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一点。从70年代到现在,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在持续下降着,而到近年来维持到了一定的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根据最新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12年的数据显示,当下肺癌的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50,也就是千分之0.5左右。我们在讨论污染、转基因等等这些让我们嗤之以鼻的话题同时,需要知道,一切仍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 机 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报告,首次明确将大气污染确定为人类致癌物,其致癌风险归为第一类——“对人类是致癌物”。报告指出,有充足证据显示,大气污染与肺癌之间有因果关系。
根据目前最新的研究表明,PM 2.5 提高 5~10μg/m 3 ,肺癌的发病率上升20%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PM 2.5的标准是25μg/m 3 ,而我国因为国情以及我国人口对于环境污染的耐受情况,制定的标准相对宽松,为75μg/m 3 ,那么也就是说,从25μg/m 3 升到 75μg/m 3 ,增加了 50μg/m 3 ,患病风险也许增加大概100%?也就是说,在我国的健康标准下生活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患病风险依然比国外的居民增加了1倍的肺癌风险?
不是这样的。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统计学问题。所以下面我来和大家讲一讲如何来科学地看待科学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