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清晰记得,2018年1月21日上午,我突然看到手机里有这样一则消息“【教育部出大招】人工智能进入全国高中新课标”,我预感到我可以为此做点事情。这种预感很强烈,它也许是我这辈子最后想做、也是可以做的一件事,我不想错过。

从我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硕士毕业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从教,至今已有33年。其间做了三件引以自豪的事,一是率领上海交通大学ACM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分别于2002年、2005年及2010年三次获得世界冠军,创造并保持了亚洲纪录;二是2002年创办了旨在培养计算机科学家及行业领袖的上海交通大学ACM班,成为中国首个计算机特班,从此揭开了中国高校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的序幕;三是1996年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APEX数据与知识管理实验室(简称APEX实验室),该实验室2018年度有幸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在4个领域出现的高引学者”世界5强(AMiner每两年评选一次全球人工智能“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奖”)。出自上海交通大学的ACM队、ACM班和APEX实验室的杰出校友有: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流利说联合创始人胡哲人、字节跳动AI实验室总监李磊、触宝科技联合创始人任腾、饿了么执行董事罗宇龙、森亿智能创始人张少典、亚马逊首席科学家李沐、天壤科技创始人薛贵荣、宾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黎珍辉、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助理教授赵爽、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助理教授钱风、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李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李翼、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助理教授孙晓锐和程宇、卡耐基梅隆大学助理教授陈天奇、乔治亚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杨笛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商静波等。

我想做的第四件事是创办一所民办学校,这是我的终极梦想。几十年的从教经历,使得从教对我来说已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当前,人工智能再度兴起,国务院也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且中国已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于是,我创建了伯禹教育,专注人工智能教育,希望把我多年所积累的教育教学资源分享给社会,惠及更多需要的人群。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教授所说,“你的工作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上海交通大学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也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所说,“你要做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延伸”。我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我也属于社会。

2018年暑假,我们制订了“青少年AI实践项目”的实施计划。在设计实践项目过程中,我们遵循青少年“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的理念,让青少年从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其学习热情。经过近半年的开发及完善,我们完成了数字识别、图像风格迁移、文本生成、角斗士桌游及智能交通灯等实践项目的设计,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并编写了项目所涉及的原理、步骤及说明,准备将其编成一本实践手册给青少年使用。但是,作为人工智能的入门读物,光是一本实践手册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于是本套丛书便应运而生。

本套丛书起名“青少年AI学习之路:从思维到创造”,共有四个分册。

第一册《从人脑到人工智能:带你探索AI的过去和未来》,从人脑讲起,利用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介绍了AI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基础技术,讲解了AI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第二册《人工智能应用:炫酷的AI让你脑洞大开》,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出发,借助生活中的各种AI应用场景讲解了数十个AI落地应用实例。

第三册《人工智能技术入门:让你也看懂的AI“内幕”》,从搜索、推理、学习等AI基础概念出发解析AI技术,帮助读者从模型和算法层面理解AI原理。

第四册《人工智能实践:动手做你自己的AI》,从玩AI出发,引导读者从零开始动手搭建自己的AI项目,通过实践深入理解AI算法,体验解剖、改造和创造AI的乐趣。

本套丛书的特点:

根据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及认知发展规律,以趣味性的语言、互动性的体验、形象化的解释、故事化的表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基础概念和基本算法,使青少年读者易学易用。

通过问题来驱动思维训练,引导青少年读者学会主动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因为就青少年读者来说,学到AI的思维方式比获得AI的知识更重要。

用科幻小说或电影作背景,并引用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来诠释技术,让青少年读者不再感到AI技术神秘难懂。

以丛书方式呈现人工智能的由来、应用、技术及实践,方便学校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合课程,如科普性的通识课程、科技性的创新课程、实践性的体验课程等。

2019年1月15日,我们召集成立了丛书编写组;1月24日,讨论了丛书目录、人员分工和时间安排,开始分头收集相关资料;3月6日,完成了丛书1/3的文字编写工作;4月10日,完成了丛书2/3的文字编写工作;5月29日,完成了丛书的全部文字编写工作;6月1日—7月5日,进行3—4轮次交叉审阅及修改;7月6日,向出版社提交了丛书的终稿。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整套丛书共4个分册的编写工作,合计100万字。

在此,特别感谢张伟楠博士,他在本套丛书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很多专业指导,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感谢我的博士生龙婷、任侃、沈键和张惠楚,他们分别负责了4个分册的组织与编写工作。

感谢我的学生吴昕、戴心仪、周铭、粟锐、杨正宇、刘云飞、卢冠松、宋宇轩、茹栋宇、吴宪泽、钱利华、周思锦、秦佳锐、洪伟峻、陈铭城、朱耀明、杨阳、卢冠松、陈力恒、秋闻达、苏起冬、徐逸凡、侯博涵、蔡亚星、赵寒烨、任云玮、钱苏澄及潘哲逸等,他们参与了编写工作,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编写,表现了高度的专业素质及责任感。

感谢王思捷、冯思远全力以赴开发实验平台。

感谢陈子薇为本套丛书绘制卡通插图。

感谢所有支持编写的APEX实验室成员及给予帮助的所有人。

感谢所引用图书、论文的编者及作者。

同时,还要感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对本丛书给予的高度认可与重视,并为使丛书能够尽早与读者见面所给予的鼎力支持与帮助。

本套丛书的编写,由于时间仓促,其中难免出现一些小“bug”(错误),如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完善。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在互联网时代尚未结束,人工智能时代已悄然走进我们生活的当前,应该如何学习、如何应对、如何创造,是摆在青少年面前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希望本套丛书不仅能让青少年读者学到AI的知识,更能让青少年读者学到AI的思维。

愿我的梦想点燃更多人的梦想!

俞勇
2019年8月8日于上海 Od57i0K0Ik7xlllghmMFATNhXZlfgnAsgGg44FnGhZAuWdc0setPFGmtKVJGFHc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