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衣

【原文】

被衣者,尧时人也。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言未卒,啮缺睡寐,被衣大悦,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被衣是何许人也?不清楚。“被衣”这名字怎么念?不清楚。

人名一般来说都有个道理,虽说上古时代的人名例外的比较多,但能找出道理的总要找个道理出来。“被”这个字古代常常和“披”是一码事,所以对古汉语熟悉的人会很自然地把“被衣”读成“披衣”,因为这样能读出个意思来。《楚辞》中有“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描写隐者的生活,用山石当作房屋的柱子,下到泉涧去洗澡,然后披上自己的衣服。唐代的陆德明作《经典释文》解释一些古书的字词,特别标明这个“被”应该读“披”。当然,就算知道读作“披衣”,也不算什么大学问,况且人叫这么个名字还是不伦不类,怎么看都像个外号。

被衣是什么人?为什么被皇甫谧放在了《高士传》的第一位?这个人是在《庄子》中出现的,而且是和下面的几位并列出现的。《庄子·天地》说:“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老师、太老师、太太老师……慢慢算吧。《高士传》里的人物传记是按年代顺序排的,所以这个被衣被放到了最前面。被衣的事迹则记载于《庄子·知北游》,说的是啮缺向被衣问道,也就是徒孙直接请教师爷爷。被衣也就正经地传授心法:“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这都是道家的老调调,大意无非是凝神聚气,收敛心智,那样就能进入道德兼备、返璞归真的和谐状态。可是,被衣的话还没说完,却发现啮缺睡着了。被衣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喜过望,觉得孺子可教,激动之馀唱起歌来:“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在被衣看来,这个徒孙真是个天才,道家修行的真谛就在于克制自己后天的物欲和小聪明,回到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而这个啮缺居然本来就与这样的理念契合无间,可以轻易做到与外界的隔绝,世俗看重的师徒授受他都能如此无动于衷,那还有什么外界的纷扰能破坏他的平和呢!这么说来,啮缺是高人,被衣更是高人,只是别忘了这是庄子说的,庄子也是个高人。庄子是个想象力丰富、语言活跃度极高的人,人们常说庄子特别喜欢寓言,他可不是司马迁、司马光,记个人写个事都得有根有据,在庄子的心中,语言不过是一种工具,你们听我说,只要明白了意思,那话的内容就不再重要,更不必纠缠真假和细节,这叫做得意忘言。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是很调皮的,对他的思想应该认真去体会,对他说的各种人和事万万不能当真,很可能是他兴之所之临时编出来的。反正,现在能看到的文献中,被衣这个名字只有他说起过,汉朝的《淮南子》里也有,但那明显是抄《庄子》的。还有一本更可疑的《文子》,干脆把被衣那段教科书式的内容说成是老子教育孔子的话,恐怕是幻中出幻的把戏了。 MqAEgJLlgd1xYsL8lTw06h7ZM9qX5zd43vFATtRoEkObVw9orrylzImqqZPYeM1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