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关于增设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决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负责编制年度和长期的国民经济计划,掌管重要物资的调拨与平衡计划,预先计算国家的财力,计算经济、文化、国防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在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同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作出《关于改变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机构与任务的决定》,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统一改为大行政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构,不再作为地方最高政权机关。从1952年下半年起,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各中央局的主要领导人或实际负责人,先后调回中央工作。新成立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由原东北局书记高岗担任主席。

1952年12月5日,国家计委在位于北京三里河的新大楼正式开始办公。从此,这里就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经济工作的“总参谋部”。当时,计委下设17个办事机构:办公厅、综合计划局、重工业计划局、燃料工业计划局、第一机械计划局、第二机械计划局、劳动工资计划局、城市建设计划局、成本物价计划局、财政金融计划局、贸易合作计划局、文教卫生计划局、私营企业处。国家计委的干部,主要来自刚刚撤销的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及六个大区的有关部门,例如东北计委、东北工业部、东北财政部等。

国家计委成立后,为加强对国家建设的集中领导,原由政务院领导的重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燃料工业部、建筑工程部、地质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等13个部划归其领导。为切实加强计划工作,保证国家计划的执行,1953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计划机构的通知》,要求中央一级各国民经济部门和文教部门,必须迅速加强计划工作;各大区和各省、市的财经委员会应担负计划任务,其有关计划业务,应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综合编制各行业长期和年度计划,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积极推动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壮大,保证各社会经济成分逐步按比例发展。根据《通知》,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地方计委,全国性计划管理机构初步建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国务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这次大会上,国家计委改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李富春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

1964年12月,中央任命余秋里为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随后,毛泽东决定由余秋里负责组成一个“计划参谋部”,又称“小计委”,负责编制“三五”计划,抓大的战略问题。计委的日常事务,仍由“大计委”负责处理。从1965年开始,余秋里接手李富春全面负责国家计委工作,“小计委”的名称不再使用。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计委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通过自身的结构改革,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撤销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原国家经委的职责也由新的国家计委承担。新的国家计委同已撤销的原国家计委、经委相比,司局级职能机构从66个减少到26个,机关干部减少40%多。新的国家计委,职能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平衡、协调、服务。

在1998年3月的机构改革中,国家计委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进一步明确放在管理有关国民经济全局的事务上,着力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03年3月,原国家经贸委的部分职能和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一同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在工业行业管理方面的有关职能和对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管理,划入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新组建的国家能源局,确定由国家发改委代管。2013年3月,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定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改委。

2018年3月,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有关农业投资项目管理、重大项目稽察、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分别整合进入已有或者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审计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与此同时,将国家粮食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物资收储、轮换和管理,管理国家粮食、棉花和食糖储备等职责,以及民政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组织实施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这次改革进一步凸显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发展规划职责,具体包括国民经济规划、产业和投资政策、体制改革等。

从“计划”到“发展计划”再到“发展和改革”,这样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可以说,对于中国不断深进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国家发展改革委这一机构的变动与成熟,本身就构成了一道鲜明的历史印迹。国家计划委员会也因为自己不断推进改革,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方才能够肩负起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担,有力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P6as1ueLgpWH0tS9p3Y7mppvYjH2iZpZ7RAdm8cUuWfATXDbXt5hmGDezb3dXy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