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蒲衣子者,舜时贤人也。年八岁而舜师之。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也。”后舜让天下于蒲衣子,蒲衣子不受而去,莫知所终。
晋代郭象注的《庄子》,也有人说郭象是剽窃了向秀的成果,但不管怎么说,两位都是晋人,注解中说到蒲衣子:“尸子云:蒲衣八岁,舜让以天下。即被衣、王倪之师也。”如果说舜是圣人,那蒲衣子就是位居圣人之上的圣童了。已经有了把天下让给老农的事了,这又来了让给小孩的,或者在上古的传说中,天下这东西很不值钱,或者上古时候出奇的人物太多。反正,把天下让给八岁的孩子实在有些太匪夷所思,所以皇甫谧没写进《高士传》,只说后来才有让天下的事。不过仅仅就是“舜师之”也已足够骇人听闻了。
高士在不求名利之外,多少还要有点特别之处才能名垂后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现实、功利的,自古以来真正无名无利的人绝大多数是湮没无闻的。既要无关名利,又要与众不同,那就只能在衣食住行的琐事上做文章了。蒲衣这个名字显然也不是真名,而是一种描述:其人以蒲为衣。蒲是一个很常用也很含混的植物名称,若是用来做衣服穿,想来应该指的是香蒲,那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水生植物,其叶子是一米多长的条形,多用来编席子。渔人装鱼的器物常分软硬两种,硬的多为竹编,俗称鱼篓,而软的便是香蒲叶子编成的蒲包。这样的衣服虽有个性,但穿起来有多不舒服可想而知。南北朝时候有个隐士名叫徐则,据说就是“草褐蒲衣,餐松饵术”。他的衣着设定是不是参考了蒲衣子的资料不得而知,但总是向外界传达了一些颇具高士色彩的个人信息。松和术则指松子、苍术之类超级绿色食品,在古代,和养生、仙术都有着密切关系,如此衣食对应如此人物,这在旧时的记载中也算是一种不用动脑筋的定式。现在的山西有蒲县,附近有蒲子山,就是由蒲衣子的传说得名的,从今天旅游开发的角度说,或许它不及善卷洞出名,但山西永济一带地名多用“蒲”字,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画面中的人物衣服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应该只是画了一个八岁的孩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