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是有蒂或无蒂的、来自宫颈或宫颈管的良性赘生物(图8-1)。临床表现为白带过多,月经间期或性交后出血,常见于多产妇女,很少见于初潮前或绝经后女性。宫颈息肉是宫颈管上皮局部增生形成的。它与局部血管聚集、慢性炎症或对激素刺激异常的局部反应是否相关,尚无定论。由于息肉与内膜增生有关,所以它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应该有关。不同类型的息肉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图8-1 宫颈息肉

根据组织结构不同将息肉分为三种类型:黏膜性的最常见;纤维性的和血管瘤性的非常少见。息肉表面被覆柱状上皮同时可能伴鳞状上皮化生,有些息肉表面可能被覆成熟的复层鳞状上皮。

临床妇科检查或阴道镜很容易识别息肉。无论是否用生理盐水溶液处理,息肉表现为不同长度和直径为0.5~3cm的赘生物,通常有延伸的蒂部,黏膜性的为粉红色,纤维性和血管瘤性的为紫色。涂过醋酸后,如被覆柱状上皮则表现为葡萄状,若被覆化生上皮则表面光滑。碘染色则不着色。息肉需与黏膜下肌瘤、颈管黏膜微腺体增生和宫腔下段子宫内膜息肉、突出宫颈外口的子宫内膜腺癌相区别。

蜕膜息肉发生在妊娠期。

息肉有三种转归。

1.化生(metaplasia)

化生常发生在息肉的末端,而颈管内部分没有改变。

2.缺血和坏死(Ischemia and necrosis)

不常见,缺血可发生于蒂部细长的息肉扭转时,继发坏死时而让息肉自发性消失。

3.恶变(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息肉恶变很少见。其中鳞癌较多,腺癌其次,肉瘤最少。局限于息肉的鳞癌和腺癌预后好。

息肉切除后应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去除宫颈管内的息肉并确定这一息肉是否是其他疾病的征兆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息肉可能只是子宫内膜病变如内膜息肉样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一个表现。因此进行B超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是有意义的,而基底比较宽的息肉有时需要在全麻下行外科切除。 QDY4kO5VDO4xRONyZb3PD9GnT6B75HhPxy0Zr2jAZAvxHbtx1dSgmcDs+2SESB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