(1)一侧椎间关节为冠状位排列、另一侧为矢状位排列的腰骶椎先天性畸形,由于两侧排列的不对称,容易在弯曲转动时发生嵌夹型错骨缝。其原因在于,腰椎后关节面的正常排列应该是矢状位,这种排列限制了过度的侧方运动,使脊柱的稳定度较大;反之,冠状位排列的关节面,各种运动范围都较大,关节囊也较松弛,因此在前屈与旋转运动同时进行时,也就更容易使关节间隙张开,部分滑膜进入关节间隙,而致在伸直时被嵌夹于关节面之间。

还有少数更严重的情况,腰椎所有一侧的关节面都是矢状位排列,而对侧却都是冠状位排列,这些变异除了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尤其是在旋转方面影响腰椎的正常活动,并可引起骨性关节炎改变外,错骨缝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是较大的。

(2)股内侧肌先天性肌力减弱,相对地增大了股直肌、股中间肌和股外侧肌的力量,从而容易发生错移向上、外方的髌骨错骨缝。

(3)膝关节半月板的先天性畸形,尤其是呈小而薄型的变异,比较容易处在不正常位置而发生膝关节错骨缝。

10.关节退行性病变,使两关节面间隙变窄,除影响活动范围,及在试图正常活动时容易发生错骨缝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由于胸椎退行性变使两椎体间的肋凹变窄,可将相应的肋骨后端挤出肋椎关节,而造成错骨缝。

11.身体素弱或体胖少动者,关节不固、肌肉无力,在瞬间发生位置超限错移时,不能依靠肌肉保护性收缩使其恢复原位,而造成错骨缝。

12.骨折、脱位、伤筋等损伤后,必致恶血妄行,甚至由表及里伤及经络、脏腑。治疗时如果不通过药物内调脏腑、外通经络,只一味施用手法,则会使血气受阻,不能够正常循行,筋肉得不到血的濡养而燥,燥则不能束骨,骨节失去约束就容易发生位置超限错移,造成错骨缝。

13.脏腑虚损,尤其是原发性的肝、肾、脾脏的虚损,最容易引起错骨缝。中医理论认为:肝虚则筋弱、肾虚则骨不坚、脾虚则肌肉无力,筋、骨、肌肉均弱而无力,当然削弱了关节的稳固。中医理论的“八虚”说阐释,常发生错骨缝的肘、腋(肩关节)、髀(髋关节)、腘(膝关节)分别与肺、心、肝、脾、肾相表里,又都是真气所过、血络所游的机关之室,若相应的脏腑虚损,则会由里达表使这些关节不固,发生错骨缝。反之,当这些关节受伤,也可以由表及里伤及脏腑。后又反过来由里达表伤关节,使之失束不稳,这就是造成“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的病机。

14.痹证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病,其侵入人体的途径,一是由皮、筋、骨、肌、脉等体表传入,二是由五脏之俞、六腑之合侵入。故可以根据风、寒、湿三气的侧重和侵入部位不同,而分成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肢体痹以及肝痹、心痹、脾痹、肾痹等。其中,肢体痹者容易发生错骨缝。

肢体痹,又分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等类。筋痹者,肢节疼痛、伸屈不利、筋挛拘急;脉痹者,血凝流缓、腰脊空痛、肌肤发凉畏寒;肌痹者,肌肤不仁、疼痛紧困;皮痹者,皮肤麻凉、知觉迟钝甚至消失;骨痹者,筋骨钻痛、酸楚不适、活动障碍。上述症状均不同程度影响正常功能,当外力作用时,常因反应迟缓、保护不力而发生错骨缝。

综合有关资料,错骨缝的发病机制有以下10项:

1.错骨缝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外伤或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的骨与关节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从而导致疼痛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2.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错骨缝既存在影像学检查的结构异常,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也就是说,错骨缝的诊断从单纯的脊柱筋、骨、节等结构解剖位置关系异常(结构异常)发展到“结构异常”与脊柱关节生理活动功能异常(功能异常)两方面的结合。

3.胸椎作为稳定性最好的椎体,发生错骨缝的可能性很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和肌肉的松弛,椎间盘纤维环与髓核的脱水变性等原因会导致胸椎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发生错骨缝。

4.临床研究表明,腰椎病患者大多存在关节解剖位置异常。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均与腰椎错骨缝有密切联系。

5.骶髂关节是连接脊柱和下肢的枢纽,是重力传递的重要环节。如果骶髂关节韧带松弛,再加上外力的作用,容易导致骶髂关节的微小移位。

6.陈博等应用椎体外部固定装置建立大鼠腰椎“骨错缝,筋出槽”模型,发现腰椎“骨错缝,筋出槽”可抑制下丘脑中脊髓P物质的镇痛作用并促进背根神经节P物质的合成,从而引起或加重疼痛;在另外一项研究中,他们还发现腰椎“骨错缝,筋出槽”可导致大鼠血浆黏度上升。

7.张明才等根据颈椎“错骨缝”患者CT资料建立错缝节段有限元模型,发现错缝节段存在一定的后仰位移,并且对上下节段相邻的椎间盘和小关节产生异常应力,可致颈椎失稳,加重对血管神经的刺激。

8.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错骨缝”的关系,有学者结合X线、磁共振血管造影、MRI检查对53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走行及管径异常等因素的研究,发现椎动脉异常走行中,局部迂曲狭窄者占47.18%,而其成因以椎间关节错缝为主者占43.41%,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与椎间关节的“错骨缝”有一定的相关性。

9.错骨缝是指脊柱关节的不完全脱位,关节面的关系改变,关节本身有轻微的排列异常,但关节面仍保持接触。错骨缝实际上是一种脊柱关节正常的解剖、力学和生理关系的改变,是由于外力使关节的一部分韧带损伤而致关节移位。移位的关节可使一部分未断的韧带受到牵拉而发生紧张,韧带的弹性可将脊柱关节交锁在一个不正常的位置上,于是在脊柱上就产生了错骨缝的临床表现,不仅在脊柱的相应部位出现症状,也可直接刺激神经、血管或间接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四肢和内脏器官。解剖学已经证实,椎体错位是引起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原因之一。

10.寰枢关节错骨缝是引起颈性眩晕的一个重要病因。寰枢关节错骨缝所致颈性眩晕是指由于外伤、慢性劳损、炎症、退行性改变等因素造成寰枢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病理性变化,产生错动,使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地引起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前庭迷路缺血,造成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从而引起以眩晕为主,伴颈项痛、头痛、失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三、相关因素与问题

造成错骨缝的一些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外伤、劳损或退行性改变,损害了软组织,同时破坏了关节的力学平衡和(或)关节的稳定,使两关节面间的解剖关系发生了轻度的三维立体改变,或使关节内结构的位置发生微小的异常,并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错骨缝,也可称为关节微小移位症或关节解剖位置紊乱症。如果未因此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应诊断为错骨缝,也可称为关节微小移位或关节解剖位置紊乱,无须矫正。

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是宣蛰人在6000多例软组织松解手术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新概念。其核心,“在损害性疼痛部位的软组织(特别是肌肉、肌腱)附着处都存在无菌性炎症病变”,是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基础。

归良祯等通过144例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检查发现,无菌性炎症软组织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非特异性的纤维变性和炎性反应以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病变严重的可出现钙化、软骨化生,甚至骨化生。认为,软组织损伤后由于炎性反应纤维化以致瘢痕形成,可刺激局部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末梢,致使肌肉张力持续增强,甚至痉挛,如此即可诱发疼痛;另一方面,在病变中期以后,广泛胶原纤维增生和组织损伤也可释放出多量多肽类及单胺类物质,作用于痛觉神经而出现疼痛。以上过程可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病情进一步加剧,肌肉张力增强及挛缩既可引起疼痛,又可加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进一步加剧病理变化及病情,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主要病理改变如下:

1.病理形态学的变化过程

反复的牵拉力→损伤软组织纤维→部分纤维断裂→反复断裂、修复、断裂(这一循环过程中,继续损伤的过程>修复的过程)→出血或渗出机化→组织瘢痕形成→瘢痕累积→炎性细胞侵入→吞噬坏死组织→形成无菌性炎症→纤维化及瘢痕组织刺激局部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局部疼痛和肌肉张力持续增强→出现痉挛性疼痛→压迫软组织内血管→出现缺血性肌痛→加剧肌肉张力持续增强→形成恶性循环。

2.病理生理学的变化过程

病程中期→损伤组织的胶原纤维增生→释放多肽类及单胺类物质→刺激痛觉神经末梢→疼痛→肌挛缩→痉挛性疼痛及缺血性肌痛→肌挛缩→形成恶性循环。

3.生物力学变化过程

肌肉内高压及储存的能量增多→新鲜血液(主要是营养成分和氧)不能正常进入→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细胞外液积聚→肌肉内压增高→肌肉重量增加(约20%)及肌肉痉挛→压迫伴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血管→出现神经性肌痛和缺血性肌痛→加重肌肉痉挛→局部或区域性力平衡失调→在诱因作用下导致关节微小移位→肌肉痉挛的力平衡失调持续关节微小移位状态。

可以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生物力学变化过程是,在肌肉内高压及储存的能量增多的前提下,因缺血及代谢产物积存所致的局部微循环障碍。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提出局部微循环障碍的关键是肌肉内高压及储存的能量增多,以致强调治疗时须以减压为重点,在减压的基础上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

4.发病机制

一种是急性损伤治疗不彻底而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称为原发性发病因素;另一种是由原发性发病因素所致的疼痛引起的早期肌痉挛及晚期肌挛缩,称为继发性发病因素,其中肌痉挛属早期继发因素,而肌挛缩属晚期继发因素。

5.临床表现

(1)肿胀:局部炎性渗出及增生。

(2)疼痛:组织肿胀,压迫或牵拉感觉神经末梢及多肽类等炎症介质刺激。

(3)功能障碍:肿胀、疼痛或组织变性。

(4)沿神经路线放射性麻木:变性组织机械性压迫正常的神经根或神经干。

(5)沿神经路线放射性麻木和疼痛:变性组织机械性压迫有慢性无菌性炎症的神经根或神经干。

(6)局部酸麻胀重感:慢性无菌性炎症病灶处。

(7)局部酸麻胀重合并疼痛:严重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病灶处或病灶中心部位。

(8)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等处的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除了主要是引起软组织疼痛及功能受限等症象外,还会并发头痛、头昏、眩晕、眼胀痛、视力减退、耳鸣、耳痛、重听、齿龈浮肿、牙痛、舌增粗、舌麻木感,话说不清、吞咽不适、张口受限、声音嘶哑,三叉神经痛,前胸闷痛、心悸、“心绞痛”、腹胀痛、腹泻、尿频尿急,大小便失禁,痛经、月经不调,生殖器痛以及性功能减退等五十多种类似内科、心血管科、胸科、骨科、腹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等科疾病中的一些相似症象。对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施以有效的治疗,这些相似症象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此外,由于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的关系密切,所以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病变也常常有规律性地继发相应脊柱节段或四肢关节的微小移位。

(二)失稳是破坏关节稳定的主要病理改变

关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称关节失稳。在错骨缝中,造成关节失稳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而失稳的关节主要是脊椎的后关节。

1.运动节段

把包括两个脊椎及其间的连接结构看成是一个功能单位,从功能的整体看,把脊椎的功能概括为一运动节段(motion segment)。其前部是两个椎体、椎间盘和纵向韧带,后部是相应的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以及其间的韧带。造成关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主要是源于两个脊椎间连接结构的椎间盘。

2.椎间盘退变

由于外伤、劳损、年龄及遗传等原因,椎间盘可发生明显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水结合力逐渐下降,弹性功能逐渐减退,并逐步丧失贮藏能量和传递和扩散应力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抗负荷的力量。观察可见,椎间盘基层已减少,内层纤维环有断裂,软骨板变薄及变形,甚至两端的软骨板细胞和纤维环细胞均衰退,椎间隙变窄和骨唇形成。

椎间盘退变后,上下两椎体因髓核脱水、容积压缩等原因而靠近,并因退变进行而靠得越近。这时,由于椎间隙变窄,其他软组织随之松弛,椎间小关节松动,造成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失衡,继发椎体间解剖位置紊乱,出现临床症状。如果,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椎体间生物力学失衡或解剖位置紊乱,则会损伤椎周软组织(肌肉、韧带、关节囊等),除出现临床症状外,还进一步加剧失稳,形成恶性循环。

(三)关节面三维立体解剖关系的改变

生物力学阐释,在矢状、冠状和水平面上同时发生改变,称为三维立体改变。任何关节的活动,都是同时发生在矢状、冠状和水平三个平面内,但其中一个平面的活动范围较大,而构成关节活动的大部分。同样,关节的肌肉力虽由多块肌肉产生,但单个肌组(其组成随所进行的动作而变化),所产生的力占作用于关节上的肌肉力的大部分。因此,基本的生物力学分析,可简化为只限于一个平面内的活动和单个肌组所产生的力,简化后仍能得出合理的关节活动数据和主要的力值。

错骨缝的移位方向同样适用于这个阐释。提示在诊断错骨缝时,首先要根据此关节主要活动平面及损伤情况,分析主要移位方向。在治疗错骨缝时,则无需三个平面内都进行矫正,而只矫正主要平面内的移位即可。显然,如果主要移位平面选择错误,矫正则“力倍功半”,相当困难,反之则“力半功倍”,应手复位。

资料可查的关节主要的活动平面是:胫股关节矢状面,髌股关节冠状面,胫距关节矢状面,腓距关节矢状面,颈椎后关节水平面,胸椎后关节矢状面,腰椎后关节水平面。

四、关节内结构位置的微小异常

包括关节囊滑膜层极小部分被嵌夹在关节间隙内(如颈、胸、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关节内软骨板位置微小异常(如胫股关节半月板异位),关节内软骨盘被挤压(颞下颌关节软骨盘被挤压)等。

据生物力学实验数据,错骨缝一般只有1~2毫米的错移,甚至更少,中医称为“错落”;严重者也比关节半脱位的错移要小得多,中医称为“参差”。

除比较严重或个别部位的错骨缝能在一般X线片或特殊投照位置的X线片上显示出来外,大部分病例都不能观察到改变。但通过仔细触摸、比较,能够觉察出微小的骨结构的变化,再参考症状和其他体征,不难对错骨缝作出准确的诊断。

错骨缝的相关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1.手法复位过程中弹响声的意义

在手法复位过程中,术者常可听到“咯噔”的弹响声,及有关节滑动复位的感觉,术后患者的症状大减或立即轻松舒适,体征也随之消失,被视为复位成功;如果术中没有听到“咯噔”的弹响声,但有关节滑动复位的感觉,术后患者的症状大减或立即轻松舒适,体征也随之消失,也应被视为复位成功;但是,只是在术中听到“咯噔”的弹响声,其他都没有,则不能被视为复位成功,响声多与气体进入或逸出有关,真正原因尚待研究。

2.错骨缝与软组织损伤的关系

不论是运动范围大的或运动范围小的关节,就连不动关节也都可以发生错骨缝。其发病率远较现在人们所认识到的为多,只不过由于病理机制、诊断依据和疗效标准至今还没有能够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来证实,容易把错骨缝混淆于扭伤、劳损之中,或者由于缺乏认识而被忽略。

3.错骨缝研究和临床应用

错骨缝是中医骨伤科传统的、特有的诊断病名,它源远流长、疗效卓著。目前虽已为多数中医、部分西医所接受并应用于临床,但在病理机制、诊断依据、治疗机制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错骨缝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对发扬祖国宝贵医学遗产,把处于失传边缘的治疗方法继承下来,把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4.对错骨缝治疗现状的见解

虽然传统方法历史悠久、疗效卓著,但还是要从津津乐道中清醒,务实地思考和拨乱反正,以期与时俱进、再创佳绩。在目前治疗错骨缝现状中,以下问题值得讨论:

(1)诊断依据不明,试验性治疗比率较高;复位标准含混,有效率难以估计。

(2)既然是微小移位,方法正确就应该不难复位,而传统的反复多次整复的必要性就值得质疑。

(3)认为所有声响都是复位标准,虽已被无数事实否定,但临床上仍坚持追求,甚至不惜以过度损伤为代价。

(4)门诊上比比皆是的微小移位,是否有扩大化倾向。

(5)关节微小移位是在软组织微细破坏基础上发生的,理应先治疗软组织损伤再矫正关节微小移位,但临床上却本末倒置,“松解复正”的原则没有得到重视。

(6)扳动手法不仅旨在矫正关节微小移位,也有牵拉或复正软组织解剖位置紊乱的作用,二者外观操作近似而细节处理不同,不可不加以强调,以免误导。

5.错骨缝研究方向应重视以下几点:

(1)要以简约、普及为研究方向,不宜以复杂、高精为研究重点。

(2)应以生物力学、信息医疗学、运动学为基础,更深化地加以研究。

(3)重视研究软组织损伤在错骨缝病因、病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指导临床应用。

(4)复位手法的研究除继续强调安全、有效外,重点应放在阶段性(而不是每一个椎体)、通用性(而不是每一种移位方向)、多效性(而不是仅仅矫正关节微小移位)的手法术式研究上,应避免诸个椎体、不同移位方向特异复位手法的研究。

(5)以不扳动的“软法复位”为研究重点,并逐渐取代“硬法复位”。研究准确、简易、重复性强的诊断依据和复位标准。 1oQG2oJ/hI6JCu/IRSEPgfbxtC6U4zGIj4BXm1cudDjwzBENknPO4554Kbs0Gp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